堅守數月,城中食儘,煮鎧弩食其筋革,堅守不退。
待漢援軍至,疏勒城中耿部隻餘二十六人,最後至玉門關者僅十三人。”
“還有棄筆投戎的班超,也曾堅守疏勒,打敗匈奴人所立的龜茲王等,他讓西域大小五十餘國,重新歸附大漢,他在西域坐鎮三十一年,七十歲才回到洛陽。”
說到這些曆史,
裴施當然也清楚,其實疏勒雖然也曾很強盛,但終究隻是綠洲城邦國家,漢代時被匈奴和漢朝輪流控製,後來中原內亂,魏晉時疏勒也仍還是向中原朝貢,接受冊封。
可後來疏勒仍逃不過被龜茲兼並,國王被降為貴人,龜茲王派將領監護疏勒,疏勒貴人其實就是個傀儡,這個局麵維持了百年。
直到後來龜茲受吐穀渾侵襲,疏勒貴人才找到機會殺死龜茲監護,恢複原有地位。
但很快他們又不幸的被白匈奴厭噠人所征服,
等突厥人西征,驅逐了厭噠人後,疏勒又落入突厥人控製。
在隋朝的時候,疏勒也和西域諸國一樣,積極朝貢隋朝,想要內附隋朝,借隋朝之力擺脫突厥的奴役控製,可惜隋朝短命,疏勒王裴綽還因此滯留中原。
疏勒王向中原靠攏,主要也還是遠交近攻,想要保持獨立自主。
畢竟臣屬中原,也就是象征性進貢,中原王朝鞭長莫及,不會實際過多乾涉疏勒,但突厥人可不一樣,他們不僅派吐屯帶兵進駐監護,還要征收稅賦,各種攤派,那就是太上國王。
甚至還要把汗室公主嫁給國王,讓疏勒王室以後都有突厥血脈,以便加強控製。
在突厥這些年的控製下,
疏勒國就隻有保留兩千士兵,甚至這兩千兵,也得接受疏勒吐屯的控製。
這吐屯在疏勒國,權力比國王還大。
更彆說這稅賦、攤派,十分沉重。
之前阿悉結要反唐,疏勒王並不願意跟隨,但疏勒吐屯卻是阿悉結俟斤的人,他根本做不了主。
如今大禍臨頭,他也隻能來求諒解。
“知道腳下這是什麼嗎?”武懷玉問?
“這是點將台,本相已經召集了十萬漢胡兵馬,將要分三路進攻附逆阿悉結的疏勒、渴?陀、朱俱波三國。”
“你知道這點將台是誰所修的嗎?”
“是阿悉結部的戰俘奴隸。”
武懷玉自問自答,“阿悉結兩部,曾經西廂最強的弩失畢部落,擁有十幾萬帳,號稱控弦二十萬。
可我僅用了一個冬春,就將他們大俟斤送往長安,把他們十餘萬帳,已經全都平滅,如今西域已經不再有阿悉結部了,
他們的青壯,全成了安西軍的戰俘奴隸,負責修城築堡,建設驛館、烽燧,他們的妻兒父母,也全被西域諸部瓜分,成為了各部的奴隸。”
“這就是一而再反叛大唐的下場,絕不姑息。”
裴施瑟瑟發抖。
他來之前,還真不知道阿悉結已經被滅族了,雖知道阿悉結兩俟斤被俘,可這跟十幾萬帳的兩強部被滅族相比,還是深深震驚到了他。
武懷玉站在點將台上,眺望遠方,聲音沒有半點感情,“你若不來,那我很快就會率兵殺到疏勒,
念在你還算恭順吧,我可以給你兩個選擇,”
疏勒王站在高高點將台上,春風很和煦,但他額頭卻全是汗水,腰又低了幾分,“請武相指點。”
“這第一個選擇,就是你去長安,可以帶上你們六指王族一起遷往長安,?們的財產、奴婢也可以都帶上,我還會派兵一路護送安全,到了長安,你會和裴綽一樣,起碼也還有個公侯之位,不失富貴。”
疏勒王沒應聲,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武懷玉又道,“這第二個選擇,你可以繼續當你的疏勒國王,”
裴施緊張的望著武懷玉,他知道不會這麼簡單。
果然,
武懷玉提的第二個條件,是裴施繼續當國王,但大唐在疏勒國設疏勒都督府,這個都督卻不讓他當,而是大唐派官任命,同時,安西軍還要在疏勒國設立疏勒軍鎮,建疏勒軍。
疏勒都督府管行政財稅司法屯田等,疏勒軍鎮則主管軍事,
換句話說,疏勒國王雖還存在,但就跟當年龜茲兼並了疏勒,讓疏勒王當貴人,隻是個傀儡了,比突厥控製疏勒還徹底。
雖然武懷玉沒說跟高昌一樣,直接改設朝廷的正州,設州置縣,但這也隻是差個名頭了。
裴施沉默著,失魂落魄。
兩個條件,他都難以答應。
“當然,你也可以不答應,我安西軍想要的,自會去取,到時可就由不得你了,也不會再有那麼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