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跟安祿山都是武懷玉的義子,也是手足兄弟了,本來關係也還不錯。如今石守信是石國國王,安祿山去安國做教練使,他們中間隔了康國和東安國,其實相隔也並不算太遠。
一旦安祿山在安國有事,石守信也還是能夠支援的,就算真到了最壞的地步,安祿山起碼還能跑到石國避避難。
石守信去送行,也是河中石、安兩國的結盟。
接下來的日子,
挺安靜的。
西突厥人都很老實,諸國更老實。
倒是安西大都護府這邊,進入了一輪密集的調整期,幾乎隔三差五的就有長安的命令經驛路傳到龜茲,
在正式拆分安西大都護府前,朝廷對於西域的諸軍鎮、都督、刺史等一些要職,都在調整。
尤其是實際控製的這些都督府州和軍鎮,
宇文成都調任伊麗鎮守使,李克用仍任碎葉鎮守使,而龐彥章不再檢校千泉都督,而是調任於闐鎮守使。
加上石守信兼任的大宛軍鎮守使,
武懷玉義子暫時還是保留了四個鎮守使的位置。
曹欽疏勒鎮守使、曹繼叔龜茲鎮守使、衡智錫為焉耆鎮守使。
朝廷對伊西庭三州內的伊吾軍、天山軍、瀚海軍三鎮,則重新派來了新鎮守使,
天山軍鎮守使是公孫武達,來頭很大,當年玄武門九將之一,先前為肅州刺史,後升左監門將軍,這次皇帝選調他來做西州的天山軍鎮守使,也看的出皇帝對西域的重視。
而伊州伊吾軍鎮守使,來頭同樣不小,曾是建成麾下猛將的謝叔方,玄武門時差點打進玄武門的牛人,勇猛一點不輸薛萬徹,貞觀初還任過洪州都督。
這次也不知道怎麼的,以銀青光祿大夫這個三品文官階,被皇帝授為伊吾軍鎮守使。
而庭州的瀚海軍鎮守使,皇帝選派了左領軍將軍、武功縣男張大師擔任,這個張大師,不僅是皇親國戚,而且他三兄弟都是三品官,號稱三戟張家。
公孫武達、謝叔方、張大師,這三位鎮守使都有個共同點,就是本身都已是三品,且都還當過都督或刺史,
這次出鎮鎮守使,明顯就是高配,高配了還不止一級。
雖說現在西域的軍鎮大使,屬於差遣使職,並非經製官職,本身是沒品級的,還是按官員本品。
可此前武懷玉任命的這十一位軍鎮大使,都是四五品武官。
宇文成都是在鎮守使任上再次晉封之後,也才三品雲麾將軍。
其它好幾個都是本職中郎將,本品遊擊將軍的。
這種特彆高配的任命,很明顯是在為接下來安西大都護府的拆分提前準備的,這個鎮守使可能隻是臨時職務,
也有可能他們接下來還會加刺史職,使持節,刺史加鎮守使,軍政一把抓。
天南四都督,也在調整當中,
比如之前告安祿山的龜茲都督韓威,就接到了朝廷召回的命令,皇帝姐夫喬師望改任龜茲都督,皇帝女婿長孫衝任焉耆都督,
薑行本仍為疏勒都督,
但於闐都督還沒定下來。
天山北的千泉都督,皇帝仍交給了突厥人,授了薄布可汗的堂弟,咄陸可汗泥孰的小兒子為千泉都督,
而皇帝妹夫社爾為南庭繼往絕可汗兼蒙池都護。
天山南設了四都督府,天山東是三個直屬州,天山北的兩都護府諸都督府州,都是突厥人擔任都護都督的羈縻州,朝廷在那邊隻有伊麗、碎葉兩個軍鎮,還有在河中的大宛軍鎮。
天氣漸涼。
武懷玉知道自己回長安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四都督、三刺史、十一鎮守使,副使、諸守捉使、總管、子總管,當全都調整到位,
也就到了安西大都護府拆分調換的時候了。
這一天,並沒有等太久。
秋風瑟瑟,
朝廷兵部在西域,最終設置了五十五個折衝府,全都是一千人的中折衝府,這五十五軍府,把西域十一軍鎮的這五萬五安西兵,也全給編進去了。
劃設地圖,編配武職,授分軍田,遷移家眷子弟??????
終於,
這天早上武懷玉起來,
發現呼呼刮的北風裡,夾著一些白色,
天空飄飄灑灑的下起了雪。
天山南的龜茲下雪了,
武懷玉也終於接以了朝廷的最新命令,
安西大都護府一分為二,天山以北設北庭大都護府,大都護估計是都沒料到的新任伊吾軍使沒多久的銀青光祿大夫謝叔方。
他升任北庭大都護,然後兼庭州刺史,長孫武達為副大都護。
瀚海軍鎮守使則由中郎將李海岸接任。
碎葉、伊麗、大宛,還有這瀚海軍,四鎮歸北庭大都護府,突厥兩可汗兼任的?池、昆陵兩都護府,也歸北庭大都護府。
秦王府出身的濟源縣公右衛中郎將匹婁武徹出任伊吾鎮守使。
最受人矚目的安西大都護,領伊西二州,以及天南四都督府四軍鎮,以及安西牙軍,
統直屬兩州四都督府和五軍鎮,
安西大都護由武懷玉兄長檢校殿中監、右驍衛大將軍、始興郡開國公武懷義調任,副大都護則是皇帝妹夫龜茲都督喬師望擔任。
蔥嶺以西的吐火羅都護府、河中都護府都歸安西大都護府統領,可薩都護府則與?池、昆陵都護府一起歸北庭大都護府統領。
正式分家,
北庭大都護府治碎葉,安西大都護府治龜茲,兩都督府各統五軍鎮,
北庭恢複靜塞軍,做為北庭大都護府的牙軍。
這樣一來,西域駐軍六萬,兩大都護府各統一牙軍、五軍鎮三萬步騎。
武懷玉收到旨意,沒再多留。
行李早就收拾好了,次日便動身啟程,
他悄然離去,沒有通知西域一眾文官武將和諸蕃部落及各國的首領貴族等,僅帶著一隊隨從護衛,風雪中踏上漫漫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