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太子闖宮國舅驚(2 / 2)

“快傳禦醫。”

剛走出去的承乾聽到殿中驚呼,也轉身往回跑,

承乾跑進殿中,一把從內侍手中接過父親,抱在懷裡,將他抱往榻上,

皇帝睜開眼睛,

看著那麼近的太子,很費力的道,“大郎,阿耶與此事無關,”

“陛下,先彆說話,已經去傳奉禦了。”

“叫阿耶。”李世民道。

??????

皇帝雖下了消息封鎖令,但如褚遂良所說的一樣,這種消息是封鎖不住的。

宮裡這邊雖下封口令,

但許多權貴世家,在洛陽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武懷玉遇刺,在洛陽根本瞞不住,各家知道消息後,都是第一時間往長安傳遞。

官方八百裡加急,一日夜把消息送到長安,

而其它家的消息略晚一些,但兩天三天也能送到。

長孫無忌是在昨天晚上知道的消息,

他在洛陽做了五年都督,而且長孫家以前就在洛陽。

發生了這麼大事,洛陽長孫家也是讓人火速通知長安家長,他們不僅派出了輕騎快馬馳報長安,

而且還動用了信鴿。

不少頂級權貴,都會有自己的通信渠道,而在兩京之間,甚至有信鴿。

這些信鴿比八百裡加急驛馬還快,隻不過訓練和養的成本也高,要定期把信鴿從鴿巢帶到另一?城市。

長安鴿巢的鴿子運到洛陽,洛陽鴿巢的鴿子運到長安,

利用鴿子返巢的特性,當需要在兩京間傳遞急信時,就可以讓鴿子攜帶信件返巢傳信。

信鴿一個時辰能飛小二百裡,一天能飛三四個時辰,如果是千裡以內,信鴿還是比較快的,

而如果幾千裡外,則驛卒通過不斷換馬換人,能夠連續不斷的傳遞信息,會更快更準,而信鴿卻還有可能遇到猛禽襲擊攔截等。

長孫無忌家就在兩京都建有鴿巢,訓養了一批信鴿,定期把兩邊的鴿子運輸調換,這樣就能使得兩京間傳遞信息僅要一日時間。

書房。

長孫無忌一人坐在書案前,看完了手中的密信,將其點燃在火盆中燒儘,又倒入一杯水,把灰燼也給攪成泥。

把信處理完,

長孫無忌坐在榻上,沉默許久,臉上神情很嚴肅,甚至有些不安。

信是褚遂良秘密傳遞給他的,

透露了一個極不好的信息給他,武懷玉洛陽遇刺,皇帝極為震怒,現在皇帝又懷疑此案是長孫無忌幕後指使,

因為現在刺武案涉及到的一個重要人物,洛州都督府長史楊光武,雖是弘農楊氏人,但卻是他長孫無忌的老部下,而且是他用五年時間就從七品縣令提拔到正五品長史的。

而且,

楊光武的一個女兒,也嫁給長孫無忌的次子,上黨郡公長孫渙為媵妾。

兩人的關係可以說是極為密切的。

現在楊光武刺武案嫌疑極大,那自然而然的就牽連到了長孫無忌這。

說實話,

長孫無忌昨天剛收到洛陽飛鴿傳書的時候,也是非常震驚的,他收到的信息甚至比皇帝收到的八百裡加急還要詳實一點。

他第一時間就懷疑是皇帝要除掉武懷玉,

功高震主。

可現在褚遂良的秘信,卻讓他疑惑了。

難道不是皇帝動的手,那是誰?

他自己可是很清楚,他可沒對武懷玉下手,楊光武也不可能,他收到的消息,楊光武身中數刀,命去了大半條,比武懷玉傷的還重。

而且楊光武這人,他很清楚,名門子弟,但就是一文士,本事有一些,不算太突出,更沒有什麼很大的野心,他不可能敢搞這種事情。

從現在的線索看,皇帝是最有嫌疑的,有動機也有能力,但皇帝的反應又讓長孫無忌看不懂了。

皇帝的反應是偽裝的太好,還是說皇帝真沒動手?

但現在有一件很讓他惶恐不安的事情正在發生,

那就是如果不是皇帝乾的,那現在皇帝懷疑是他乾的,他危險。

而如果是皇帝乾的,那皇帝這態度,就明顯是要禍水東引,他更危險了。

長孫無忌起身在書房踱步,這些年閒著,人越來越肥胖了,他摩娑著大肚皮,心中惶恐又焦躁不安。

本以為皇帝召他回洛陽,是要重用他了,甚至是要跟李績取代武懷玉,

可現在看來,怎麼都你是特意安排他來背黑鍋的,

莫不成皇帝是要一石二鳥,先除掉武懷玉,然後栽贓他頭上,再把他收拾了。

許久,

長孫無忌結束了踱步轉圈,叫來了心腹手下。

“立馬派人暗中調查刺武案,動用一切人脈關係和手段,查明真相。”

國舅現在隻能積極自救,要想不背鍋,就得查明真凶。

但假如真是皇帝幕後策劃了刺武案,那他能查出來嗎,真查出來了,又能把自己摘出來嗎?

這一刻,長孫無忌內心萌生了退意。

苦思許久,

長孫無忌重坐到書案前,研墨提筆,開始寫奏表。

向天子請辭太子太師之職,並請辭太尉,長孫無忌說自己家族遺傳的氣疾發作,消渴症也加重,他希望能夠回洛陽安心治療疾病療養身體。

辭表當天就送進了宮。

紫宸殿中,李世民看著長孫無忌此時送來的這封辭表,卻不由加重了對大舅哥的懷疑,這是做賊心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