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軍大帳,一群公侯、將軍校尉們中,懷玉這個從九品下青袍參軍事就顯得格外的突出。
簡直是鶴立雞群。
每個到來的武將、文官都忍不住要瞧上幾眼,甚至不少人還來打個招呼,懷玉都沒料到他在長安城,尤其是在長安軍官中已經很有名了。
他的丹藥,名動長安,尤其是療傷藥。
從九品下的參軍事芝麻粒大點官不足一提,但檢校隴右行營醫務的參軍事,可就不一般了,全軍五萬人馬的醫療都歸他管,從某方麵來說,他現在也算是個行營級的領導,主管醫務。
要上前線了,哪個敢保證自己就不受傷?
對懷玉,誰不得客氣點。
行營大總管柴紹正在隴右前線,副總管郭行方也正在去的半路上,長安這裡其實是增援隴右人馬的一支,府兵五千,另有義征子弟部曲等並未計算在內。
唐軍閒時將歸諸衛,兵歸各府,輪流番上,閒時務農。這次五千府兵從關中各處軍府征召而來,將領也是各衛府率府調來,組成行營,上了戰場,還要另組軍陣。
這五千人的行營,官將不少,薛家四兄弟皆為行營總管,比郭行方的副總管低一級,牛進達、劉蘭成這兩前鋒與他們算平級,其實也是總管。
李世民早有安排,此次特意安排了堂舅岐州刺史、延安郡公竇惲做行營長史,長安這支五千人馬援軍,也由他統領前往隴右。
這位竇惲是武德初宰相竇威之子,竇家乃是百年之外戚世家,竇惲父親竇威跟竇軌、竇琮兄弟倆的父親竇恭是親兄弟,都是柱國大將軍鄧國公竇熾之子,有名的關隴將門。
竇氏本是漢以來的名門,後來漢靈帝時,竇統為雁門太守避竇武之難逃亡匈奴,成為部落大人,北魏時竇氏南遷,子孫在代地定居,北魏賜姓紇豆陵氏,竇家世代效力北魏,皆居高位,竇家後來還成八柱國家之一。
在西魏北周隋唐,世代聯姻皇家。
懷玉對竇惲印象不錯,長的很儒雅,大約五十許,可依然帥氣,說話也好聽,哪怕懷玉這個坐門口的從九品參軍,都還特意召到麵前問了會話。
李淵已故皇後的堂弟,當今太子堂舅,武德朝已故宰相之子,祖父北周上柱國、隋朝太傅,伯父曾任雍州牧。
竇威竇軌竇琮竇誕竇惲竇靜,扶風竇氏一門在朝中滿門公侯,一堆的大將軍、都督。
有這位大帥哥竇刺史做長史,不論是薛家四虎還是牛進達劉蘭成兩先鋒,沒有一個敢造次。
自竇惲進帳,大家都非常恭敬老實。
竇惲說話慢條斯理總是帶著笑,依個問話。
五千人馬被編為前後左中右五廂營,牛進達和劉蘭成分領左右兩廂,薛萬均、萬述、萬徹則領其餘三廂。
懷玉與萬春公主駙馬盧懷讓等一起也在中軍,自願義征的人馬統計有一千八,將領們的部曲也有數百,全都與正軍編在一起行軍。
“我辭彆太子殿下時,太子還特意跟我說到武參軍,殿下說武參軍不僅醫術高,而且對於軍中救護有獨道見解。”竇惲問懷玉,“武參軍有什麼計劃?”
麵對這位紫袍玉帶的竇國舅,懷玉也沒敢大意,趕緊起身:“卑職計劃等到隴右時建立一所野戰醫院,以便更好的救護醫療傷員。不過考慮到醫護短缺,所以卑職想利用這段行軍時間,組建一個隨營醫療所,不僅負責我們這支人馬行軍的醫護事務,還招募些人手進行專門的戰場急救、醫護的短期培訓。”
“還可以邊學邊製一批軍中常需要的急救藥品等。”
竇惲撫著長須,笑道:“果然很有想法,我支持你去做,具體你需要什麼?”
“需要人,這次朝廷給隴右行營從朝廷醫療機構和民間征召二十名醫師,但隴右行營五萬人馬,隻分到十名醫師,太少了,且這些醫師也並非都擅長金瘡、折傷······”
“相比醫師緊缺,懂些護理急救知識的傔從,也就是專職護理也非常急需,戰場上傷兵若能第一時間得到急救護理非常重要,能夠大大減少傷亡······”
竇惲哈哈一笑:“這醫師寶貴,我也沒辦法給你弄來更多,但你若是需要傔從,倒是沒有問題,隨軍的民夫也有不少,你直接去挑人便是。”
懷玉沒想到他這麼好說話,當下也十分感激。
第一次軍議很快結束,諸將領了任務各自離去,明日一早就正式拔營出發,懷玉的任務也很重,雖然也都是他主動找的事。
他得去見派來的十名醫師,帶他們組建起隨營醫護所,還要建一個隨營醫護培訓班,要從民夫裡挑人培訓他們急救醫護知識,甚至是要邊行軍邊加工一些醫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