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2 / 2)

家廟祭祀也是有嚴格規定的,每年四時祭祀是要耗費不少的。

所以家廟也確實隻有貴族們才有財力建設和維持祭祀。

家廟設立和建造都有諸多嚴格規定,老武是過來人,武懷玉現在需要的就是城南找個坊買一大塊地,然後掏錢請將作監負責營造就行,他們是專業的,能把家廟建的既符合規定,又快速又完美。

建家廟得一大筆錢,二三百萬打不住,跟在永興坊買一座大宅也差不多,不過考慮家廟既要買大塊地皮還要蓋那麼大個廟,另外還要附帶田地莊子、奴仆等這些,倒不算多了。

把家廟建在京城,那是臉上有光的事,要是把家廟建在郊外,會讓人笑話。如果建在老家或是其它地方,就更會被恥笑了。

武士彠說弘農楊氏在城東南靠近曲江的青龍坊有一塊大菜地,占有坊一隅之地。

懷玉知曉青龍坊,那坊大約占地五百畝左右。長安的諸坊,一般都是坊內十字大街分成四塊,每塊裡再有小十字街,大小十字街把一坊劃分成十六個小區域。

一隅那就相當於三十餘畝地。

在城東城西那些頂級勳貴,往往一家就占據一坊四分之一,甚至有皇子直接占據一坊之地的。

但城南,尤其是最南邊的那些坊,到現在都基本上無人區,都是農田、菜地,或是果園,僅有的一些建築,除了寺廟就是道觀,要不就是家廟了。

武士彠兄弟幾個在城南倒也有一些地,但都沒那麼大塊。武士彠早年立的家廟就在蘭陵坊,也是占地三十餘畝,十來畝地建家廟,剩下二十畝種菜種果,收益還挺高。

“我去找楊家談,到時以郊外的田地來換,以多換少,再補些錢帛,楊氏當會給我們武家這個麵子。”武士彠道,弘農楊家是妻子娘家,這個麵子得給。

“好,回頭請叔父帶我去楊家拜訪。”懷玉跟楊師道也算關係還行,但不夠深入,城南雖偏,但城中的地還是很值錢的,人家未必會直接給他麵子,有武士彠出頭就不一樣。

說話間,魏征來訪。

看到武家這裡還有周國公武士彠、宣城縣公武士棱、安陸縣公武士逸也在,倒是有些意外。

“今日閒來無事,聽說二郎得旨立家廟,特來道賀。”老魏訕訕,有點尷尬。

懷玉給他倒茶。

魏征坐在那,終是一時不好意思主動提出給武家寫家廟碑這事,更彆說主動提起兩家結親的事了。

想著找個由頭離開,家仆來報說宮裡來使者了。

皇帝派使者來是追贈武懷玉的祖父、曾祖官爵的,追贈武懷玉祖父武真為朝議大夫、大將軍,追贈懷玉曾祖武何為中散大夫、上輕車都尉,並追贈二人妻子。

武真武何是懷玉家廟三廟中的二親廟,生前都沒出仕任職過,如今天子贈官,這雖也是臣子立廟的慣例。

可皇帝給懷玉祖、曾祖的贈官很高,不僅都是五品,而且是雙贈。

一般立家廟,追贈官職,往往都是單贈,隻贈一職。

而雙贈,有散、職同贈,散、勳同贈,也有中央、地方職同贈。

雙贈自然比單贈更好。

雖說贈的官既不是州刺史也不是都督,但畢竟武懷玉本身也才是個刺史,將來若是還能官爵更高,這贈官也還會有提升的。

懷玉趕緊謝恩。

武士恪今天很受衝擊。

自己打拚了一輩子,既沒能封妻蔭子,也沒本事追贈父祖,但現在卻全靠兒子,妻子得封縣君,又得立家廟,如今連父祖也追贈了。

送彆使者,魏征也起身要走。

“魏公是不是還有什麼事,不妨直說。”

魏征想了想,咬咬牙,“我本來是想來問下,要不要我給你寫份家廟碑,”

“魏公好意,求之不得啊,到時以十萬錢潤筆。”

“不要提錢,我們是鄰居,你還幫我家說親做媒,我這純粹就是禮尚往來,要說給錢,那你找彆人去寫,我絕不會寫一字的。”魏征臉脹紅。

拉扯一番。

懷玉同意不給錢,魏征才好些,“其實二郎你的書法也是一絕,我家二郎叔瑜也常稱讚你的字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想要拜你為師,二郎有空的時候,可否讓這小子來你家當麵請教一二?”

“叔瑜的字確實寫的挺好的,他若是願意,隨時可以來,反正我們隔壁鄰居,往來也方便。”

魏征欣喜。

將他送到大門口,魏征卻還是停下來開了口。

“武侯覺得叔瑜這孩子如何?”

“天資聰穎,尤其是書法上很有天賦,將來必能成書法大家,仕途也絕不會差的。”

魏征又問,“不知道武侯的四妹可有許人家?”

懷玉秒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