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賢王(2 / 2)

而跟著唐軍一起平叛的黨項羌,後來成為晚唐的一鎮軍閥,控製鹽綏,再後來宋朝一統中原,黨項羌甚至割據朔方,建立了西夏,他們奪取靈州後,便以此為都,宋朝跟他們打了一輩子,也沒能奈何西夏。

後來三十萬宋軍攻西夏,五路大軍圍靈武,也隻是看到了靈武城牆,最後卻大敗虧輸。

可惜去年靈州都督不是李靖,李靖隻是行軍總管,當時手裡兵太少,否則頡利都未必能過靈州,更彆說下隴右、奔關中。

如今老師李靖由安州大都督,調入朝中任刑部尚書兼太子左衛率,懷玉覺得李靖其實更應當在邊關鎮守,比如幽州都督、並州都督、靈州都督、涼州都督等,做刑部尚書,那真是浪費了。

在靈州呆了沒幾天,靈州的正主來了。

任城王李道宗回到靈州,複任靈州都督。

這位王爺一來,就馬上派人來請武懷玉赴宴,要儘一儘地主之誼。

懷玉欣然前往,飛蛇李五戒搭乘他的馬車,在車上向武懷玉稟報這位王爺的一些情報。

李道宗很年輕,比當今天子還年輕一歲,他跟皇帝的關係也極好,深得皇帝信任。

李道宗打了不少仗,但一直都是跟著李世民,以往並沒有多少獨鎮一方的機會,所以聲名不顯,但懷玉可記得李世民後來曾經說過,當時名將也就李道宗薛萬徹李績兩個半名將,那半個是薛萬徹,因為薛萬徹用兵不是大勝就是大敗,不夠穩定,而李績李道宗二人,用兵不大勝亦不大敗,穩如老狗。

李道宗居然能跟李績並列當時名將,可知其很了得。

前年去年突厥入侵,他起碼也是穩守靈州不失,而且看靈州現在這興盛景象,也知道李道宗不僅帶兵打仗比較有本事,安民治土也有水平。

“任城王是武德五年開始出鎮靈州的,他剛到任,梁師都便派其弟梁洛仁引突厥兵幾萬人圍攻靈州,剛上任的李道宗先是據城而守,然後待敵鬆懈之後,卻突然率兵出擊,以少擊眾,一舉大敗敵軍。

後來梁師都又引鬱射設侵占鹽州故地,任城王也親率兵馬將其擊退,並修駐烏城等要塞城堡屯兵駐守·······”

李道宗在靈州五年了,跟梁師都打,跟鬱射設打,都不曾落過下風,就算頡利兩次南下,都拿靈州沒辦法。

這個年輕的宗室郡王,僅以這些功績,確實已經有名將氣勢了,隻是因為此前唐朝沒有真正決定要跟突厥全麵開戰,所以李道宗在靈州戰略上始終處於被動,打來打去,梁師都始終沒弄死,鹽夏諸地也總是反反複複。

但這根本不是李道宗的問題。

“任城王有什麼愛好?”懷玉問李五戒。

“任城王雖然年輕,但敬慕賢士,從不以勢淩人,治軍仁勇,愛兵如子,督守一方,也是百姓愛護。”

懷玉笑笑,“總不可能一點缺點沒有吧?人非聖賢,任城王就算是賢王,可畢竟這麼年輕,總該有點愛好,愛財、愛色、還是愛權?”

李五戒佩服這位上司。

“這位賢王不愛美人也並不太熱衷權勢,唯愛財爾,他在此鎮守五年,在靈州占有良田數百頃,另外這位賢王還一直與突厥人貿易,靈州黃河上的貨船,陸上的駝隊,大多數都是這位賢王的,或是他參與的,”

“還有一點,任城王與新拜宰相的右仆射長孫無忌有很深的私人恩怨,不可化解的那種,之前任城王被召回京任刑部尚書,據說也是長孫無忌向聖人進諫的,”

“因何結怨?”

一個是皇帝大舅哥,一個是皇帝堂弟,都是皇帝心腹,為何會有化不開的恩怨?

“據說當初他們都隨皇帝征戰,一個統兵出戰,一個幕府參謀,後來還曾奉令搭檔領兵征討一路,結果因意見不和,李道宗執意率兵出擊,長孫無忌卻不接應,差點讓李道宗戰死,李道宗雖逃出,可麾下幾乎全軍覆沒,雙方因此成仇······”

這讓武懷玉想到秦瓊的大舅哥淮陽王李道玄,就因與部將史萬寶不和,結果李道玄率騎兵率先出戰衝入敵陣,史萬寶卻按兵不動,讓李道玄這位主將戰死陣中。

想不到長孫無忌以前居然也對李道宗乾過這樣的事,這換誰估計也忍不了。

“任城王真在靈州占地數萬畝?”

“嗯,有些直接在他名下,有些並未直接在他名下,在他名下的有數十頃,但全加起來確有數百頃地。”

這倒讓武懷玉意想不到了,這麼了得的年輕賢王,不愛權力不愛美人,偏偏這麼好財?

不僅占了治下幾萬畝地,甚至還深入參與朔方的工商貿易,甚至暗地裡走私?

李道宗才二十幾歲,但李家以前可是關隴豪門,李道宗父親隋朝時也是官至刺史的,更彆說大唐建國時他才十幾歲,就封公封王,賞賜不斷,根本不缺錢。

難道說李孝恭好酒好美人,李道宗好財,其實也隻不過是有意自汙的一種手段而已?

畢竟,人總得有點缺點,總得讓皇帝抓點把柄,這樣皇帝才會放心,要是你真的賢良無比,沒有半點缺點,跟個聖人一樣,那皇帝就要考慮你到底在圖謀什麼了。

不圖錢財不圖美色不貪權勢,那你想圖謀天下?

李道宗既是皇族宗室,也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裡核心代表,鎮守靈州五年,還能再次出鎮,說明他讓皇帝很信任。

武懷玉相信李道宗在靈州乾的這些占田、走私、貿易的事,李世民肯定很清楚,不說完全知曉,但知曉個七七八八是肯定的。

靈州很富裕,田地也很多,受戰爭影響,靈州到如今都遠沒恢複隋朝時的興盛,這裡人口流失很多,總的來說是田多人少,好多以前的良田甚至都荒廢了,種不過來。

畢竟突厥人經常來,來一次就要抓些人走,年複一年,人口自然流失的多,中原內地也是剛剛安定,一時半會也沒太多人往外遷移。

李道宗在這裡占個幾萬畝地,不算啥大事,就算張士貴等許多軍功新貴,在內地做都督、刺史,哪個不是有機會就占個幾十頃地的。

對皇帝來說,如果僅是正常的買賣兼並,不要搞的太過火的那種強占搶奪,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走私貿易,隻要不走私軍械鎧甲這些,也不是什麼大事。

當然,這是汙點,會記小黑本子上的,當皇帝哪天真要清算伱的時候,就會一一列出來。

“任城王占地數百頃,他哪來那麼多人耕種?”

“奴隸,任城王有很多奴隸,他還收了許多流民,逃籍成為他家部曲佃戶,還有就是那數百頃地並不全種糧,許多地是放羊養馬······”

懷玉點了點頭,“好了,我都知曉了,你忙去吧。”

獨自一人坐在車廂裡,懷玉還挺羨慕李道宗,這一年得賺多少錢啊,不過既然知曉李道宗愛錢,不管真愛假愛,這鹽州四大鹽池的利益,得給他先預留一大份。

自己這鹽州刺史,雖歸夏州都督管,但以後鹽州要發展,甚至自己要賺錢,還是離不開靈州這個交通樞紐,貿易大城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