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首領臥浪率四十六人來附,”
······
長史韋思仁向懷玉彙報,最近又總計有一千一百九十人前來鹽州歸附,有羌人,也有山胡,還有些突厥人,以及一些漢人,以及牛馬雜畜千餘。
栽好梧桐樹,鳳凰自然來。
大唐複鹽州,在這裡推行的政策,跟梁師都的夏州那邊一比,相差巨大,那邊挨凍受肌,還得築城修堡,更重要的是在那邊看不到希望。
而這邊明顯不一樣,不僅鹽池重新興盛起來,甚至這裡還在分田授地,先來先得。
羌胡們來了也能分草場。
這就引的許多人往這邊逃,開始還是小股的來投,後來發現確實跟傳聞中一樣好,於是來的人越來越多。
這短短幾天,又有近一千二百人來投。
一些幾十口、百來人的小部族,也都是整部族前來。
“我們歡迎他們來,派人迎接,先給他們接風洗塵吃頓飽飯,然後妥善安置,分地分草場,全都登記造冊編戶。”
武懷玉可不怕來投的人多。
人就是最寶貴的資源,貴族地主們都知道拚命的買奴隸,甚至偷偷摸摸的接納逃籍亡戶做佃戶、部曲,朝廷官府自然也希望治下人口數量多。
有人才有一切。
地方官員最重要的一項政績考核標準就是人口增長。
每個地方官都想著法子為治下人口增長,比如年齡一到還沒成婚的,官府幫忙拉纖做媒婚配,甚至有的地方官府還會幫忙出點結婚的錢。
再有的甚至,本來成丁後能授田,但有的地方就要求你得成親之後才能授田,想著法子刺激大家早點結婚,早點生孩子。
不管是納稅還是服役,那都是要派到人身上的。
甚至糧食稅賦產出,不都是靠人乾出來的。
“羌胡山胡或是突厥人,安置的時候要注意一些,得漢胡混居,不能讓他們單獨成片,長城外的鹽池縣的鹽灘草場,這些羌胡、山胡、突厥人等,間插安置,還要把一些安置到長城內,鹽州南部的白於山的山區裡去,”
一個羌胡部落安置點,隔壁就得安置一群漢人,再然後隔壁再安置一個山胡安置點,再一個漢人安置點。
交叉安置,不讓一族獨大。
相互製約,才能安全一些。
“記得要告訴他們,權力和義務是相等的,他們來歸附我大唐,我們給他們授田分地,登記入籍,以後呢就要繳賦服役,
今年的稅賦可免,但這團結兵,符合條件的都要參加點選,被點到的,都得承擔,不許逃避,否則我們有權收回給他們的田地草場,甚至將他們驅逐。”
“當然,也要告訴他們,點中做團結兵,也並不全是責任,也有好處的,團結兵能免正役,服役當值期間有口糧醬菜,要是出任務,還會有補貼的,若是立功,同樣有賞賜。”
兵曹杜溫彙報,“昨日蘇司馬率兵巡視鹽夏宥邊境,遇到一股羌胡馬賊,一路追擊到荒漠老巢,斬首一百一,俘三十四人,羊、牛兩千,還繳獲了不少馬匹武器帳篷錢糧等,”
武懷玉聽了也不驚訝,蘇定方和牛見武可沒興趣呆在城裡,他們一邊安排州鎮兵劃地軍屯,建設堡寨,一邊巡視烽燧、商路,到處派人收集打聽情報
隻要哪裡有山賊馬匪,他們就會領兵前去圍剿,忙的不亦樂乎,在這兩殺神和大唐精銳府兵之下,那些山賊馬匪,或是經常客串下搶掠的蕃胡小部族,誰經的起這種打擊。
這次的這股算是人比較多的了,武懷玉估計又是哪個蕃胡小部族一邊放牧一邊兼乾點沒本錢買賣,隻是這次劫數來了。
被一鍋端了。
懷玉喝了口茶,看了下報告,然後做了下評價,“殺的有些多了,總共不到一百五十人,他們殺了一百一,剩下的三四十,估計全是些老弱婦孺吧?
提醒下蘇司馬、牛統軍,下手彆這麼狠,儘量俘虜,咱們鹽場缺人呢,各地軍屯也一樣缺種地的,修城築堡也處處要人,殺了太可惜了。”
“功曹,派人過去點驗記錄。”
戶曹參軍接著稟報邊市貿易的情況,還有鹽換糧等事。
早會也不長,很快長史和六曹參軍都彙報完畢,武懷玉的府佐幕僚也都做了簡單的彙報。
懷玉安排了一下,就結束早會,然後也沒呆衙門,直接出門去城南的邊市,那邊樊氏姐妹她們還在等他呢,今天的任務是要繼續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