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藩鎮(1 / 2)

第320章 藩鎮

端午剛過。

戰爭的動員令已經隨一騎騎快馬發出。

靈州迅速動員。

不僅靈州的五個統軍府都接到了動員令,在靈州鎮戍的本地和內地府兵,也一樣接到軍令。

還有本地的團結兵、城傍蕃兵。

“咱們靈州開國到如今,總共設立了五個統軍府,共計府兵四千六百四十人,先前鹽州也設立一府。”

這些靈州府兵,也是靈武的基石,點選的本就是地主豪強之家,點選後還都授給百畝軍田。

不過靈州這些年軍事壓力很大,所以靈州本地的府兵,基本上是不去長安番上的,都是分成五番在塞上鎮戍。

大概是有一千府兵是保持在鎮戍,不過靈州是前線,一千邊兵是不夠的,所以靈州這邊長期有大約五千的內地府兵,從關中隴右甚至河南山南等地抽調來當值。

“本來鎮戍之兵,是輪換當值,番期大抵是一年一換,可這幾年突厥屢屢大舉入侵,於是邊軍不得延期輪換,改三年輪換,但三年到期又沒能換,現在有些邊軍,其實是從內地調來,已經鎮防五年,還沒回過家。”

說好當值一年,結果當了五年,沒能回家,估計誰都要崩潰。

所以之前靈州也出現過士兵逃跑的情況。

後來李道宗任都督,在這邊加強了邊鎮兵的待遇,主要就是讓他們參與了走私貿易等,從中分得好處。

捕奴、販鹽、販馬、甚至是私鑄等等,邊軍、府兵、團結、城傍,加上官吏、甚至是子弟,都在其中分享了利益。

李道宗很了得,本來靈州那時挺不安穩,時有士兵逃跑,後勤補給什麼的也不穩定,大家怨聲載道,突厥人、梁師都又老來攻擊,大家苦不堪言。

可後來在李道宗的帶領下,他們自力更生,愣是一個個開始富起來了,從都督到參軍再統軍、校尉,甚至普通的邊軍,有了穩定的收益,大家也就不再急著回家了。

所以哪怕一年變三年,三年變五年,靈州的將士們都挺士氣穩定,皆源於此,在這好吃好喝,甚至賺的也不少,那急著回家乾嘛。

雖人回不了家,那就寄錢回家。

自己不能回家探親,可以讓妻兒過來探望團聚嘛。

武懷玉之前發現靈州有藩鎮化的趨勢,正是因為這些發現。

靈州這邊的兵本來成份複雜多樣,有本地當番府兵,內地輪換府兵,本地團結土兵,城傍蕃兵等等,但他們居然是個很和諧的團體,沒那麼大的本地外地,漢人,胡人之分。

都是共同的利益把他們捆綁在了一起。

內地調來的府兵長久沒換防,反而讓他們更加本土化了,更默契了。

“這是個隱患。”

楊恭仁聽了武懷玉的交底,也不由皺眉。

本地豪強跟這些軍人集團結合在一起,是很可怕的,哪怕眼下沒亂,不代表以後不會亂。

“我建議還是趁現在其它幾府的兵聚集,以夏季伐梁為名,動員集結這些兵,然後做些安排。”

“具體的?”

“先把內地調來戍防的那五千兵,給他們發放賞賜補貼,結束他們的戍防,他們本來早就要輪換回去休息了,”

“我之前已經向聖人請旨,從內地抽調新的府兵來換防了。”

大唐天下各地六百餘軍府,總共六十餘萬府兵,其中關中地區就占了一半,正是守內虛外強乾弱枝之策。

靈鹽雖也是關中,但屬於外圍的塞上,之前也不過是設了五個統軍府,而鹽州更隻曾設過一府。

以開國之初的關中戶籍來算,當時基本上是一戶半就有一個府兵,不過實際上嘛,隋末唐初,戶籍大減,但實際人口也沒減的那麼厲害,隻是豪強大閥趁機把許多流民,變成了他們沒戶籍的佃戶部曲甚至奴隸。

就如靈州之前官方戶籍數也很少,就幾千戶,可卻有四千多府兵,基本上一戶一個。

實際上靈州塞上江南,工商興盛人口眾多,農業也很發達的。

正如土團都有六千,城傍都還有四千。

這都是戶籍不實。

“現在輪換這些邊軍,他們願意回去嗎?”

“好多人來千裡迢迢背井離鄉來戍邊,本來說好一年,結果變成三年五年都沒能輪換,相信絕大多數人肯定還是想回家的,隻是以前情況特殊回不去,後來也有了些好處,於是就留下來了。

現在要讓他們回去,關鍵還是要給予補償。”

“之前我們抄沒彭韓等,也獲得了大筆的錢帛等,加上靈州府庫也還挺充盈,我們可以直接拿出錢糧賞賜補貼大家。”

補貼的方案武懷玉都想好了,按在靈州駐防的時間算,每個月補貼一石糧,每月再補半匹絹,最後再按每年一貫發筆路費。

比如一個超期服役,在靈州戍邊五年的內地府兵,那麼就能獲得六十石粟,三十匹絹的補貼,再加上五千錢的路費。

“給這麼多?”

“真要算,其實是不多的,早年隋朝的時候,邊疆鎮戍軍一年就要給十二石粟和七匹絹的衣糧,是給他們養家的。

靈州這些內地來當值的鎮戍兵,雖然先前也都拿了份衣糧,甚至他們還賺了些外塊,但他們確實也是超期服役很久,給予些補貼也是應該,何況楊公也當知曉,他們之前在靈州,參與各方麵灰色產業,收益也不少的,現在讓他們回家,總得補償一些。”

“除了官府發的這份補貼,我計劃是還要曹劉等把他們灰產,再拿出一些錢來,交給都督府,由我們代分發給回家的士兵們。”

這份錢,就相當於是他們的份子錢,算是退股了。

反正得讓這五千內地士兵高高興興心甘情願的回家,甚至還要讓他們念都督府,念朝廷的好。

不能帶有怨氣,更不能窮的路費都沒有,沿途做些偷盜搶劫的事,那樣可就影響惡劣了。

“新來換防的內地府兵,以後就安心戍邊,一年期滿就換防,不讓他們再參與到走私等事中去。”

“那本地府兵呢,聽說這本地六個統軍府的府兵,也是深入參與其中。”

“本地的府兵,我是這樣的打算的,眼下我們手中正好回收了一大批田地,我打算劃一些出來,給這些靈鹽的府兵們,分一些田地,不少士兵有勳,但這幾年勳田都沒再如數劃分,現在手裡有田,欠的勳田可以都給齊。

另外府兵每人補個一二十畝地,此外府兵之家有男子成丁,或是年滿十六為中男者,若是還沒有分到地的,可以優先給他們安排分地。

若地充足,可以按均田令一丁百畝,中男給半分滿,若是地不足,可少分一些。

給田分地,這是對本地府兵們的補償賞賜。

而團結、城傍,也可以補償些。

給出這些補償,交換條件就是以後退出那些走私之類的灰產,安心當兵,至於閒時你務農還是自己做小買賣,這個朝廷管不著。

但是,不再允許軍官、士兵們在役的時候,從事走私等行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