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
今日早朝。
懷玉班位很靠前,雖就雍州治中僅是正四品職,但他本階是金紫光祿大夫的正三品,何況雍州牧隻是個八歲皇弟,雍州彆駕還空缺。
現如今雍州十八縣,都將由武懷玉統領,權勢極重。
當然,暫時武懷玉還沒有到任,他要過了正旦才正式上任,現在他不需要去雍州衙門忙。
但也沒閒著,他還兼著刑部侍郎、太子洗馬、崇賢館主兼學士,甚至還檢校太子右衛率。
最重要的是,武懷玉深得皇帝信任,如今還是六扇門刑憲司的郎中。原本郎中是張亮,現在張亮升光祿卿,也還兼著刑憲司郎中,而皇帝讓武懷玉也任郎中,就成了兩人一起負責刑憲司。
大事開小會,大會無正事。
早朝有點無聊,尤其今天還是十一月半,朔望朝會,朝參官員多,連在京朝集的地方都督刺史們也都來了,所以更沒有什麼正經議題。
一番例行程序後,早朝結束。
那麼多官員摸黑起早,又是趕路又是宮門排隊,結果最後上了殿就不到兩刻鐘就結束了,甚至不少品級低的官員,甚至都沒能進殿,就在殿外廣場上站著。
挺折騰人的。
不過這麼多人,真要在早朝時議點正經事也不現實,人多嘴雜嘛。
早朝結束,內侍過來點了一些名字,內廷議事。
七位宰相,然後就是今日要議題相關的一些官員,武懷玉也被點名了。
內廷議事待遇可好多了。
殿裡暖和不說,大家還都有柔軟的坐墊,甚至還有茶水點心。
議事時也比較放鬆,沒有殿中侍禦史一直在盯著。
懷玉看著麵前小幾上的點心。
今天提供的小點心是江南道進貢的橘子,還有酥梨,懷玉記得今年城南武家梨園的酥梨好像大豐收,不僅做了許多酥梨膏,也還釀酥梨果酒和酥梨燒,另外也采了不少鮮果,進貢宮中和贈送親朋。
武家這酥梨可是貢品,還有個彆稱將軍梨,果色金黃、異香撲鼻,汁濃香甜,酥脆可口,人稱金頂謝花酥香貢梨,算是長安的一個有名特產了。
江南橘子,武家酥梨,還有紫薯玉米這些。
不過看大家都還是很注重禮儀,沒有誰不顧形象坐在那裡亂吃。
姐夫馬周也在殿中,雖說他僅正五品,但給事中跟中書舍人一樣,都屬於機要之職,人稱儲相,一般廷議要重要議事,中書舍人跟給事中都會列席的。
武懷玉在廷議時位置也比較靠前。
二十歲的金紫重臣實封國公,在殿中還是比較顯眼的,許多人甚至都想不明白為何武懷玉能夠這麼平步青雲,也不覺得他立了多驚世之功啊,可偏偏皇帝對他一賞再賞。
倒是那幾位宰相,不管是房杜幾位,還是新拜的宰相王珪溫彥博秦瓊,其實倒是知曉點刑憲司的存在的,這個秘密機構,現在擴張的有些迅速,魏征都曾幾次向皇帝進諫,覺得沒必要搞這麼個秘密情報機構,希望皇帝罷撤。
可李世民沒聽魏征的,反而是增加了六扇門的經驗、人員等。
廷議比早朝還是挺有效率的。
一件件事務君臣討論,他觀察了一下,主要議事流程,就是幾日前可能已經先提上了議程做了相關準備,今天相關議題的負責官員,就直接向皇帝和宰相們彙報,然後要附帶解決方案。
這個時候,宰相們則也提前有了預案,直接審議,為皇帝做出建議,皇帝做出決策。
然後這事就算通過,等廷議結束後,三省就據此出相關文件走流程,比如中書省擬詔,門下省審議,最後交尚書省執行,因為廷議時皇帝和宰相都達成一致意見,所以就不用三省互相扯皮通不過,到時就是直接走一遍流程就行。
其實李世民現在這種廷議方式,是變相的侵奪了一些宰相之權。
如現在議事的方式,本來是政事堂宰相們堂議模式,三省的宰相們聚一起議事,這樣達成一致後,就不會再出現三省不能很快通過的事情。
當然,李世民年輕嘛,三十歲的天子,即位剛一年多,正是精力最充沛的時候,也最有進取心的時候,他不可能什麼事都交給宰相們去做。
廷議效率很高,各項議題都是很快就有結果,沒有那種爭來爭去扯皮不清的情況。
因為皇帝給廷議也製訂了一整套的議事規則,比如每件事情從彙報到討論,都有時間限製,不能東拉西扯,也不能胡亂攻擊。
相關官員彙報你不僅得彙報問題,還得帶著解決方案,甚至可能還得準備好備用方案,而宰相們也得提前對此做好預案,擬好處置建議。
不許亂發表議題不相關的內容。
就事論事。
之前蕭瑀和陳叔達兩位宰相,就在皇帝麵前議事時互相攻擊,東扯西拉,甚至最後擼袖子乾勁,結果惹怒皇帝。
蕭瑀後來跟封德彝兩位仆射,也是在皇帝麵前奏事時內鬥。
今天議題裡比較久決不下的有兩件事,一件是今年關東大旱,受災的州縣很多,朝廷雖然也及時下旨免除關東今年租調,但許多百姓受災斷糧,地方上救濟不過來,導致許多關東百姓逃入關中或江淮、山南等地乞食。
甚至也導致關東有些地方出現了流民聚集為盜、為匪的情況。
現在皇帝要求拿出可靠有用的方案來,有些官員建議是要攔截災民,不讓他們出境,必須讓地方官員把自己轄下的災民都控製在原籍鄉裡,不許跨縣鄉流動。
讓他們等撥糧救濟。
而有些官員則認為,這次災情較嚴重,如果讓百姓在家中等救濟,可能救濟不過來,肯定會餓死很多人,也必然會有更多饑民為活命而為流竄、為盜賊等。所以不能人等糧,而是人就糧,哪裡有糧,就先讓災民往哪去,這樣能提高救濟效率,還能節約成本。
他們甚至建議,眼下一切以救災濟民為主,其它的就不要那麼嚴格,諸如百姓去外地,地方官員要全力配合,給路引甚至給乾糧,各地官府不得攔截這些災民。
甚至有地方上的地主豪強們要招這些流民為佃,暫時也當允許,等度過災情以後,到時再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