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聽聞,高興大笑。
“那這事就這麼說定,不如現在就寫婚書?”
“許兄莫急嘛,不如過幾日我帶妻兒等上門拜訪,到時再一起定下。”
“好,都按二郎所說。”
許敬宗終於把這婚事定下,滿懷高興,武許兩家以後就更親近了。
懷玉留許家父子吃飯,飯後還特意讓潤娘抱著三子武承誌過來見麵,小家夥胖嘟嘟白嫩嫩的,長的極好。許敬宗看後連聲誇讚這孩子將來定是好福祿的。
走的時候,懷玉給許敬宗回了一些武家產的茶葉、青鹽,還有新跟丘家段駙馬家合作,從他們那弄來蔗糖,通過武氏秘法黃泥漿脫色法,加工出來的白砂糖和冰糖,比天竺阿三們以前壟斷的天竺白糖更白更好。
此外武家的果酒、白酒,甚至從朔方運來的凍羊肉卷,還有石炭等,也給裝了兩車。
門外依然排滿了想要拜見送禮的人。
李義府今日仍一如繼往早早的來,他很安靜的排著隊,偶爾也會跟旁邊的士子們討論下詩文經書,更多時候,是在心裡一遍遍的排練著,如果得到翼國公召見,要如何對答。
武懷玉送許敬宗父子出門,還回了兩大車禮物,看著他們那親切的模樣,李義府充滿羨慕,但他沒試圖著圍上去,他知道,根本靠近不了。
果然,那些圍上去的人,被武家那些虎狼般的護衛全都遠遠隔開,沒一個能靠近的。
李義府一直盯著武懷玉。
就算武懷玉目光沒有看過來,他也一直保持著嬉怡微笑。
送走許敬宗父子,武懷玉看著門前的那些來訪的官吏士子等,也有些頭疼,雖然言官禦史因此彈劾皇帝也沒理會,但這樣確實有些過於招搖了。
他站在大門口台階上,對這些訪客抱拳行禮,跟大家打招呼,感謝大家對他武懷玉的這般客氣,也說如今馬上過年,實在是招待不周等,讓大家不要送禮。
在人群中,武懷玉注意到有那麼個相貌俊秀柔恭的少年郎,一襲白袍乾淨整潔,人也清秀,特彆是大家都爭著往前擠,都喧嚷不停想跟武懷玉搭上話,他卻仍然安靜的站在原地,始終保持著微笑。
這愛笑的清秀少年郎,給懷玉印象挺深。
他目光與對他視了幾秒,少年郎也仍隻是抱以微笑,並沒上前。
等懷玉收回目光轉身進府後,他腦子裡仍是那少年郎,他招來管家,“外麵有個白袍少年郎,相貌柔恭,嬉怡微笑,知道身份嗎?”
管家一聽,就知道武懷玉說的是誰了。
他對那少年也是印象深刻,十分溫文爾雅有禮貌,特彆是總是麵帶微笑,長的也好,每天早早來排隊,排到門口後投貼、登記,然後奉上乾謁行卷。
“那少年郎是河北瀛州人,其父現任益州射洪縣丞,他隨父在蜀地讀書,經州縣考試,舉為鄉貢,隨朝集使入京,要來參加明年正月的科舉考試的,好像報的是進士科,他每天來都要投一份乾謁行卷,據說每次內容都不一樣。”
懷玉聽了來了些興趣,便讓人去把他的行卷取來送到書房自己查閱。
翼國公府記室參軍上官儀捧著一堆行卷來到武懷玉書房,“翼國公,這是李義府這些天投的行卷,都已取來。”
武懷玉看著那堆行卷很驚訝。
“李義府天天來,有時一天投好幾個行卷,學生剛才粗略翻看了一下,這些詩賦文章都做的很好,這人很有才華。”
上官儀是武懷玉征辟的幕僚,他有開府之權,可以有十六名府官,上官儀是武士彠推薦給他的,今年才二十歲。隋末時他父親為江都宮副監,他自幼隨父遷居江都,後來他父親死於江都之變,他藏匿逃過一劫,為求避禍隻得自行剃度為僧,研習佛典精通三倫涉獵經史善做文章。
武德末,武士彠在揚州做大都督府長史,結識了這個年輕人,武懷玉開府,他特去信引薦他到懷玉府中為幕賓,這也算是一個入仕之途。
武懷玉翻開看了起來,越看越驚訝,文章確實很好。
“你說他叫李義府?”
“是的,老家河北瀛州,如今隨父在益州,這次是來京參加明年進士科的。”
大唐科舉,常科也就是秀才、進士、明經、明算、明書、明法,有時也會加開其它科,但秀才科錄取太嚴,一科往往就錄一兩個,有時甚至一科一個都不錄,最多也就三四個一科。
期待幾科,含金量最高的就是明經和進士。
其中進士相對更難考些,雖說明經科分四等,進士隻有兩等,明經考中授官品級比進士高,但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說明進士難度更大。
這李義府以鄉貢身份參加明年進士科,看來確實是很有自信的,不過大唐的科舉一年一科,且是不糊名不謄抄的考試,所以能不能中取,其實考場外的因素更多,家世、名氣,這些都比考試更重要。
故此唐朝士子考生們到京後,都會趕緊活動,向權貴高官們投行卷,把自己的作品獻上,就希望能夠得到點評讚賞,要是有高官看中,那未考先揚名,到時還沒考就可能先預定進士一席之位了。
實在沒門路投到權貴高官門中,那就到青樓楚館,找機會讓他們幫忙揚名。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出身,名門士族、權貴顯要的家世,再有一定的水平,那錄取的機率可大多了。
李義府家連寒門都算不上,出身很卑微,幾代人也隻出過縣丞這種青袍官,又沒有拜過名師,連國子監生、弘文館崇文館這樣的館生也不是,甚至不是州縣官學裡的官學生,僅是通過縣考試得刺史審核舉薦的鄉貢,想要在每年很有限的進士名額中奪取一席之位,很難。
哪怕文章確實好,但比不過那些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氣的也太正常了。
“翼國公,學生也打算參加明年的進士科考試。”上官儀猶豫了一下還是道。本來武士彠推薦他到懷玉這裡做幕賓,積累些資曆,再有武懷玉的推薦,將來就能直接銓選授官的。
這有些突然,他到懷玉幕府時間不過半年。
“你熟讀經史擅作文章,詩寫的好,參加進士考試肯定能中。”懷玉笑了笑,“這樣,你把你做的詩挑幾首最滿意的給我,我給來濟給你刊登在下期的京報上,也替你揚揚名。”
“謝翼國公栽培。”上官儀很感激的道,詩文上京報,那豈不比投行卷還要更猛。
“你把李義府這幾篇詩詞文章,和你的詩一起送到司經局去,讓來濟選兩篇跟你的同期刊登京報。”
想了想,“你去門口幫我把李義府叫來。”
上官儀出門去了,懷玉坐在那裡若有所思。
一個上官儀一個李義府,這兩個可都是曆史上做過宰相的啊,誰能想到如今一個在他幕府為賓,一個還在門外苦苦投卷等候呢。
有機會武懷玉並不介意提拔栽培他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