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四大金剛三司衙
皇城正南門。
朱雀門威嚴聳立在中軸線上,直通天街。
擁有五個門道四個隔牆,城門更是高達十二丈,城牆就有三丈六高,東西還有寬大的墩台。
王弘是今年新科進士,被安排到司經局行走,分到了太子文學來濟手下,成為京報的一名記者。
專門負責在朱雀門外抄錄朝廷公布的一些詔敕,故稱駐皇城朱雀門記者,聽起來很高大上,實際就是在京報實習。他通過了吏部的複試,但還要等秋十月的銓選。
如今朝廷精簡機構人員,守選的人更多了,據說今年參選的會超過萬人,到時長安洛陽兩處各選五六千人,但名額卻比去年更少了,去年還有六千個職位,今年聽說最多隻有五千,這意味著起碼有一半人選不上。
王弘好不容易弄到了司經局行走這差事,在正式銓選前,在司經局行走半年,積累點經驗,最重要的是積累些關係人脈,或許到時就能選上,可以正式得職入仕了。
記者的工作倒不難。
每天守在朱雀門外,把朝廷張貼的最新詔敕,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官吏任免抄錄下來,然後送回東宮司經局京報處。
京報如今五日一刊,每期都會刊登近日一些重要的官吏任免內容。
偌大的朱雀門,也被百姓稱為南天門,朱雀大街被稱為天街。
但除了威武的番上士兵,朱雀門前其實挺冷清。
這座皇城中門,隻供皇帝出入,平時是關閉不啟的,百官進出皇城上班,走的是旁邊的含光和安上兩門。
巨大的朱雀門街廣場,也隻有舉辦一些重要的活動時,諸如皇帝檢校凱旋將士,一些重大節日時才會熱鬨,到時天子站在高大的城門樓上,底下會有無數官吏將士百姓。
但平時,這裡閒人免近。
王弘有塊腰牌,京報為他辦理的,係在腰間蹀躞帶上很顯眼,還跟監門將軍、中郎將府等打過招呼報備登記過。
有官員從含光門出皇城,直抵朱雀門外。
張貼最新的詔敕。
“是宣麻拜相!”
有人驚呼。
最新的這道張榜公布的詔令,是由中書舍人崔敦禮親自草擬,以黃麻紙草詔,公布於朝,以白麻紙再抄錄公布於皇城大門。
此謂降麻。
宣麻拜相,這也是貞觀才開始形成。
“誰拜相?”
對於朝堂上拜相,不論是守城門的監門官,還是三衛五府的功勳子弟,又或是番上的南衙府兵,大家都很好奇。
政事堂諸相公,離他們雖遙遠,但不妨礙他們抬頭仰望。
王弘也趕緊上前。
白麻寫就的詔書張貼於皇城大門旁,王弘趕緊掏出紙筆,迅速抄錄,尤其是這種宣麻拜相的詔書,那是一字不能落,一字不能差的全抄。
中書舍人崔敦禮那是來自博陵崔氏的五姓子,近年也是深得聖人賞識,一手文字更是功力深厚。
戴胄、武懷玉加參議朝政入政事堂,拜相。
而原以兵部尚書加參議朝政拜相的秦瓊,檢校尚書右仆射。
一個民部出了兩個宰相,王弘感覺不可思議,民部尚書戴胄升吏部尚書參議朝政,民部侍郎判度支武懷玉,升民部尚書專判度支參議朝政。
王弘在京報行走,知道他們總編來濟就是秦瓊義子,而他義兄武懷玉也是秦瓊義子。
秦瓊武懷玉皆入政事堂,這對義父義子能同殿為相?
不需要回避的嗎?
這時其它知曉詔令內容的人也都驚歎不已,民部出了兩個宰相,父子同殿為相,武懷玉更是年僅二十,要知道官府規定,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一為丁,六十為老。
武懷玉那都還沒算成丁呢,居然就當宰相了。
在這南天門當班值崗的官吏、將士,哪個不是成丁了?
王弘顧不得大家的驚訝,迅速抄錄完後就急急由安上門回皇城,前往司經局京報了,平時他一般是要等到午後較晚,才會回一趟司經局,把一天抄錄的內容上交,然後整理一下,就到散衙時間了。
可今天他顧不得時間還早,抄完就回司經局。
皇城裡,武懷玉走出禦史台。
跟蕭瑀一番談佛,武懷玉還是占著上風的,畢竟他隻是對三階教的不法行為打擊,每一步都是師出有名,唯一有點瑕疵的是沒收了無儘藏,但這些錢財當初特意設了三個專項基金,還特意讓京師僧官十大德,以及三階教的各寺住持等,授予他們監督資格。
這樣一來,朝廷也不算沒收,更不算搶掠,隻算是監管這筆財產,畢竟明麵上這些都是布施來的。
蕭瑀是崇佛的,早年還曾對信行執弟子禮,唐朝有許多士族高門崇佛,眼下很多人跟蕭瑀一樣,對朝廷突然對釋門出手,惴惴不安,十分不滿,這並不完全就是他們虔誠,對許多高門士族來說,很多東西,其實隻是利益相連。
畢竟如今的沙門,其實很多人也早看透了,就是披著袈裟的門閥,特彆是三階教,那相當於門閥裡的五姓七家。
士族未必都信佛,但朝廷對三階教的下手,讓他們感覺到了威脅,他們擔心的是朝廷不止對三階教下手,擔心朝廷會對他們也下手。
所以感受到了危險,他們就會抱團對抗。
畢竟他們做的很多事都是一樣的,兼並田地、放貸收息,甚至收容逃戶,隱匿戶口等等。
如果隻是處置法雅這等妖僧,他們毫無意見,他們怕的是更進一步。
所有人都希望能夠製止朝廷的危險行為,最好是能夠讓朝廷收回成命,隻追究法雅等一些人的罪行,至於三階教,還有他們的無儘藏,朝廷不能動。
武懷玉跟蕭瑀一番談話,能夠感受到這巨大的壓力,那種風雨欲來的壓迫感。
但他不會退步的,他隻會更加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