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軒轅台下釋兵權(2 / 2)

隻要有足夠的人,僅這三個軍屯區,若是開發起來,能夠達到三百屯,百多萬畝地,相當驚人。

除了軍屯,亦可民屯,移民屯田分田授地,充實邊疆。

以北燕州新設十縣,現在編戶總人口亦不過兩萬戶不到,加上懷戎的三千多戶,都還不到兩萬戶,這還包括了許多蕃胡也編戶入籍了,

而這些縣,每縣落戶一萬戶都是足夠的。

人口的需求很大。

相比幽州地廣人稀,冀州的河北平原卻是已經漸漸恢複過來,尤其是那些老牌世家豪強們,仍然占據著大量土地,加上新貴們的土地兼並,普通百姓依然是隻占少裡地甚至無地可耕。

武懷玉還是希望從這些世家豪強手裡撬一些佃戶、部曲過來,遷移到邊塞分田授地,充實邊疆。

新編的這些府兵、團練,優先分田授地,甚至他們的家人、子弟,也優先授分田地,一丁百畝上限授滿。

駐守邊塞的這些邊軍,一邊駐防一邊屯田,所得屯糧除了供軍需和儲備,也要拿出部份比例來,分賞給屯田士兵,相當於分紅獎勵,激勵大家的乾勁。

風雪交加。

武懷玉與突地稽、浮榆以及盧承業等在軒轅台下賞雪喝酒。

“國姓公,燕州粟末靺鞨子弟都非常勇猛彪悍啊,本督想要多點選些為府兵、武騎,充實邊防,並精選一些為本督的衙兵,國姓公可願意?”

李突地稽內附中原三十幾年,早不是什麼都不懂的蠻夷了。

聞弦歌而知雅意,跟武懷玉也相處了一段時間了,立馬秒懂武懷玉的意思,卻是毫不猶豫的就起身,端起酒杯先乾為敬,“那是都督看的起這些崽子們,能夠點選為府兵,甚至成為都督衙兵,那是他們三生有幸啊,我先代他們謝過都督了。”

武懷玉要點選靺鞨子弟為府兵、武騎,讓他們進京番上宿衛,或在邊關戍衛,又或成為武懷玉的牙兵,這意味著這些精銳青壯靺鞨子弟,就會脫離李突地稽,甚至離開燕州。

但他並沒有拒絕,甚至沒有一絲猶豫。

內附三十幾年,讓突地稽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真正過的好,唯一的出路就是徹底融入,成為一名漢人。

一直保留著胡風,甚至始終聚落僑置,這其實並非好事。

這位主動讓心愛的小兒子拜武懷玉為義父,又把最勇猛的長子全家送去長安的老族長,看的很透徹。

就算他們幾千帳粟末靺鞨人全都打散了,又如何,就算燕州到時取消並入幽州,又如何,

於延水三千粟特胡可是剛剛滅亡,甚至他率著靺鞨子弟出力極多。

“浮榆刺史?”

“俺也一樣!”浮榆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跟隨突地稽的步伐。

當初他們扶餘靺鞨烏素固部,跟著粟末八部西遷內附隋朝,幾十年過去,他覺得這路選對了,現在也沒什麼可猶豫的。

化整為零,分散安置,這無疑是避免尾大不掉的一個好辦法。

兩位靺鞨首領的爽快,讓武懷玉非常滿意,起身給他們各敬了一杯酒。

李突地稽恭敬的回敬,甚至直言,“我等當年西遷內附,安置遼西,後逢隋亂,動蕩飄搖,朝廷厚恩,仍劃地僑置州縣安置,”他直言自己已經老了,“我等在幽州也已經呆習慣了,如今子弟們有機會點選府兵、團練,十分感激,遼西是回不去了,也不想回了,我等覺得已經沒必要再保留燕州、慎州之名,請求都督上書陛下,廢去僑置燕州,直接歸幽州管轄。”

“俺們慎州也一樣。”浮榆跟上。

朝廷基於一些特殊情況的考慮,對一些降附的蕃胡,在其境內設立都督府、州,仍以其酋長統領,這種屬於羈縻府州,也就是名義上所屬,實際上基本上是不直接管理,也不編戶更不納稅賦的。

還有一種叫內附僑置府州,比如燕州,本來突地稽他們這些靺鞨人內附中原,安置於遼西,在燕郡之下設遼西郡,是有地盤的,隻是自己管理自己部落,實際也基本上不納稅賦,隻上貢一點土貢。

但後來突地稽等內遷,在幽州劃塊地設燕州,管理原來的燕郡遼西郡的部落人口等,

這種沿續魏晉以來的傳統,比如某州被敵國攻占,於是在後方僑置此州,以安置管理原來這州的軍民等。

唐初武德時,鹽州陷於敵手,朝廷便在靈州城中僑置鹽州衙門。

在魏晉之時,僑置州縣,本是收治流民,安撫僑民的一種手段,算是一種臨時政策。

突地稽的燕州之前寄治幽州城內時,也是沒有實土的,可後來朝廷為拉攏安撫他們,特意給他們在幽州城西北劃了一塊地給他們設立了燕州,相當於升格成正州了,但實際地又僅一縣,管的也基本是靺鞨部眾。

突地稽現在請求要廢掉燕州,連僑置都不用,這是很積極的表忠心。

武懷玉對此很高興。

其實他也很討厭這種什麼僑置州縣,或是給蕃胡設立這種自治的州縣,搞國中之國,那有害無益。

就算一時權宜,那有機會肯定要取消的。

現在不正是機會。

於是武懷玉便讓盧承業當即為突地稽和浮榆兩人寫了一道上書請求廢燕州、慎州,請並入幽州的奏疏,

寫好後武懷玉也還署了個名,算是聯名上書了。

突地稽現在是賜國姓、蓍國公,而浮榆僅是扶餘侯。

這家夥也知道自己沒有突地稽那樣的威望和實力,得不到皇帝直接賜國姓,於是打起了武懷玉的主意,趁著懷玉高興,這老頭也拉出自己喜歡的小兒子,要他拜懷玉為義父。

浮榆的小兒子虎頭虎腦,是他第二十三子,浮榆很能生,生了二十三個兒子,還有一堆女兒,早夭病逝和戰死沙場了幾個,現在還有十八個兒子,這小二十三跟李謹行年紀差不多,

“阿泰拜見義父。”

“哈哈哈,好,本都督便收你為義子。”

“請都督為他賜名。”

“給你取思恭二字,奉先思孝,處位思恭,希望你能夠牢記。”

浮榆拍了兒子那剛剪去發辮不久,新長出的頭發如毛桃的腦袋,“你以後就叫武思恭了,還不趕緊謝過武相公。”

“孩兒武思恭謝義父賜名。”這小子倒也反應快。

武懷玉本來隻說給他取個名字,卻沒讓他改姓的。

沒等他開口,浮榆也跟著拜謝,還算稱以後他也姓武了。

“武浮榆謝過都督賜姓。”

武懷玉看著這一老一少兩顆毛蛋似的腦袋,倒是不由的笑了,罷了,既然這爺倆非要攀附,倒也無所謂。

老頭立馬又道,以後他們扶餘烏素固部,都改姓武。

好家夥,一下子多了幾千家靺鞨武家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