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葉護成為西突厥大汗,他乘勝率部征鐵勒,結果兵敗而歸,回軍途中,誘殺功臣乙利小可汗,並誅滅其宗族,引的人人自危,又陰謀殺害泥孰,泥孰逃往焉耆,
原來東突厥鎮守漠北的拓設阿史那社爾自敗退到高昌北後,一直不肯接受朝廷招降,肆葉護可汗派人招降社爾,
社爾前去詐降,突然出兵襲擊,奪取西突厥近半國土,得到兵馬十餘萬,如今自立為都布可汗。”
鼓動社爾回漠北,不過是挑起兩虎相爭。
“聖人問武相公,如今三原的事務也辦的差不多了,是否回京呢?”
年初擒頡利破定襄後,東突厥已宣布覆滅,
中間還要跨越沙漠。
分封製這個事情,其實蕭瑀帶頭提了好幾次,李世民也認真的研究討論過,但都沒得到大臣支持,都覺得分封製不合適,可李世民好像就是想要搞分封,時不時的讓蕭瑀又帶頭來提一下,可惜應者寥寥。
如今朝堂上爭論紛紛,一時還沒有結果,許敬宗來三原,既是來檢查一下新法試點的成果,也是來召懷玉回京的。
阿史那社爾,雖然趁著西突厥內亂之際,以一招詐降,把年輕自大的肆葉護乾的屁滾尿流,但他在西突厥,畢竟是個戰敗西奔不久的勢力,根基不深,甚至在西域並沒有根本,
不過這三件事情,不管哪一件,確實也都很重大。
“蕭相國則再上封建令,請求聖人封建諸皇弟、皇子分封建國,為國屏藩。”
從朔州到定襄才幾百裡而已,可從長安到敦煌,都四千裡了,敦煌到高昌,都還有一千六百裡,
“長安最近有什麼新鮮事嗎?”懷玉沒急著回答,反而問道。
這成是真正的老成謀國啊。
“嗯,繼續。”
“朝廷已經下旨加封欲穀設為北庭都督了。”
想了想,李世民又道,“賜封頡利為歸義王,授右衛大將軍。”
可薛延陀如今勢頭正猛,社爾就算聚起十來萬人馬,回去依然絕不是夷男對手,就算是回紇的菩薩都能夠擊敗社爾。
武懷玉聽了隻是冷哼了兩聲。
“那西域呢?社爾一走,肆葉護必然一家獨大,這個肆葉護遠不如統葉護對我唐恭敬,是個桀驁不馴的家夥。”李世民對他印象不好。
“不會,隻要社爾真敢去征討薛延陀,那他離敗亡就不遠了,”
魏征要推限田令,蕭瑀卻忙著要推動分封製,而侯君集則趁西突厥大亂,想要出兵西域,也想立個大軍功。
“你對這幾件事怎麼看的?”懷玉問許敬宗。
所以現在雙方雖沒明著撕破臉皮,但關係已經不再和睦,對李世民來說,漠北薛延陀現在的威脅等級,甚至要高於西域那幾個內戰的可汗,
與其出兵征討阿史那社爾,不如賜他鼓纛,封他官爵,鼓勵他打回漠北,二虎相爭。
“西域新設安西大都護府,賜封阿史那泥孰為順義王,咄陸可汗,加安西大都護。”
這樣遙遠的距離,使的這仗最難的還是後勤補給供應的問題。
“臣聽說肆葉護擊敗莫賀咄可汗後,曾經野心勃勃的發兵攻打鐵勒,想要越過金山,但為鐵勒所敗。
再說了,阿史那社爾不降就不降,反正他現在也是跟西突厥的肆葉護可汗在打,朝廷急什麼?
侯君集的心思誰都清楚,他跟武懷玉李靖鬨翻了,甚至名聲掃地,雖然現在複相,可雖有從龍擁立之功,但畢竟沒點其它功績,迫切的也想帶兵滅國建功,但皇帝肯定不會支持他。
“陛下,限田、分封兩事倒不急,可以先讓百官上書討論,倒是西突厥的事,不能坐視,”
我大唐不如派使者前去見他,暗中支持他攻薛延陀,甚至可以答應賣他些武器糧草什麼的,再答應在漠南策應一二,承諾他若是能夠擊敗薛延陀,那麼到時就把整個漠北分封於他,
要是他將來還有能力滅了肆葉護可汗,那把西突厥也給他,讓他重新一統漠北和西域。”
“哦,說說你的意見。”
可如果分封到那些遙遠邊地,手底下儘是些蠻夷部落,窮山惡水的又交通不便,他們大部份精力都隻能是跟這些土著內卷,要是到時再加個推恩令,那基本上這些分封的宗室,最多也就是成為邊地上的一些小豪族,
李世民想了想,覺得武懷玉這建議還真不錯。
那些地方太遠遙遠偏僻,朝廷直轄較難,與其交給那些地方蠻夷酋長們羈縻自治,為什麼不能考慮分封一些宗室王爺們去鎮守,就好比明朝分封的沐家永鎮雲南,效果也挺好。
又利用泥孰的威望,讓他去對付肆葉護的十餘萬兵馬,
既削弱敵人,還保河西、伊吾的安全。
而武懷玉卻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方案,安撫社爾,支持他去打漠北薛延陀,這邊扶持泥孰,封他做西突厥可汗,讓他跟肆葉護繼續內戰,
大唐不出一兵一卒,
卻等於憑白生出來十餘萬兵馬去打薛延陀,
“不會養獸為患嗎?”
“侯君集向聖人上書,請旨率兵前去征討社爾。”
“魏侍中的限田令,有點過於想當然了,我細看過他提的那些條陳方略,根本不現實,至於蕭相的分封製,聖人好像挺心動,但除了蕭相,其餘宰相們好像都不太支持,”
“如今莫賀咄可汗兵敗身死,可這又出來個社爾自立為都布可汗,西突厥內亂難止,朝廷坐觀風雲便是。”
“二郎啊,朕近來又聽說了你的一篇大作,那三字經編的很不錯,有沒有完整版的,給朕一份,皇家宗室子弟也應當好好學一學。”皇帝笑著道。
“好,臣回去便抄寫一份呈上。”
“時候不早了,留下來陪朕一起用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