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2 / 2)

你們武家的商鋪口碑都很不錯,甚至是少有的不放高利貸的,能做到這些都極不易,

此時不落井下石,更能在皇帝心中加分。

“殿下,行善積德之事得是自願,不能強迫,不能道德綁架。對於工商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能讓他們守法經營,依法納稅,能夠優待自己的員工夥計,如果做到這幾點,對朝廷來說,他們就已經是仁商善賈,值得嘉獎了。”

李世民有些意外,武家投入這麼多,基本上可以說不求回報了。

“田地買賣必須立官契、征收買家百之五的契稅,”

左手倒右手。

“過去已擁有超額土地的可擱置處理,但今後須嚴格按身份、品級來占田,不得隨意超額占田,或者,沿邊諸州寬鄉地,對開墾荒者地,可不在限製內。”

“儘力而為吧,臣對武家名下的莊園、商鋪,甚至是合夥的一些產業,都提出建議,希望能夠把淨利的一部份,用來投入慈善事業,儘自己的一份責任和良心,

“侯君集讓朕很失望,竟然走了尉遲恭的老路,”

“國家製訂律法,給予部曲、客女、佃戶、傭人等無產者客戶身份,使其成為國家良人,有獨立法律地位,給予保障,減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

冰玉堂釀酒賣酒也好,千金堂坐診賣藥也罷,這些商鋪作坊經營的還不錯,賺了錢財,那麼在給朝廷上繳稅賦、給員工發放工錢之餘,也應當拿出些賺得的錢,來回報社會。

出宮後,也沒再留在長安,直接回龍橋,他現在主要差事還是在三原試行新法。

“三原縣這次清量田畝,最後居然清出隱匿田地十三萬餘畝,朕真的是很驚訝,”

你堂堂宰相這般帶頭猛兼並土地,那還如何討論限田?

“臣打算兩三年內,起碼出售三千頃地,”

倒了一下手,實際所有者還是武懷玉,但武懷玉名下卻立減三十萬畝地。

“陛下,商行做的這些本就是善事,善事是不計回報的。”

武懷玉點頭,他聽出皇帝話外之音,你反對限田,是不是因為你田多?

武懷玉也做了回答,這些人仍還是良人,隻是現在暫由武家幫助撫養照顧,等到十歲後,到時安排到商行工坊做學徒,也算是自食其力,並學習一技之長。等到大些,他們有謀生能力了,那就可以選擇是繼續受商鋪雇傭賺錢,還是說另尋他業,

“朕記得你好像也有幾千頃地是吧。”李世民問。

“你有什麼好辦法?”

朕相信你們現在做的這些善舉,”

“其實你們也不用擔心,這個事情另有內情。”

“臣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朝廷要是動真格的,可能會引發大動蕩,”他如實提醒皇帝,如今朝廷剛在開始試行兩稅新法,本來就觸及了貴族豪強們的不少利益,

李世民聽的連連點頭。

武懷玉搖頭。

儒家先聖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臣覺得是為至理,

“點選府兵、勳官授田等用地,朝廷有權征用超額占用的田地,按市價補償。”

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

李世民比較關心的還是那些孤兒將來如何安排。

“我不同意。”樊玄符激動的反對,

“聖人,連盜亦有道,工商也不能隻言商逐利,該儘的社會責任還是得承擔的,工商也願為聖人的貞觀之治貢獻份微薄之力。”

侯君集在大局上暴露出了嚴重不足,目光短淺,沒有大局觀,

這次侯君集告發武懷玉謀反,越發讓皇帝覺得侯君集不適合再留在中樞了,貶去西域當副大都護,已經是嚴重的警告,

也還算是留了一線機會,就看接下來幾年侯君集能不能鍛煉自己,提升格局。要是還跟不上,那他可能就跟尉遲恭一樣,再爵高勳重,也難以再進入中樞了。

“若是都有青陽這覺悟,曆朝曆代也不會抑製工商打擊賤業了。”李世民感歎,

一番話,格局頓時放大。

“侯相與我有些矛盾,此事或許也僅是誤會,臣不相信侯相會特意構陷於此,此定是侯相被身邊小人蒙蔽欺騙了,

誤會澄清便好,侯相對陛下仍是忠心耿耿的,突然去西域,有些大材小用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臣也希望這些孤苦無依之人,長大後能夠有謀生本事,能夠安身立命。”

可這種事情也是有一個度的,

那邊改兩稅法,這裡又要限田,那就過猶不及。

武懷玉知道皇帝肯定是想拿給大臣們觀看討論了,

懷玉告辭出宮的時候,李世民賞賜了他一盒桂花糕和一盒蒙頂石花龍團茶,

以致形成無商不奸的這麼一種共識,曆朝曆代都很小心的把商關進籠子裡,不敢放出來任由發展。

也就是現在皇帝威望高,大唐內外安穩,盤子穩固,所以雖對此有所不滿,但還沒誰敢因此就要阻撓反抗的。

武家的商行店鋪也當如此,把利潤的一部份拿出來回報社會做慈善事業,修路鋪橋、撫孤濟老、幫助危困。”

“你回頭把這些寫個詳細的奏疏上來,”

“田地轉到商行名下,以後會不會有什麼隱患?”樊玄符還是覺得這樣操作有些不好。

“都是些沿邊之地,數量聽起來嚇人而已,其實既不值錢,也不好經營,轉到商行名下,咱家的地也就沒多少了,”

皇帝都直言說他這幾年買的地太多了,那他武懷玉就總得有所表示才行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