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人情債
午間。
唐儉過來感謝蘇定方,事情雖說已經明了,其實僅是皇帝的一個小考驗,但誰知道萬一蘇烈真當眾指證他,又會是個什麼結果呢。
不管怎麼說,還得感謝蘇烈。
“老夫一時得意猖狂惹禍,倒是差點牽連了蘇將軍,真是慚愧。”
“陛下以仁義治國,絕不會冤枉功臣忠良的。”蘇烈道。
兩人新官職,一個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益州刺史,一個是姚州都督、姚州刺史,實際上是上下級關係。
姚州都督,也是要歸益州大都督府統領的。
年後,兩人前往蜀地、南中任職,是要共事的。
唐儉對蘇烈印象很好,特彆是經曆剛才的事情後,他心裡已經想好,等到了那邊,今後肯定要對這個能打又忠直的屬下,多多關懷愛護。
但是吧,
唐儉這人跟長孫順德、劉弘基他們一樣,屬於那種挺傳統的貴族,啥叫傳統?就是能撈就撈能拿就拿甚至能貪就貪點,
而且是那種非常喜歡享受,好奢侈排場的人。
什麼開礦販奴屯田貿易,這家夥肯定都要插一手的。
唐儉欠了這人情,到時肯定要還給蘇烈,
這上下級兩人關係好了,事情也就順了,朝廷要深入不毛,開拓南中的事情也就會少些內耗,
除了剛才說的三利三益,這是額外的利益了。
現在唐儉要去益州做長史,天高皇帝遠的,這家夥估計會跟竇軌、段綸他們以前一樣,少不得要利用職務之便,撈好處占便宜。
武懷玉對這樣的人倒也習慣了,他們這樣的才永遠是主流,武懷玉這種的才算是例外的,
社爾本就是他們手下敗將,哪裡還敵的過,
想辦法占便宜,甚至貪。
“薛延陀越來越桀驁不馴了,朕想出兵教訓一個他們。”李世民有些忍不住道,現在的薛延陀對大唐已經很有威脅了。
太陽暖洋洋,
寒冬的田野裡顯得很荒涼,
皇帝接太子回京,承乾本想騎馬,但皇帝卻非讓太子坐馬車,很豪華的馬車,車廂很大,裡麵還有暖爐,舒適暖和,還跟著宮人和醫官。
當然是利用職務之便,不那麼名正言順來的,
反正隻有你手中有足夠的權勢,那這也是必然。
高士廉在蜀地呆了幾年,高家一樣也多了造紙作坊,現在唐儉過去,肯定唐家也會有造紙作坊。
返程時帶著太子的馬車,所以速度並不算快。
就算是貪錢,也還是有底線的,主要還是利用職權之便,以公謀點私,他們這種人,一般不會說直接索賄,或是說直接貪汙府庫,甚至克扣糧餉吃兵血啥的。
而西突厥那邊,李世民賜封他把兄弟泥孰為咄陸可汗,讓他樹旗跟肆葉護內鬥,
唐儉這等高官、還是開國勳臣,又是關隴貴族集團的,他們隻要不謀反,一般的這種涉及錢財啥的,並不涉及立場的事,其實皇帝也不會太過份追究,因為也追究不過來,
皇帝看中的還是他們的立場站隊。
實力仍在,朝廷也不好逼的太緊。
這家夥賺錢,搞壟斷搞回扣,破壞風氣。
而如果經營好了滇北,也還有滇南,甚至是更南的驃國、天竺以及吐蕃等,茶馬商道打通,甚至打通三江,也就連接了廣闊的新市場。
甚至西奔至高昌、伊吾那邊的欲穀設、拓社也還有不小勢力,
這些作坊怎麼來的?
而且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薛延陀不是很得瑟嘛,那就讓他來,有本事他打到漠南來,
武懷玉倒覺得不急,
“薛延陀雖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但臣以為倒不必太過擔憂,畢竟還遠在漠北,中間還隔了漠南呢。”
當然,這種事皇帝雖不追究,但肯定也是一筆一筆的都記了小黑本子的,也隨時有可能會被清算。
在他看來,大唐現在對那邊還沒啥控製,那裡未來就是一塊要發展的殖民地,
“社爾敗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嘛。
懷玉簡單的提了下,等唐儉年後去益州上任後,到時幫忙關照下,武家打算去那邊經營點產業,開點礦山屯點田甚至販點奴隸種點甘蔗棉花啥的,
“陛下,頡利雖被擒回長安,其本部以及執失幾大部落也都元氣大傷投降歸附,可東突厥也依然還有幾大勢力保全,如東邊的突利,河套那邊的鬱射設,河西北邊的沙缽羅汗,
這一直是讓皇帝有些頭疼的事情,
泥孰一時也是氣勢大漲,他跟肆葉護開戰,屢戰屢勝,
李世民特賜封他為郡王,承認並冊封了他自立的都布可汗,賜他鼓纛,支持他打回漠北去。
一路上,皇帝眼懷玉邊走邊聊。
一句漠南,
李世民心中意動,
“你是說?”
也算是給家族加個保險。
阿史那社爾一招詐敗肆葉護可汗,得西突厥一半地盤,還得了十餘萬兵馬,雄心勃勃的要打回漠北,一雪前恥,重建突厥汗國。
心裡也是暗暗記下,以後再要是跟皇帝下棋,一定得學武懷玉,絕不能再這麼胡來了。
可唐儉他們卻是完全不同的。
結果社爾率部越過金山,跟薛延陀大戰了一百多天,屢戰屢敗,竟然遠不是夷男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