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位嶺南王李世民也很重視,他進殿之前,內侍監張阿難先向他宣讀加封賞令,
拜右驍衛大將軍,加太子少保,賜九環玉帶。
馮盎謝恩,
皇帝又賜了他一件織錦雙孔雀銜枝大團綾紫袍,
然後引著懷玉和他進殿麵聖。
“耿國公一路辛苦了,”
“是臣來遲了,早就該來的,一直走不開。”馮盎道。
“嗯,朕也明白,”
李靖武德四年下嶺南,到次年嶺南才都歸附,但緊接著武德六年嶺南就有許多俚帥豪酋叛亂,武德八年又起大亂,
到貞觀年間,地方上狸獠蠻也是叛亂不止。
當然,如果馮盎要入京朝聖,也並沒什麼影響,再亂,進京一趟往返也不過個把月,
馮盎一直不進京,大家都明白是什麼原因。
也是直到貞觀元年,許多人說馮盎割據謀反,引的朝廷差點要發兵十萬下嶺南,魏征諫止後,馮盎才趕緊派了嫡長子馮智戴來京,其實就是做質子的。
如今馮盎終於肯親自來,自然也是平衡打破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馮盎依然還是非常敏銳的,
既然早晚得來,那不如現在就來,再怎麼也比將來被押著坐囚車來強,當然他馮盎坐囚車來不太可能,但沒必要跟越來越強的朝廷對抗。
“朕聽說,耿國公跟晉國公也成親家了?”李世民笑嗬嗬問。
懷玉便道,臣新得一女,高涼郡公看著喜歡,便結了個兒女親家。”
“好,好,”李世民笑著道,“朕本來還想著要跟耿國公結個兒女親家,倒不料晉國公搶了先,也好,也好,”
寒喧過後,李世民便也說起正事。
就是要馮盎留在長安,讓馮智戴回去接任高州都督,以及朝廷在嶺南設六都督府,置邊鎮六軍、巡海水軍三軍、設十二統軍府等事,
“耿國公你覺得如何?”
“臣完全讚成,嶺南蠻荒邊地,狸獠蠻驃悍,不服王化,叛服不常,我等雖有心為朝廷鎮守邊疆治理百姓,想要把溪垌設縣立鄉,編戶齊民,可這些狸獠蠻不服王化,實在有心無力,我等盼朝廷天兵,真如久旱盼甘霖·······”
在灞橋的時候,馮盎對武懷玉提的這些事情,還提出過一些意見,但現在麵對皇帝的問話,他卻是完全讚同的態度。
這事情反正木已成舟,根本不是他能阻攔的,馮盎便也就順眾附和。
反對無效,那就支持。
哈哈哈,皇帝很滿意,
都說嶺南王嶺南王,如今看到這嶺南王如此順服,李世民心頭暢快,總算是又解除一塊心病。
嶺南隻要這馮盎如此順服,那其它的就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武懷玉先前說的過,要解決嶺南的問題,得用手段,不能太過簡單粗暴,尤其是對待馮盎,要是把他逼反了,那嶺南就有的亂,朝廷得耗費更大精力和成本來收拾。
隻要馮家肯妥協,那朝廷可以適當的照顧和保留,
“耿國公伱是懷玉的親家,朕也是懷玉的親家,咱們也算半個親家了,到了長安,就跟到了家一樣,有什麼需要直接開口,你可以直接跟懷玉說,也可以找張監。”
張阿難站在陰影裡,好像打著瞌睡,聽到皇帝這話,便睜開眼睛對馮盎點了下頭。
初次風麵談話也就到此為止,並沒有談論過多,也不需要談論過多,馮盎離開嶺南,來到長安,就勝過千言萬語,而他願意留在長安,那就已經是表明他這嶺南之王,徹底向大唐天子臣服。
這就足夠了,
退下去,皇帝又對馮盎賞賜了許多金銀、奴隸,
馮智戴三天後便離京回嶺南接任高州都督,李世民讓馮智戴把嫡長子就留在長安,說是陪馮盎,也是在長安多學習學習文化禮儀,
武懷玉的這個女婿馮君豪,還因此被李世民賜封為宋康縣子爵。
“懷玉,代朕好好招待下耿國公,”
馮盎父子謝恩退下。
張阿難帶他們去皇帝賞賜的大宅,
路上,馮盎一直沒說話,武懷玉也沒打攪他,
這次會麵結果還是不錯的,皇帝對於順服的馮盎還是很不錯的,
南中的爨氏、黔中的謝氏,他們來長安拜見皇帝,可沒有這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