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都督武懷義、桂州都督李襲誌、交州都督丘行則、容州都督陳龍樹、高州都督馮智戴、邕州都督侯君集。
六個都督,武懷玉都不陌生,廣州都督是他親大哥,高州都督是他兒女親家,交州都督那是個妾侍父親,
李襲誌是隴西李氏,隋末的時候他就是始安郡丞(桂林),募兵守城,雄據一方,後來策動六十餘州歸附同族李靖投唐,短暫離開過桂州後仍又回來,他對朝廷是很忠心的,
侯君集倒是較複雜,他這都督是武懷玉舉薦的,但他未必會領情。
隻有個陳龍樹,武懷玉不認識。
不過武懷玉這次要帶著數萬人馬過去,當然也是底氣十足。
六都督府長史、司馬、六曹參軍等,這次基本上都要換人,大量勳貴空降過去,
甚至如程處默、豆盧懷讓、高履行、長孫衝這等頂級勳戚子弟,還直接要去搶奪欽州、廉州、韶州、愛州這樣重要的刺史之職。
而嶺南六鎮軍使、十二統軍,以及兩鎮水師,三鎮巡檢,這些武職,都是從內地調動,甚至除了水師,其餘的基本都是關中調去的。
僅是那十二統軍府的府兵,近一萬五千人,他們第一批過去後,接著他們的家眷就要跟著過去了,這相當於朝廷直接往嶺南遷移了一萬五千戶。
而唐初的府兵,可還都起碼是地主這樣的中產之家,一家五六口,這是小十萬人南移。
其餘各鎮軍,則是從內地抽調過去的府兵當值,戍滿一兩年換班,就算不拖家帶口,那也是幾萬人馬。
何況,這次關中那麼多貴族勳戚南下,可不僅是去當官去打仗的,各家還會有許多部曲隨從南下,會去捕奴販奴、開礦貿易等,
有軍隊開路,後麵會有無數的人跟隨,不僅有貴族豪強的,也會有許多民間商賈百姓。
魏征、溫彥博等人的反對無效,皇帝李世民心意已決,
征服嶺南勢在必行,而且迫不急待,
皇帝要的是一個真正臣服,受大唐統治的嶺南,而不是一個羈縻自治的嶺南。
李世民在殿上給武懷玉頒授魚符、印信,
君臣兩個關於嶺南的事,談論了不知道多少個日夜,
若是嶺南徹底征服,也許十年後,嶺南道就要分置為嶺南東道、嶺南西道和安南道三道了。
朝廷開拓嶺南,不僅能夠穩固東南沿海,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與劍南道,一起鉗形合圍黔中、南中地區,對這兩塊蠻荒開發,
特彆是交州與南中黔中,都還有河道水路相通,
經營交州港,不僅能夠威懾林邑等南蠻,而且還能讓雲貴高原這片蠻地更快更好納入朝廷統治,以及把整個西南東南聯結起來,
特彆是還能讓巴蜀的商貨物資順江出海到交州港,
以後也可以有些東南商貨走海路到交州港,再從紅河水路到昆明、成都。
這是一盤大棋。
現在看著好像還很早。
可不謀一隅者,不足謀全局。
武懷玉甚至跟皇帝說,漠北西域那些地方,其實應當是以攻為守,實際是守勢,因為千百年來,草原不適合中原農耕文明,
相反,南方雖然酷熱,但其實才是值得一代又一代不斷投入開拓的,那些是可以永遠增加華夏文明生存發展空間的地方。
那是聚寶盆,一個真正的寶藏,無窮無儘。
初二之後,
來武家拜年的客人更多了。
朝廷大政方針已定,經略嶺南,想要搭上這班車的人太多。
馮盎爺倆也來拜年,
馮智戴十二月就得了任命回了嶺南,但他在年前又快馬趕回長安參加正旦大朝,向皇帝慶賀。
雖然路上七天非常辛苦,過了五嶺後還極為寒冷,凍雨把人都要凍住,路也滑,但他還是來了。
武家溫暖的小花廳裡,溫和的大炕上,炕桌小火爐溫著米酒,
度數不高,溫熱後喝著絲絲甜,口感很好。
馮盎很不習慣北方的寒冷,武家這火炕他是真喜歡,先前來武家拜訪過後便請懷玉幫他家也盤上這樣的大火炕,甚至還給他院裡搞起一個暖房種起了綠菜,
白天沒事時,他喜歡呆在有明瓦的暖房裡,看看書舞舞劍,也不喜歡到處拜訪。
“羅竇辯三州的溪垌蠻,還在謀劃著聯兵造反嗎?”懷玉笑問。
“嗯,他們動靜鬨的很大,不過估計還得有一段時間才能舉旗。”馮智戴說道,
馮盎不屑的罵那些獠蠻,
這些家夥哪裡是造反,早早的就弄的人儘皆知,毫不掩飾了,可行動起來卻又拖拖拉拉,
其實要不是之前顧忌陳龍樹才是扶南州刺史,那邊是瀧州陳氏勢力範圍,馮盎早就出兵鎮壓那些獠蠻了。
武懷玉輕輕笑著,馮家爺倆既然還能在這裡如此淡定從容,那說明這群溪垌蠻真不用太擔心,
“相國不必擔憂,就讓他們上竄下跳,敵不動我不動,就讓他們舉旗,讓他們多竄聯,竄聯的溪垌越多越好,
咱們就以逸待勞,等他們出山。”
馮盎說這些溪垌蠻,盤踞在深山險穀中,要是進山圍剿,還是比較困難的,尤其要是他們避戰的話,
所以不如等他們聚集出山,到是正好一網打儘,就讓他們走出山地,來到平原地帶。
把溪垌蠻青壯殲滅,那山裡的婦孺老弱也就不足為懼,進山掃蕩也會很容易。
果然是老謀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