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純捏著棋子,明白他這話中之意。
侯君集犯再大錯,武懷玉也頂多是解除他職務,把他趕回長安,由皇帝發落。但如果侯君集敢抗令,甚至想玩點狠的,那武懷玉可就有足夠的理由乾他了。
要是他敢調兵對抗,那乾死了都白死。
說到底,侯君集沒那個本錢對抗朝廷。
武懷玉正是代表著朝廷。
船隊沿途不斷彙聚兵馬,借助水運,糧草器械的運輸也相當便捷,節省了很多人力和時間。
他們行進迅速,一路奔向邕州。
一千五百裡水道。
逆水而上,速度比順江要慢一些,但也比陸路快多了。
邕州,大唐改南晉州而置,治宣化城,因州西南邕溪水而得名。
邕州城外,建武驛。
宰相武懷玉沿西江西巡而來,即將抵達邕州的消息,早就已經由快馬傳送入城,
城中大小官吏以及當地駐軍將校,還有本地豪族大賈,也都紛紛趕來城外驛站恭迎。
一眾官吏站在驛外等候,三五成群的小聲交談著。
他們對於武懷玉來邕州巡視倒沒什麼意外的,畢竟去年武懷玉是沿海巡視,直到交趾的九德,
今年沿西江巡視也是應當的。
隻是有些人奇怪的是,武相公不久前還剛回到廣州,就算從廣州沿江巡視過來,這沿途那麼多州縣,也得很長時間才到達邕州,
可現在突然就到了,
這是從廣州直奔邕州來的?
在這疑惑中,
江上終於出現了船帆。
江帆片片,
船隊的規模極大,
“這,這是來了一支軍隊!”有人驚呼。
確實,那船隊的規模,說來了萬軍都有可能。
可武相公西巡,怎麼還帶這麼多兵來,去年他沿海巡視,聽說也隻帶了他的那千人親軍。
難道是因為聽說最近邕州這邊獠蠻騷動,所以才帶兵過來增援的?
江畔,
侯君集坐在一棵大樹下,身後站著一排親兵。
侯君集也看到了江中白帆點點,做為久經沙場的大將,侯君集不僅有望塵而知兵馬數的本事,同樣看著這些船,也基本上能判斷出來了多少人。
他皺了皺眉。
武懷玉來的突然,
事先他沒收到半點消息,直到今早快馬入城,遞上一份公文,說武相公今天中午抵達。
他還以為是武懷玉從廣州輕車簡從的過來,
誰知道竟然帶著千軍萬馬。
他這般是何意?
他皺眉琢磨,總覺得來者不善。
半天後,船隊抵達靠岸,
從船上下來的是兵。
一船船的兵,
讓侯君集更加皺眉的是這些下船的兵,居然全都披了甲,
這種全副武裝的樣子,讓他心裡有些不安。
士兵們從船上魚貫而下,
然後在碼頭上迅速的整理列隊,
他還看到弓箭手們在上弦。
侯君集站起了身,凝視碼頭。
越來越多的士兵從船上登陸,他們都是披甲執銳,
這簡直就是戰鬥姿態。
這不符合常理,因為一般行軍的時候,是不會披甲的,得保持體力。
何況這還是坐船走水路,更不應當在船上披甲。
他看到武懷玉終於下了船,
於是隻能不情不願的動身去迎接。
上岸的士兵足有七八千人,
他們在碼頭部署,
侯君集的親兵被攔下,
隻允許官員們前去迎接拜見,不允許帶隨從。
侯君集麵色瞬間難看無比,他看著那無數披甲執銳的士兵,突然手都顫抖了起來,
“潞國公請,”
侯君集站在那,望著遠處的武懷玉,他有點不想去了。
可一群背著三眼火銃的士兵卻已經擋住了他的退路,
“侯公請隨我來。”
侯君集想發怒,可此時被這些火銃兵團團圍住,隻得咬牙切齒的跟著他們往武懷玉那邊而去。
他倒想看看武懷玉到底要做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