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懷玉要開發流求,肯定要依托閩地,但他此時不能信任溪垌,所以寧願在海邊九龍江口的鷺島開發。
曆史上,到了大唐最興盛的開元盛世之時,整個福建五州的戶口也不過十萬零九千戶,還不如中原五個縣的人口多。
抗日戰爭時,日本人幾乎占領了中國沿海,卻偏偏沒占領福建。
這裡不僅交通不便,也是自我封閉的一個版塊,到處都是丘陵,而在此時,福建的沿海平原,還遍地沼澤和濕氣。
沒路,沒人,沒地,沒開發。
曆朝曆代,那都是忽視的地方。
隻有到宋代時,才算開始大開發和起飛,主要還是占了海上貿易的光。
對武懷玉來說,此時正是他抄底的時候。
他完全可以走當年國姓爺朱成功的路,以廈門為開發流求的大本營,以澎湖為中轉補給站。
閩地開發,最需要的還是中原人口的流入,需要中原帶來的先進耕種技術,以及水利建設、農田開辟,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海上航線、貿易,
而如今的閩地五州,中原人知道的除了生薑和鯊魚皮外,就是這裡的人口買賣和閹童了。
這裡山多地少,本地的土人,在中原人眼裡都是蠻夷,跟嶺南的獠狸一樣的都有嚴重的買賣人口的現象,
其實說到底還是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正因他們落後,而中原又有許多人來買奴,販奴掠人對土人來說是個暴利的買賣,於是許多部落就搶人拐人販賣,形成有名的人口市場。
各部落因擄人又加劇矛盾衝突,互相攻擊,一邊是人口販賣帶來的人口流失,一邊是部落衝突戰爭的人口傷亡,這些都讓本地土人難以發展壯大。
反正在中原朝廷眼裡,不是編戶齊民那自然不是大唐百姓,隻不過是化外蠻夷,不管是他們自己偷盜拐賣搶掠,還是彆人去買賣交易,朝廷都不會管,
山裡偏僻又落後,有些物產也不易運出販賣,人口販賣卻很賺錢,於是大家都乾這個,
有些部落還以彪悍能戰,搶擄其它部落人口販賣而發財,賺了錢又換取奴隸商人帶來的各種中原商貨,甚至是走私的武器等,讓他們在奴隸搶掠戰爭中更占上風,
但這些部落的強大,是建立在其它部落的衰敗上的,彆的部落生的人口,趕不上他們攻擊殺害和擄走的,
而那些溪垌蠻們本身又有溺女嬰的傳統,生存環境差,便不願意多養女孩,女孩生來容易遭到遺棄。
更有許多人販子還搞出了閹童這麼一個特色商品,從買來的年幼男童中挑選一些閹割,然後賣給閩地官府,充當特色土貢,送進宮廷。
這麼廣闊的地方,千百年來,卻依然人口很少,跟這些都離不開。
武懷玉開發鷺島,主要就是從中原招雇工來商屯,也會招人來落戶,當然也還會從閩地內陸招山夷來做工、耕種等,
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政策,不再是互相殺戮和搶掠,興水利開農田圍堤壩,開港口興工商搞貿易,十年時間,鷺島上萬人其實是往低了說,或者說武家以後在內陸肯定也會有許多新的屯墾定居點,這些場鎮,也都是奔著萬人去的。
中原曆代王朝對於閩地土著的評價都出奇一致,喜亂好鬥。
雖說確實曆代閩地大小叛亂不斷,其實說到底也是這些山越活的艱難,不得已罷了,真要是豐衣足食誰不願意好好過日子。
其實兩漢六朝以來,閩人也逐漸漢化,但是中原依然對他們很歧視,比如福州建州之民中的林黃二姓,也算是大姓,卻被中原稱為蛇種,充滿對閩越人的歧視。
兩漢以來,不斷有中原漢人進入閩地,從漢越的對立爭鬥,到共存並立,再到聯姻通婚,這個大趨勢是不變的,
可歧視的目光卻依然,
現在那些閩地豪強大姓,他們幾乎都說自己祖上是中原遷來的,甚至也有族譜家史這些,稱某某郡望之後,但中原士族卻不承認,
可站在武懷玉的角度上來說,不管這些豪強大族被中原稱為渠帥還是蠻酋,其實他們現在大多已經學習儒家經典,學習漢家文化,
既然他們書寫漢字,自認中原漢人後裔,那他們文化上就屬於漢人,畢竟華夏並不完全是以血統論的。
從這方麵來講,朝廷需要打擊閩地的人口擄掠販賣的情況,也要加大對漳泉等幾大平原地區的水利開發,攔溪築陂,讓沼澤地成為糧倉,這才能為閩地提供發展的動力。
他武懷玉,無疑是來先來吃螃蟹的人。
上島後午餐在武家莊園吃的,莊園廚子做了本地特色菜土筍凍和海螺煎等菜。
那口感清脆、彈牙,還略帶一絲甜味和清香的土筍凍,居然是用沙蟲為原料,經過熬煮、凝固而成。
海螺煎則是以新鮮的海螺為主料製作而成,配以蔥薑蒜等調味料,煎炸至香脆金黃。外酥內嫩,肉質鮮美,讓人讚不絕口。
阿桑感歎,“這一路南行,見到了沿途各種美麗風景,也吃到了各種當地特色美食,真好!”
心裡還有一句話沒說,就是這一路還能陪著心愛的二郎同舟共渡,一起經曆這些美好,這輩子都忘不掉這趟旅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