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五國諸侯(2 / 2)

雖說眼下還相對落後,但開發潛力巨大,同時這裡也是黔中道的西北門戶,大婁山、赤水、烏江,進可攻退可守,關起門來也能富庶自足。

朝廷在這裡設播州,甚至分封一位親王在此,確實是一步很好的棋子。

此前的朗州刺史,是賜封的當地獠酋,後因不再進貢,朝廷才廢了朗州。

播州西麵是劍南道的瀘州都督府,北()

麵是渝州,播州完全可以成為朝廷經略黔中的一個橋頭堡。

現如今的黔中道,基本上還是羈縻統治,但朝廷肯定不會一直停留在這階段,一定會不斷深入黔中。

現在朝廷開發黔中的基本策略,是先打通一條交通要道,驛道、商道、也是軍事通道,這條動脈是從湖南進來,沅陵、吉首、懷化、夜郎、鎮遠、貴陽、安順、鎮寧、六盤水,這條線是未來重點規劃,

播州不在這條線上,但播州也能成為西北的一個窗口,甚至未來朝廷還可以在主線外,再從渝州打通一條經播州到貴陽的北線。

事實上,黔地缺鹽,以往就有一條古老的鹽道,就是從渝州到播州下貴陽,還有一條水道是從瀘州經赤水河再經支流進入播州。

僅僅是鹽,播州以後就窮不了。

李世民的眼光依然毒辣。

以分封兄弟為名,設個播州,釘個一根釘子,也把黔中鑿開一個天窗了。

或許,以後曆史上七百多年統治遵義的楊家,不會再出現了也有可能。

“漢王分封在安南道的最西北,那裡本是和蠻部,此前交州都督丘行則率部討伐擊敗征服他們,”

皇帝新置古勇州,為漢王元昌封地。

懷玉看著地圖,找到這塊封地,看到這地方武懷玉也不由驚訝,皇帝總是這麼眼光獨到。

這個古勇州,原來處於安南與雲南的水陸要道上,古勇又稱賈勇步,也就是河口。

從安南交州城,經紅河水行船至賈勇步,大概是一千裡水程,然後在賈勇步下船登陸北岸,由水陸從河口、蒙自、開遠,抵達昆明,還可再往西直抵洱海大理。

還可以從交州沿上河而上兩千裡,直抵步頭元江,然後陸路至大理。

這兩條滇越交通要道,都是朝廷貞觀朝開始全力打通的,

古勇步,也就是後來的河口,這個地方都是必經之地。

從河口縣到紅河縣,紅河以南,黑水河以北,這麼一大塊地方,再加上紅河北岸到南溪江,從河口到蒙自八平城的這塊三角地,也屬於這個漢王的古勇州。

這個古勇州,不僅占據交通要點,而且他還是安南道突出到南中的一個突出部。

而且,朝廷的南中道,基本上也是以紅河為其南界的,越過紅河,那邊就鞭長莫及了。

漢王李元昌這封地夠遠的,

但好在他恰好就處於滇越交通要道之上,所以也還好,朝廷肯定要保證滇越交通線的通暢的,畢竟維持好這條交通線,雲南就有一條便捷的出海口,甚至黔中、蜀地也可以從這邊出海。

對朝廷來說,守住這條通道,那朝廷經略雲貴高原,也更加方便,畢竟紅河水路還是很方便的,不管運兵還是運糧都快捷。

徐王李元禮被分封到了青海湖的東北部,大通山的南麓,也是湟水河的源頭。去年征吐穀渾的牛心堆之戰,就發生在這。

皇帝在此設立海晏州,以徐王元禮分封於此。

至於老十一韓王,他母親是宇文昭儀,舅舅是宇文士及,老丈人是房玄齡,憑著這關係,當然也不會把他封的太偏遠,這次同樣分封在隴右。

封在洮水之源,地處西傾山以東,置西滄州。

其州東、西、北三麵並枕洮水,管理洮源地區。

背倚洮州,西傾山為屏。

又處於交通要道上,經洮州岷州就到達渭州隴西,順渭水而下,翻越隴山就回關中了。

荊王李元景分封黔北播州,漢王李元昌分封於越西北之古勇州,徐王李元禮分封於青海東北湟水源海晏州,韓王李元嘉分封於洮源之西滄州,

吳王李()

恪分封於海南島瓊州,魏王李泰分封於流求島長泰州。

懷玉在這六個封地畫上圈,

分散於天南海北,

各奔東西啊。

地盤都不算小,各有數縣之地,但一個比一個偏啊。

當然,雖然現在偏遠,可位置卻都很緊要。

當然,那兩個島上的不算,那兩島沒啥太大軍事戰略地位,不過那裡適合種田,好過悠閒日子。

相比下,播州、古勇州、西滄州、海晏州,那都是戰略要地啊。

“陛下已經派人趕赴幾位親王封地修建王府,並選調工匠、奴隸以及部份百姓遷移過去,”承乾道。

武懷玉卻覺得修建王府是假,皇帝估計在那些地方要修的是軍事堡壘,就跟當年隋朝修的那些行宮一樣,其實也都是軍事堡壘,

就好比晉陽宮,後來宮監裴寂把晉陽宮裡儲備的糧草武器獻給李淵創業,那可是足足九萬石糧草、五萬段雜彩,還有四十萬領甲胄啊。

可以說李淵能創業成功,晉陽宮這批裝備可是起到很大作用。

一座堅固的王城堡壘,加上一支護軍,那實力絕對要碾壓一般的土著蠻夷酋長的,就是不知道這些年輕的皇弟皇子們,能不能在蠻荒開拓起來,糧草經濟跟的上不?

李泰李恪兄弟倆不用擔心這些,他們在島上,麵對的蠻荒實力很弱,周邊還有朝廷,隻需要安心種地就行了。

如果這位藩王身邊有合格的幕僚,其實以他們占據在邊關要道上的優越位置,做邊市貿易,肯定也能賺不少。

想當初突厥人不就是靠占據西域絲綢道路,賺的盆滿缽滿嗎,還有後來的吐蕃人、回紇人都這樣。

荊王元景守著川黔間的鹽道,漢王元昌守著滇越間的水陸碼頭,而徐王、韓王哥倆,也是守著絲綢之路青海道的兩條路口,

甚至李恪李泰哥倆雖在海島上,可其實也守著海貿航線啊。

相比起他們,

武懷玉的呂宋,偏離航線商路,藏在深海人不知呢。

呂宋到現在,才建立了十二個據點,總共才三萬多人。太少了,這次回去後,得加快進度,今年底,起碼也得想辦法讓呂宋移民人口滿五萬。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