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曙光城十六(1 / 2)

現在田地可以繼續開墾, 各類工廠也能建造起來,曙光城發展的蓬蓬勃勃。

吞掉了湯家地堡的曙光城也成為了其他地堡再一次重視的對象。

但是對於曙光城的做法,其他地堡沒有置喙的權利。

他們也眼饞湯家地堡那麼多人, 人口代表了生產力, 可是自家地堡吞不下這麼多人啊, 地堡的承載量有限, 現在很多地堡因為設施老舊,承載量都在下降。

曙光城卻是輕輕鬆鬆就把這麼多人吃了下去。

看樣子她還能吃下不少, 這可怎麼辦?

曙光城除了在現實中給地堡統治者們帶來了不小的威脅, 在遊戲裡曙光工會也一樣讓人們羨慕到眼內滴血。

人類在遊戲裡自發組成了不少組織和工會, 但是這一切遊戲都沒承認過, 所以就導致這些組織十分鬆散。

打個比方,一個組織裡有十個人,他們上線後十個人領到了三個不同的任務,怎麼辦?沒怎麼辦,隻能是任務相同的一起做任務。

之後因為任務的原因,十個人從來沒有在一起做過任務, 那十個人的組織還能有多團結?

好容易一連幾天大家任務一致, 培養了一點默契,可是等到這裡的資源沒了,大家又得各奔東西。

所以很多組織都是鬆散領導,也有一部分人是專注於保護,這樣一來他們上線就是專門做保護工作,無論做什麼任務, 有人保護總比單打獨鬥要強。

保護者也能拿到自己的任務物資。

但是這種都需要上線後才能確認。

不過人們也摸到了一點規律,就是當資源點的資源還未采集完,任務就有連貫性, 短暫的聯手也能維係下去。

而曙光工會是遊戲承認的,會長能接到團隊任務,團隊任務還有機械輔助!

簡直讓人羨慕死。

也有人試探趙梨,怎麼樣才能建立工會?

趙梨更懵逼,“我不知道哦,我們本就是遊戲建立的城市,那麼遊戲給我們一個工會也很簡單啊。”

“那你是怎麼當上會長的?”

趙梨道,“因為我是曙光城的第一批公民啊。”

“……第一批公民隻有你一個?”

趙梨道,“還有一個,是我的好朋友小知,可她不願意當會長,所以就隻能我咯。”

“……團隊任務怎麼接的?”

趙梨道,“工會任務榜單上會出現的,我隻要點接受或是拒絕就可以了。哦對了,現在有些任務還能外包,不知道你們感不感興趣?”

“當然!您儘管吩咐!”

隨著資源探測器一一修複,遊戲也能恢複很多資源點的采集。

聞知就讓遊戲給曙光工會發布外包權限。

外包任務完成,曙光工會抽取提成。

基本上皆大歡喜,人多力量大可不是開玩笑的。

不過想要接這些任務也不是來個人就行,對曙光城充滿警惕和反感的人聞知也不會給出這些任務。

有幾家離曙光城很遠的地堡有意向和曙光城接觸。

他們向曙光城派出了使團。

小智也第一次以曙光城市長的身份接待人類考察者。

使團的核心問題有以下幾點,一,曙光城是否有意兼並其他地堡?二,曙光城是否願意出售物資,這些物資包括保護罩,種子,土壤肥料,工業設備等等,都是遊戲裡沒有的東西,三,遊戲為什麼要成立一個人類城市。

小智給出了回答,“根據我的計算,如果我不插手,你們人類已經步入了滅絕的倒計時,地堡統治者□□跋扈,置民眾於水深火熱中。”

隨著小智的述說,湯家地堡,還有聞知以前那個地堡裡欺壓民眾的視頻被播放出來,裡麵還有人惡意讓人喪失遊戲資格。

考察團麵麵相覷,十分不安兼尷尬,沒人敢說自己的地堡裡沒有這種事發生。

小智道,“曙光城就沒有。”

考察團,“……”

小智繼續道,“曙光城的發展上限為一百萬人,達到這個標準後就會停止吸納人口。”

考察團的人不約而同鬆了口氣,現在最大的地堡也就四五十萬人,曙光城隻要一百萬,那也就是兩三個大地堡,或是四五個小地堡的人數,這樣一來,其他地堡就是安全的。

有人迫不及待,“你怎麼證明你說的這些話?”

小智的虛擬形象看向那個人,“我不需要向你們證明,信不信也是你們的事。”

眾人啞口無言,想想還真是,如果小智出爾反爾,他們也無可奈何。

小智道,“我建造曙光鎮的初衷就在於你們的行為已經影響了遊戲裡的資源采集,你們專注於內鬥,把遊戲當成了內鬥的工具。”

眾人繼續沉默。

小智道,“曙光城建立後資源采集就提高了不少,可見我的做法是正確的。”

也有人小心翼翼提出現在遊戲裡組建工會,小智道,“你們沒有權限,隻能接受曙光工會的外包任務。”

想要接受外包任務和購買曙光城的物資,就得和曙光城進行建交,對曙光城來講,建交隻需要對方地堡公開曙光城的一切。

小智道,“讓你們的民眾知道曙光城,了解曙光城,就可以了。”

考察團,“……”知道了以後他們都想過來怎麼辦?

那個就不是小智能管的了。

反正這就是它(聞知)的要求。

考察團代表們在一起竊竊私語,他們需要曙光工會的外包任務,也需要曙光城的物資,彆的不說,就那個護罩,太讓人眼饞了,有了護罩才能從地下回到地麵生活。

能來到地麵生活,是所有人類的向往。

但是向地堡居民公布曙光城的一切?這不就是給曙光城打廣告,然後自己地堡的民眾都跑光了怎麼辦?

千萬彆小看人類的想象力,有個考察團成員低聲道,“那個智能市長不是說了嗎?曙光城發展上線是一百萬人,我看了一下,現在這裡已經有了二十五萬人左右,那就是還有七十萬人的缺口,如果我們把這個缺口給它補上了,那麼曙光城也就不會再接納其他人了。”

沒有反應過來的人道,“怎麼補,把我們地堡的人拿來補嗎?”

旁邊反應過來的人眼神閃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