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大殿的質量,竹子自然就不在大家考慮範圍之內了,用的都是之前存下來的木頭,光是四麵牆就消耗了一多半的存貨。
這也是找到竹子後,大家徹底放開了手腳,畢竟在之前的計劃中,中間的房子可沒有設計得如此之大。
密密麻麻的木頭組成了房屋的骨架,甚至連血肉都承包了,如果不在乎由於木頭不夠標準,之間還存在著縫隙外,現在入住也不是問題。
就在石猛帶著人鋪設屋頂時,四周已經開始在牆上糊泥巴了,這都是新挖出來的黃泥,有人還提議直接用河裡的淤泥。
直接便被宋軒給否決了,淤泥雖然用起來方便,下河撈上來就能用,但味道也太重口了些,宋軒可不想自己的房子一股子爛泥味道。
黃泥裡麵摻雜了不少砍碎的茅草,這樣乾透之後就有了一定的韌性,可比單純的糊黃泥要結實得多。
不僅是牆壁,就連屋頂也糊了厚厚的一層的草泥,幾十個人忙活了兩天才將屋子給蓋起來,主梁之間甚至還采用了簡單的榫卯結構,可以說是十分的牢固。
建好之後還需要將草泥烤乾,地麵也得再次夯實,需要做的工序並不少,不過目前騰蛇的主要任務還是將屋子儘快蓋起來,便隻是在房子裡生起了幾堆火,利用火堆的熱量由裡到外,慢慢地來烘乾草泥。
正常居住的房屋蓋起來則要快得多,柱子支楞起來後,便是在四周插柱子,雖然竹子也深入地底半米有餘,但畢竟比較細,弄起來還是比較快的。
所有的房屋都是統一的規格,一人高的繩子繞著柱子劃個圈,雖然麵積也不是很大,但一家人生活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畢竟大家僅僅隻是在裡麵睡覺,每個人也沒什麼太多的個人物品,像宋軒這種單身漢,甚至還能空出來一大堆地方。
十幾人一起忙活,一天的時間就能蓋出來一間屋子,不過部落裡人手有限,一天也就堪堪能蓋好一間半而已。
好在總的需求並不多,前後忙活了大半個月,騰蛇原本居住的山洞前,十幾間屋子拔地而起,終於是有原始部落的模樣。
背靠山洞,十幾間屋子呈半圓形將中間兩個稍大的包圍了起來,最大的一間當然是最開始建造的那個,麵積大,承擔的功能自然就比較多,日常的生活、會議,甚至祭祀都在這裡進行。
稍小的那間開始並不在計劃中,後來還是宋軒覺得有間屋子存放一些常用的工具,畢竟山洞到了冬天還是有些太冷了,加上建築材料也足夠,索性便一次性蓋好。
至於山洞,現在已經沒什麼太大的作用了,不過好歹也讓騰蛇眾人度過了最苦難的一段時間,大家對其還是有著很深的感情,倒也沒有直接廢棄,裡麵還是存放了一些騰蛇的家底。
最後一間房子蓋好後,天空適時的飄起了小雪,倒是十分的應景,好在時間並不長,很快又轉晴了。
“神使!哈哈哈,下雪了!”
捧著已經融化的雪籽,石猛興奮地說道。
蓋屋是大家流亡之後最大的執念,能夠在冬天真正來臨之前將其蓋好,所有人都顯得十分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