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鈞的想法是在靠近外部這一側的上方,挖一個足夠進氣的方洞,這個洞當然也隻挖三條邊,還是得將其連在整個大獸皮上麵。
然後在挖出來的獸皮下方綁上一根木頭,木頭倒也不用太大,一指粗細就好,但必須足夠結實,而且得延伸到整個風箱的前端。
這樣一來在同樣的一條線上,在推風板上麵挖出來一個符合木頭大小的凹陷,將板子往裡麵推的時候,直接帶著木頭貼到風箱的最上邊這樣便將進氣口給封住了,等到拉到後端的時候受到重力的影響,木頭垂下來,進氣口自然而然就打開了。
雖然不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但這也是宋軒暫時能夠想出來的比較好的方式了,這樣一來進氣口在送風的時候也能被順帶關上,同時也能由於自身的重力作用自然進風。
為了保證切割出來的獸皮還能封住缺口,所以就不能用宋軒研發出來的那一套燒石燙皮的方式了,隻能用石刀一點一點慢慢地切割。
為了將獸皮綁在木棍上,宋軒又從地裡砍了一根麻回來,編織成細細的麻繩。
兩個人打造框架就用了兩天的時間,但這兩天的時間還不夠石班用來磨出一塊合適大小的木板來,最後前後用了四天時間,做出來的木板才勉強符合了宋軒的要求,雖然上麵有不少明顯打磨後的痕跡,但事到如今,這已經是部落已經能夠做到極限了。
接下來就是給木板裝上兩個推風用的杆子了,這算是久違的相對容易環節,用的還是榫卯的結構,不過木頭就沒那麼多要求了,直接選用部落周圍的原木即可,反而圓木頭用起來更加順手一些。
為了保證足夠牢固,宋軒在木板的兩側都對杆子進行了加固,即便一頭木頭斷了,應該也不會影響使用。
兩根杆子的最外麵還有一個小把手給組裝起來了,至少這一個環節,宋軒覺得做的以前自己以前見過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彆,隻是將方形的木棍換成圓形的罷了。
這也是宋軒最滿意的一部分,當然其他的部分也是暫時能做出來的最好了,不滿意也就這樣,至少宋軒儘了力看起來還是可以的,至於究竟怎麼樣,隻能等將其組裝後看看效果如何。
先斜著將木板塞進去,調整好位置後,再將推風用的杆子裝了起來,好在兩頭都是空的,裝起來也不麻煩,精心設計過的木板基本上和裡麵十分的貼合,宋軒來回推了幾下,也隻是感覺稍稍有些摩擦而已,後麵再給他抹抹油,多來回摩擦幾次,想來自然而然就光滑了。
感受著從羊脖子那兒吹出來的風,宋軒也是成就感滿滿:
“班,你也來試試!”
“嘿嘿!”
吹著風的班露出來一陣陣的傻笑,這幾天屬實也給他忙活麻了,基本上都沒怎麼休息,吃完飯就開始磨木頭,由於宋軒對風箱十分看重,石班自然也不敢假借他人之手,全都是自己來弄,最多讓一旁做弓箭的弓一他們打打下手。
雖然設計的進風口不怎麼完美,但好歹用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問題,抱著風箱,宋軒衝著石班說道:
“走,拿上竹子,去給石頭他們試試!”
看著宋軒抱來一個羊一樣的東西,石頭立馬就分辨出來了那是什麼,喜滋滋地衝著宋軒喊道:
“神使,你們……做出來了?”
“嗯,先試試看!”
宋軒說著便和石班組裝了起來,將竹管套在羊脖子上,用獸皮繩紮得緊緊的。
宋軒也不動手了,朝著石頭呶了呶嘴,示意讓他也來試試。
石頭這兩天可沒往作坊那兒少跑,對於進度掌握得十分清楚,對於這個風箱的使用他也十分清楚。
見宋軒讓他自己來用,便和石班將風箱抬到灶門口,把管子伸到了燃燒室裡麵,好在離木炭還是有一些距離,一下子也燒不壞,宋軒對於接下來的設計也想好了,就是讓石頭用陶土燒出一批陶管來,這樣就不擔心管子用時間長了被烤壞了。
隻見石頭拿著杆子往裡麵一推,隨著氣流湧入,燃燒室裡的炭火立馬旺了一些,來回拉了幾下,燃燒室裡麵的火焰就大了很多,而且隻要送進去足夠的風,即使稍微停下也能保持一會。
當然這個時間就比較短了,還是得一下一下持續地送風,不過這樣也比拿扇子來的省力得多,來回推拉並沒有十分的消耗力氣。
“神使,神使!”
“真的可以哎!”
用上了風箱的石頭顯得十分激動,最近一段時間即便他們三個輪流來,也都沒時間停下來,因為除了往裡麵扇風還得做陶坯呢。
蜂箱的成功製作也算是解決了燒製陶器的最後一塊短板,雖然現有的蜂箱並不完美,但也算是差強人意吧,用來頂一段時間也不成問題,整個內層宋軒都用油脂塗抹了,所以損耗並不會特彆大。
等這個用壞了,估計騰蛇也用上了新的工具了,即便沒用上,到時候再做上幾個倒也不麻煩,而且那時候一些不好的地方還能進行改動,已經掌握了技術的話,後麵隻會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