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太高也不行,太高的話引水可就不方便了,稻田可是要大量的水的,現在的騰蛇肯定隻能靠天然的河水來灌溉,從高處引到稻田之中來。
雖然河流兩岸有著天然形成的河堤保護,但說實話,宋軒對這麼點高度並不是十分放心。
所以往裡麵走了好幾百米,宋軒才找到了比較合適的高度,至少是要比現在的稻田高上那麼一些的。
丈量出來大致的麵積,隨後宋軒便在。森林深處做了一個記號,這一次肯定不用像之前開辟稻田那樣麻煩了,由於三麵環水,也不用擔心大火會蔓延到其他地方,使用重點關注靠近小山的這一頭就好。
到時候由東到西,直接砍出一條防火帶來,像這個範圍內的東西,一把火燒了個乾乾淨淨就好。
雖然兩側的河流距離四五百米,但真正弄起來的工程量也就和今年開辟稻田差不多,要知道這樣弄出來的可是好幾百畝地了,雖然真正能夠放心種植的,也就一二百畝左右,但滿足目前的騰蛇部落,也是戳戳有餘了。
不過現在就憑宋軒帶著這倆人肯定是沒法弄的,先把線路確定出來,等冬天快要來的時候,大家都閒了起來,到時候再弄正合適。
除此之外,宋軒也開始為架橋的選址做準備了,這一片河流,部落裡還是非常熟悉的,除了中間能有三四米深之外,大部分地方也就一兩米的水深。
不過對於騰蛇來說,唯一的缺點就是現在的河流還是有些太寬了,最窄處也有十一二米的寬度。
如果隻是四五米寬的小河的話,部落周圍隨便砍一棵大樹,直接放倒了,便就是一座非常不錯的橋。
但現在這個寬度就沒辦法這樣省事情了,騰蛇附近的原始森林之中,雖然也不缺這種高達二三十米的蒼天大樹,但這個高還想要同時保持樹乾筆直,卻是有些不小的難度,而且這樣的樹動輒就是好幾米寬,想要砍倒再運過來,可能有些不太現實。
所以最穩妥的方式還是分成兩段,這樣每一段下來也不過就是七八米的樣子,這樣的樹就好找多了,而且也不會太粗,半米左右的好找的很。
技術實現不難,唯一的就是要選好在河流之中打樁的位置,一是不能特彆深,太深的話,對於當時來說需要付出的人力就更大了。
二來水流肯定要相對比較穩定,不能出現太多的暗流擾動,而且還得選擇河水流速相對較緩的地方,不然水流的衝刷如果將橋給衝倒了可就前功儘棄了。
所以宋軒基本上是帶著兩人來回遊,力求找到一條最合適的線路,好在騰蛇所處的這條小河,雖然是在乾流的上遊,但是卻是自身的下遊。
整體流速並不算快,除了個彆特彆狹窄的地方,其他的水流都比較平穩,所以宋軒也是放棄了一開始想在最窄處建橋的想法,反正差距也就兩三米而已,倒不是什麼太大的難事。
用了差不多兩天三天的時間,宋軒終於將稻田還有橋梁的地址都選好了,尤其是橋梁,到時候人是要從上麵過去的,而且還得經過河水的衝刷,一定要足夠穩妥才行,最關鍵的是騰蛇還沒有相關的建設經驗,一切還是和其他事情一樣,都是靠著宋軒的想象來。
將地址選好之後,宋軒便開始挑選木頭了,按照宋軒的想法,最好是今年便將將橋給架起來,最晚也不能拖到明年春耕。
因為到時候想要開辟出防火帶來,肯定不是一兩天就能完工的事情,部落裡這一百多人來來往往,要是靠著這幾條獨木舟運輸的話,每一天都要往返好幾次呢。
倒不如現在把材料準備好,到時候一勞永逸,直接把橋給做好,這樣直接便能用得上,走過這十幾米可就是十幾秒的事情,想要怎麼來回都行。
為了橋足夠堅固,所以選的樹木也是非常有講究的,肯定要足夠堅韌才行,長度就按計劃中的來,主乾最少要在十米以上,同時也不能太粗,整體控製在半米之內最好。
畢竟不是所有的大樹都是長在森林的邊緣,太粗的話想要從裡麵往外抬,就不是特彆輕鬆的事情了。
為了到時候兩岸開工都方便,所以宋軒還特意跑到對麵找起了合適的木頭,反正到時候一把火也都燒掉了,此時不利用一下,反而浪費了這麼一大片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