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收獲的時候基本上是在夏天,雖然是在夏末,但溫度比現在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到時候給騰蛇這邊帶來的壓力就比較大了。
如果沒有好的遮陽防暑設備的話,估計一個個都堅持不了太久。
要知道,雖然插秧也是弓著腰的並不輕鬆,但相對來說活動量並不大。
但收獲是完全就不像這樣了,除了收割之外還得給他們脫離搬運,每一項都是十分消耗體力的事情,還真不容易堅持下來。
好在草帽做起來並不難,宋軒在心中也有了大致的想法,到時候可以讓部落裡的巧手編織一番。
倒也不用追求太好,隻要能遮陽避暑就好。
除此之外,宋軒還想到了一件非常有用的東西,那就是蓑衣,要知道現在部落裡遇到了下雨,如果也是不是很大的話,一般影響倒也不大,畢竟森林會遮擋住很大部分的小雨。
而且大家身體素質也不差,偶爾扛一扛也沒有問題,當然如果不湊巧的話依舊是會生病的,但是基本不會有什麼大礙。
但遇到了大雨就沒有辦法了,即便是在森林當中,也隻能找地方躲避,淵博的石灰石酸痛不就是這樣發現的。
如果瞅著形勢不變的話,那便是趁著雨小些的時候儘快返回部落,如果雨很快便停了下來,那倒也沒事。
大雨時一般都是沒辦法活動的,這要放在平時的狩獵采集,倒也不會有什麼事,但水稻就不一樣了,如果雨勢太大的話,肯定得將稻田放水口掘開,稻田裡麵的水也是有要求的,太少了也不行,太多了也很容易對秧苗造成影響。
按照這兩年的氣候來看,長時間的大雨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到時候蓑衣這種雨具應該是必須要的東西。
不過對此,宋軒也就隻知道個名字,具體怎麼製作,並不清楚,雖然知道好像可以用棕葉製作,但騰蛇周圍可沒有棕樹的痕跡
至於其他的材料並也隻能慢慢摸索了,但宋軒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得儘快做出來才行,畢竟雨季很快就要到來了,到時候怎麼來巡視稻田也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現在騰蛇可不比去年隻有三五畝地的時候。
這上百畝稻田,稍有不慎,大家辛苦幾個月的努力可就白費了,為了這批水稻從去年便開始準備。
光是各種農具,就比以前打磨武器所耗費的時間都要長。
儘管都不是最好的東西,但這也是騰蛇能夠做到的極致了。
隨著插秧的時間越來越長,大家都有了明顯的進步,不管是速度還是秧苗之間的間距,都比一開始控製的好了很多。
現在的稻田基本上是橫平豎直的,並不會像之前歪歪扭扭。
三天時間下來,眾人已經種了大約七十畝地了,剩下的還二十多畝地還在處理當中。
這倒是宋軒小瞧了大家的速度,一開始還覺得可以正好銜接過來。
不過後麵也隻是順勢平整土地而已,速度還是可以的,見現在還有十幾畝地能夠種,宋軒趕快又調了二十多人去幫忙用耙子平整稻田。
雖然人力也比不上畜力效率那麼高,但此時也隻能如此了。
雖然秧苗隻弄了三四畝地,但就目前看來種現在這一百多畝地倒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每一畝地宋軒可是當時準備了百餘斤的種子,雖然知道密度有些大,但好在其中大部分都長到了能夠種植的程度。
吸取了去年的經驗,今年每一塊地種植的密度都會比正常的要低一些,為的就是讓這些水稻更好的生長,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有著稻田,並沒有完全達到最理想狀態。
去年的稻田也是臨時收拾出來的,但俘虜們可是真正忙了個把月才全部弄乾淨,雖然用的是人力,但是相對來說卻比今年要更加細致。
今年的麵積實在是太大了,想要達到那種完美的狀態幾乎是不可能的,有不少樹根的地方其實並不適合種植,所以這才適當的降低種植密度。
種下去的秧苗少了,種子自然少用一些,幾乎隻有去年三分之二的樣子,這也隻是權宜之計,再過上一兩年想來便不會有這種困擾了。
而且宋軒也是個外行人,對於密度和產量,現在也隻是憑著自己感覺來,正好也能趁著這個機會實驗一番,宋軒也會根據不同稻田的情況,讓大家增加或者減小秧苗之間的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