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海量的影視資源,這些可是一個時代的精華啊。我要是掙到錢了,把這些版權全買下,等到互聯網進一步發展,大家可以通過網絡看電影電視,我一部收點錢,一元到五元不等。等於是坐在家裡收錢。”
黎鵬舉眼睛一亮,“劉爺,這個可以有。你最近不是賺了一筆嗎?拿點餘錢出來,我也湊湊,成立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專門收購南港影視的版權。一點點地收,悄悄地收。”
“可以啊,你張羅,我負責投資就好了。”
劉仁良和李翠華對視一眼,現在做生意,都是這麼隨便的嗎?
這就談好一樁買賣了?
“劉爺,還有一個優勢是什麼?”
“黎公子,以前南港電影非常那麼火,被稱為東方豪萊塢,為什麼?那時可沒有大陸市場做支撐啊!依然賺得盆滿缽滿,進而推動南港電影更加繁榮。為什麼?”
黎鵬舉想了一會,突然驚喜地答道:“東南亞!”
“沒錯!東南亞!那裡有上千萬的華人,受影響的人群有上億。這些年,豪萊塢大片橫行,使得港片沒落,逐漸占領了這些市場...”
有人說港片的沒落,是因為回歸...其實這個邏輯很搞笑。
回歸以後二十年,國家真得很少管過南港。
零幾年,大陸客去南港,看到大街小巷的那些“**”標語,驚得目瞪口呆。
這些都不管,會管你拍什麼電影?
拍了後不給市場?
這就強詞奪理了。
市場是靠搶,不是靠給的。
七八十年代南港電影橫行的時候,大陸市場根本沒有好不好!全靠在東南亞,在東亞大賣特賣。
這些地區或多或少都受了上千年的儒家文化影響,文化接近,沒有太多的隔閡。
所以南港電影可以大行其道。
九十年代中,以《侏羅紀公園》為號角,豪萊塢把特效技能點亮,開始用一部接著一部的大片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