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七章(1 / 2)

趙臨淵人還沒回國公府,任職的詔令卻先他一步到了趙國公府。

念完詔書,宣旨的太監笑眯眯的看著趙國公道:“恭喜國公爺了,聖上許久不見世子,甚是想念,便留了世子他在宮裡用膳。”

“世子初入官場就是正六品的鴻臚寺少丞,可謂是前途無量啊,恭喜國公爺,賀喜國公爺。”

趙國公笑眯眯的讓人給傳旨太監紅封,自己摸著胡子笑眯眯的聽著宮裡來人的奉承。

一旁的秦氏勉強維持著笑,心裡卻要嘔死了。

明明小時候那麼好拿捏的人,就因為好運的被皇上選做了伴讀,事情就越來越不受控了。

早知道當初還不如……秦氏眼裡閃過一點凶狠。

而朝堂上,對於趙臨淵一入朝就是正六品的事,朝臣們到沒有什麼微詞。

不說趙臨淵是趙國公府的世子,就說人家參加科舉,一甲探花,誰不說一聲佩服。

就算有人眼熱,也隻能私下裡說上幾句酸化,沒人會不長眼的拿到明麵上來找不痛快。

這事沒人說,另一件事確是要吵翻天了。

那就是瑞安貴妃的事情。

封貴妃沒什麼,朝臣頂多是想借著這事逼著顧慎言開後宮,封號“瑞安”也隻能說明皇上偏寵,朝臣們管不著。

可不行跪禮就不能不管了,說小了是目無規矩,說大了可是事關皇家威儀、祖宗禮法。

大臣們自然反應劇烈。

對於朝堂上朝臣們的反應,也不出顧慎言所料。

有官員就顧慎言對貴妃不行跪禮的事情提出了激烈的反駁意見。

其他人見顧慎言坐在上麵板著臉沒有說話,心裡看不出他的想法,所以後麵“嘩啦啦”的立刻就有了許多人跟著附議。

趙臨淵見狀,在下麵輕笑一聲,隨即出列,吊兒郎當道:“我說竇大人,再怎麼說那都是皇上後宮的事情,也不用特意拿到這來講吧。”話中的意思左不過是,臉多大,把手都要伸到皇上後宮了。

麵對趙臨淵毫無尊敬的態度,竇德華瞥了一眼趙臨淵,沉聲道:“哼,小子,本官好歹也是個從一品大員,還輪不到你來教我。”

竇德華的話音剛落,趙國公卻不乾了,憤然出列,看著竇德華道:“竇德華,我國公府的世子也輪不到你來教訓,再說,你以為這是哪裡,金鑾殿你都不許彆人開口,可見平常也是如此的獨斷專行。”

麵對趙國公扣得“獨斷專行”的帽子,竇德華氣的指著他道:“你血口噴人……”

竇德華是個讀書人,不擅長吵架,趙國公卻是出身行伍,論吵架,怎麼能輸。

看到竇德華被趙國公三兩句話氣的手都在抖,一旁的林平侯在這時候突然開口,慢慢道:“趙國公也不必如此激動,竇大人他可能是表達的不清楚,不管怎麼說,竇大人畢竟也是禮部尚書,他這也是職責所在嘛,卻是當不得國公口中的獨斷專行四字。”

趙國公冷哼一聲,退了回去不再說話,麵對林平侯,趙國公卻是說不過的,索性便閉嘴了。

他身後的趙臨淵在趙國公站出來的時候,就已經黑著臉退了回去。

見趙國公不在胡攪蠻纏了,竇德華朝林平侯點了點頭,繼續進諫道:“皇上,不管怎麼說,貴妃不跪拜皇上皇後就已經很不妥了,這不符合禮製啊皇上。”

承恩公此時也跟著站了出來,說道:“還請皇上三思。”

承恩公是皇後的父親,也是顧慎言的舅舅,他此時出來,一是為了皇後,最重要的還是因著身後的承恩公府。

貴妃不跪拜皇後,間接的就是說皇後鳳威大減,而皇後身後則是承恩公府,所以承恩公這個時候必須站出來。

顧慎言看了一眼承恩公,見下麵人在他出來後便沒人再出來說話了,顧慎言這才慢悠悠的開口道:“此事不用再議了,朕自有分寸,不行跪禮沒什麼,貴妃隻是貴妃,朕不希望這件事再被拿出來議論,若沒有彆的事情,便退朝吧。”

這時,原本已經回到人群裡的林平侯又站了出來,說道:“皇上,臣有本奏,皇上繼位已經五年之久,論理說,合該廣開選秀,充納後宮,且中宮無子,這可是事關朝廷的大事啊。”

林平侯的話落,不少人又呼啦啦的附議,一眼望去,除了承恩公,就隻有趙臨淵在那站著,這次趙臨淵倒是一改往日的懶散站的筆直。

顧慎言倒也沒在繼續推脫,沉思了一會兒,說道:“等皇後誕下皇嗣後,在開也不遲,這件事情就交給禮部來辦了,平王從中協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