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京城雖然不如遼東那般寒冷,但一場大雪還是勸退了出行的人們,入夜後街道上的行人稀少。
隻有巡城的軍士還高舉著火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城外幾匹快馬正在雪地中疾馳,濺起的雪花形成了一道長長的尾巴,很快他們就來到了東直門外。
隻見一個騎兵大聲說道:“遼東邊報,600裡加急發往兵部,還請速開城門!”
大明在遼東對建州用兵眾人皆知,上頭早就吩咐過,不得耽誤軍情的傳遞。城門官自然也不敢怠慢,很快城門就被緩緩地打開了。
送信的騎士直接用馬鞭狠狠地抽了一下,隻聽見戰馬發出一聲嘶鳴,而後幾人便入城了。
此時兵部負責值守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聽聞有遼東戰報,他第一時間就將戰報接了過來。
這次進攻建州朝廷上下征調了十萬大軍,耗費錢糧無數,是兵部的第一要務,這種緊急軍情自然是耽誤不得。
這麼重要的軍報,他一個小小的給事中也不敢擅自拆開閱覽。
不久後,一個身穿紅袍,胡子花白的老者氣喘籲籲的跑了進來,說道:“遼東的邊報在哪裡?”
說話之人正是大明兵部尚書黃嘉善,他是萬曆五年的進士。
萬曆三十九年,韃靼進犯延綏、寧夏、甘肅三鎮,黃嘉善統軍大獲全勝,取得了著名的“三邊大捷”。
不過此時的黃尚書已經是一位古稀老人了。
趙興邦看到黃尚書踉踉蹌蹌跑進了大堂,生怕他有個好歹,趕緊上前攙扶。
他一邊攙扶黃嘉善就坐,一邊說道:“下官已經檢查過戰報的蠟封了,沒有問題。”
於是將戰報遞了過來。
黃嘉善此刻也是非常緊張,他那微微顫抖的雙手迅速打開了戰報。
隻見他興奮地高喊道:“捷報,是捷報,我大明勝了!”
聽到黃嘉善呼喊後,趙興邦也顯得異常激動,真是天佑我大明啊。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有些不對勁,因為黃嘉善那張飽經滄桑的老臉剛才還是喜笑顏開,現在變得陰晴不定,時而凝視,時而皺眉。
很明顯這份“捷報”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不過此時他也不敢多問,上級想告訴他的時候自然會同他分享。黃尚書現在啥也不說,很明顯就是不想告訴他,再湊上去問隻會自討沒趣。
不久後黃嘉善問了一句:“方首輔今晚還在當值嗎?”
趙興邦恭敬地說道:“這個時辰方首府肯定還在文華殿。”
於是黃嘉善便帶著這份“捷報”離開了,臨走時還對趙興邦關照道:“這份捷報的事,你先不要對外張揚!”
趙興邦心想看來這份“捷報”一定有蹊蹺,不過表麵上他還是恭敬地說道:“下官明白!”
儘管現在已經接近子時了,不過內閣依舊沒有熄燈。
首輔方從哲依然獨自一人在忙碌的處理公務。
今年注定是不安分的一年,先是各地旱災不斷,然後又是後金犯境,大明被迫在遼東與其進行決戰。
而這一切都隻能由他這個首輔獨自承擔。
因為萬曆皇帝是一個甩手掌櫃,根本不上朝,大臣想要見他一麵難如登天。就連身為首輔的方從哲,見到萬曆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的。
自從萬曆四十二年他當上首輔之後,除了開始還有個吳道南入閣外(很快就辭職丁憂),基本內閣就隻有他一人,因為萬曆皇帝不肯補人。
他的前任葉向高,曾經75次上書要求增補內閣成員,萬曆皇帝就是不準。
其實不止是內閣,六部官員的缺口都十分嚴重,萬曆皇帝很少增補,以至於現在六部的人手都十分緊張。
方從哲和葉向高這樣的首輔,有一個特殊地稱呼,叫做“獨相”。
要是太祖皇帝泉下有知,當初他費儘心思廢除丞相製,結果到了萬曆這裡內閣搞出一個“獨相”,不知他會做何感想?
不過黃嘉善的出現打斷了他的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