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獻忠和遼東鐵騎從科爾沁營地離開後,就馬不停蹄的直奔鎮北關。
多次的長途奔襲,使得李獻忠的騎術日益精進,即使同炒花部的蒙古人相比也不遑多讓。
當然李獻忠的坐騎是一匹難得一見的千裡馬,其通體黑色,隻有四隻馬蹄處有白毛,又稱“烏雲踏雪”。
他的騎術還是借助了一些馬力的。
此時他軍中並不缺良馬,一般短途奔襲明軍已經配備雙馬;像這種長途奔襲更是配備了三馬。
一匹馬馱人,一匹馬背物資補給,另一匹馬空跑,然後這些馬匹交替使用。
確保這些馬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馬力,以確保騎兵的長途奔襲。
由於“遼東鐵騎”的鐵甲要比“突擊營”的份量更重一些。
所以此時李獻忠等人其實分成了兩撥,李獻忠率領“突擊營”同蒙古騎兵3500人在前隊。
查仲文率領2000遼東鐵騎作為第二梯隊。
其實原本遼東鐵騎在行軍之中也有分開行進的規定。
因為此前他們的主帥李如鬆非常喜歡帶領鐵騎衝陣,故而很容易被敵人伏擊。
朝鮮碧蹄館一戰中,倭寇更是以“九曲珠簾陣”對其進行埋伏,幸虧當時他們是分開行軍的,才沒有被倭寇全殲。
若是前隊遭遇伏擊,後隊還能及時進行支援,關鍵時刻往往可以助前隊突出重圍。
上萬匹戰馬如同一道閃電從草原中穿過,留下了一條深深的印記,場麵極其壯觀。
此時也不用擔心被敵人的哨騎偵查到,因為哨騎根本來不及去送信。
僅僅一天一夜的時間,他們就從數百裡外的科爾沁大草原,回到了鎮北關前。
李獻總在遠處就發現關上濃煙滾滾。
李三順高喊道:“不好,看樣子是韃子襲擊了鎮北關!”
於是他們趕緊調整陣型,進入到戰鬥狀態。
這邊杜度剛拿下鎮北關,派人去給努爾哈赤報捷,就發現遠處出現大量騎兵,看裝束居然是明軍。
此時他心中也直呼幸運,若是明軍再早到片刻;或是自己再晚些攻下鎮北關後果將不堪設想。
李獻忠沒想到自己緊趕慢趕還是晚了。
雖然建虜攻下了北關,但也並非完全是一個壞消息。
這說明南關應該還在明軍手裡,如果他們攻入了南關應該直接殺奔開原城下,斷然沒有道理再分兵攻占鎮北關。
從時李三順說道:“少將軍,我們是不是要直接奪回北關?”
李獻忠說道:“不急,先讓蒙古人的遊騎用弓箭騷然他們,等遼東鐵騎到達後再做定奪。”
說實話強攻鎮北關李獻忠還真沒有把握,杜度發現他們後第一時間就放火燒掉了剛才他們用的攻城梯。
不過他也還是要牽製杜度的鑲白旗。
因為杜度隻是占領了鎮北關,並沒有完全殺入遼東邊牆。
開原三關中被稱作“北關”的鎮北同“南關”和“西關”不同,它分成新關和舊關。
杜度占領的鎮北關是正統七年(1442)修建的,也就是新關。
距離這裡不到十裡還有一座永樂四年(1406)修建的鎮北關,被稱作舊關,而且舊關也有一道完整的邊牆。
剛才劉希望等人之所以退卻,並不是臨陣脫逃,而是重新在舊關組織起防禦。
也就是說其實此時鑲白旗並沒有突入到開原,而剛才杜度情急之下燒毀攻城梯的行為實際上也是毀掉了自己的攻城器械。
此時在不遠處的山坡上,努爾哈赤同皇太極正看著鎮北關下的這一幕。
其實他們之所以急著殺進開原路,無非是因為李獻忠的遼東鐵騎不在,他們好趁機偷襲一把。
可惜天不遂人願,如今他們已經在南關被明軍阻擊了整整兩天多的時間。
李獻忠的遼東鐵騎肯定會得到消息回援的。
他若是回援必走鎮北關。
對於八旗來說隻要想辦法消滅了李獻忠的遼東鐵騎,就不必再顧忌其他明軍的支援了。
所以皇太極獻計伏擊李獻忠。
在通知杜度的鑲白旗攻占北關之後。
努爾哈赤留下了半殘狀態的兩紅旗同兩藍旗繼續在南關牽製明軍。
而自己則是親自率領兩黃旗同正白旗這3個編製完整的旗來伏擊李獻忠。
正黃旗擁有45個牛錄,而正白旗同鑲黃旗也分彆擁有25個和20個牛錄。
此時這三旗將近2萬騎兵已經埋伏在了關外,就等著李獻忠上鉤了。
皇太極興奮地說道:“36年前,李成梁同李如鬆在此處設伏,重創了海西女真的葉赫部。如今我們以其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埋伏李獻忠同李家的遼東鐵騎,這可真是天道好輪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