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朝鮮政變,李獻忠出任總督(求追訂月票)(2 / 2)

如今他們不但手中握有兵馬,在王京還擁有一眾內應,這次政變的勝算自然是大大地增加了。

萬曆四十七年十月初三晚,綾陽君李倧率領開城的精銳士卒2000人,以及孔有德手下的雇傭軍800人秘密行軍至漢陽西郊的弘濟院。

此時金瑬、李貴、沈器遠、崔鳴吉、金自點、宋英望、申景裕等所領義軍共計八百人與李曙手下漢陽軍七百人早已在此等候。

會師之後,李倧率領這四千多人向漢陽西北的彰義門進軍。

由於李興立麾下的都監兵按兵不動,所以他們不僅順利攻入了彰義門,還暢通無阻地殺到了昌德宮。

哨官李沆開敦化門,政變軍進入昌德宮,在寢殿放火,搜捕朝鮮王李琿及其世子,李琿父子得知消息後則從後苑溜走。

企圖聯絡王京中的禁衛,不過此時孔有德同餘萬裡早就攻入禁衛營中將他們控製了起來。

這些所謂的朝鮮精銳在平虜衛麵前沒做多少抵抗便乖乖就範了,而自投羅網的李琿父子則正好被他們抓到。

黎明時分,綾陽君坐在昌德宮仁政殿階上的胡床上,指揮接下來的行動。

他召集百官,並先處死了樸鼎吉、金介屎、樸弘道三人。

接著派金自點、李時昉去慶運宮通報一直被李琿囚禁的仁穆大妃,因為隻有她才能賦予綾陽君王位繼承權。

接著又派李貴去奉迎仁穆大妃,大妃不出。

此時李琿父子已被抓獲,綾陽君便用轎子載著李琿,自己騎馬親自前去慶運宮,在宮門外痛哭流涕,俯伏待罪。

最終他成功地打動了仁穆大妃,大妃令綾陽君入內,將禦寶授予他,然後綾陽君即位於慶運宮彆堂,成功繼任朝鮮王。

李倧即位後,對於李琿同建州簽訂的合約自然是概不認賬。

將李琿貶為光海君,並將其父子流放到濟州島。

不過此時國內仍不穩定,他自然不可能去激怒韃子。

目前他最需要做的是兩件事,一是加強黃海道以及開京的防禦,確保王京不會受到韃子兵鋒的襲擾。

第二他這畢竟是通過政變取得的王位,還需要宗主國大明的冊封。

這次政變孔有德的雇傭軍控製了王京禁衛又抓獲了光海君李琿,可謂是居功至偉。

李倧也兌現了承諾將皮島賜給了他們,並撥給了他們一些糧食等生活物資。

原本他是希望孔有德等人能夠替他鎮守開京抵禦韃子。

不過孔有德表示他們兄弟自由慣了不適合做官軍,再說他們的要價恐怕朝鮮國也承擔不了長期的費用。

當然若是朝鮮有難,他們依然會出手相助的。

所以李倧也隻能將希望放到自己的宗主國大明身上了。

最近萬曆可謂是焦頭爛額,袁應泰是一死了之了,可遼東這個爛攤子還得他不斷地往裡填銀子。

被戶部借走了30萬兩,直讓他心頭滴血。

這幾天連吃飯的胃口都差了許多。

這邊遼東的事情還沒有結果,又傳來了朝鮮求援的消息。

建虜是一路勢如破竹,不但拿下了平壤,甚至已經兵臨漢陽城下了,朝鮮王一連派了好幾波使者不斷求援。

這些朝鮮使者,現在天天在禮部衙門哭鬨,都快把禮部哭成一個靈堂了。

出兵朝鮮?

開啥玩笑,上次出兵朝鮮打了7年,幾乎把大明國庫給打空了。

努爾哈赤正是利用這幾年統一了建州。

再去朝鮮打一場,哪來銀子?

對於內閣請示的折子,萬裡依然是老辦法留中不發。

反正朝鮮使者在禮部鬨,自己又聽不到。

這時常雲匆匆趕了過來,說道:“啟稟皇爺,寧遠伯求見!”

遼東戰事如此緊張,李獻忠不在前線,居然進京見駕。

這小子雖然平時沒個正形,可也不是那種不知輕重的人,想必是有啥大事發生。

萬曆問道:“他可有說為何求見?”

常雲說道:“寧遠伯說他是來向陛下複命的!”

萬曆好像不記得最近有給他下達過啥任務,不過有些日子沒見他了,倒還真有些想這小子了。

萬裡說道:“看在他之前向朕獻沙盤的份上,朕就破例見他一次吧!”

萬曆上一次在一年之內三次召見同一個宮外之人都不知道是啥時候的事了。

很快李獻忠便在常雲的帶領下來到了乾清宮。

萬曆看到李獻忠令人帶來了一個大箱子,便好奇地問道:“這箱子裡是啥東西?”

李獻忠笑嘻嘻地說道:“這裡麵乃是朝鮮特產!”

李獻忠倒是經常給他送各地的“特產”,萬曆說道:“上次你給朕送的草原特產朕就挺喜歡的,朝鮮的特產難道是高麗參?”

李獻忠很快就命人將箱子打開,說道:“陛下聖明,這朝鮮特產和草原特產其實是差不多的。”

果然箱子打開後裡麵就冒出了一陣金光。

看到金子後,萬曆臉上直接笑開了花,說道:“你說前來複命,朕好像最近沒給伱下達過啥任務?”

李獻忠說道:“前陣子陛下不是托馬公公讓末將給陛下想想生財之道。”

聽到“生財之道”四個字的時候,萬曆眼睛直放光。

說道:“莫非愛卿的生財之道是在朝鮮?”

李獻忠說道:“陛下睿智,末將的生財之道正是在朝鮮。”

“這裡是黃金2000兩,乃是末將派遣平虜衛一千人在開京殺了幾天韃子給陛下掙回來的?”

一千人幾天時間就能掙黃金2000兩?

萬曆心裡彆提有多激動了,不過他畢竟是皇帝,表麵上還是一本正經的說道:“好你個李獻忠,兵部叫你出關解寬甸之圍,你百般推脫。倒有多餘的兵力派往朝鮮,你可知罪嗎?”

李獻忠趕緊跪在地上說道:“末將私自出兵朝鮮,確實有罪;可當時情況危急,哪怕是末將再晚一天出兵,恐怕朝鮮的開京同王京就要落到韃子手裡了。”

“陛下放心,這些人都是以海盜的身份參戰的,並沒有暴露大明官軍的身份。還替我大明在鴨綠江口掙回了一個皮島。”

於是李獻忠就將孔有德等人在開京的經曆給說了一遍。

當萬曆聽說,韃子光打下一個西京平壤就得到了50萬石糧食以及40萬兩白銀,以及大量人畜的時候他若有所思。

最後歎息一聲,說道:“我大明打仗是消耗銀子,建虜打仗卻是越打越富!若是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

李獻忠說道:“陛下聖明,這便是末將給陛下想出的生財之道!”

“我大明替朝鮮出兵,所消耗的兵員、餉銀,軍械、糧草、撫恤都十分巨大,這些開銷自然是應該由朝鮮來出。”

儘管萬曆十分喜歡銀子,不過大明畢竟是天朝上國,替藩屬國出兵讓對方供應一些糧草到還算合理。若是連餉銀、撫恤,軍械這些都要對方來出,那豈不是要讓人笑掉大牙了?

這個李獻忠簡直是掉進錢眼裡了,居然比自己還要財迷。

他說道:“此事萬萬不可,若叫其他藩屬國知曉,還以為我大明已經窮到都沒錢出兵了。”

李獻忠心想:難道不是嗎,我大明現在還有錢出兵嗎?真是死要麵子活受罪。

於是他說道:“陛下誤會臣的意思了,我大明作為天朝上國,怎麼能向藩屬國索要軍餉。可若是其主動要求我大明長期駐軍,並再三要求承擔駐軍的費用,我大明總不能拒人於千裡之外。”

萬曆心想這李獻忠真是異想天開,說道:“哪有國家會要求他國長期駐兵在自己國家保護自己,還主動承擔其相關費用,他就不怕彆國趁機滅了他?”

李獻忠說道:“隻要陛下任命臣為朝鮮總督,臣擔保這支駐朝明軍的一切開銷都會由朝鮮來出。我大明等於花朝鮮的錢來養兵打建州,而朝鮮花這些銀子買平安,遠比用在他們自己軍隊身上效果要好的多。”

“大明同朝鮮是雙贏的局麵!”

萬曆一想也有道理,朝鮮不但要割地給建州,每年的歲幣要是用在駐朝明軍的身上,替他們收回國土那可賺大了。

反正是打建州韃子,從遼東出兵是打,從朝鮮出兵也是打。

從朝鮮出兵還能省下一大筆開銷。

李獻忠說道:“陛下放心,駐朝明軍還能從朝鮮王那裡贏得獎賞,臣擔保每年給最少給陛下的內帑上繳白銀15萬兩。”

萬曆確實心動了,於是說道:“不知道你需要多少兵馬?”

李獻總說道:“兵貴精,不貴多,第一批末將準備駐紮馬步兵三千人。不過現在陸路斷絕,末將還需要一支水師。”

最後萬曆下旨:命開原總兵、兼中軍都督府右都督、寧遠伯李獻忠出任大明駐朝鮮總督,並從遼東鎮中抽調馬步兵三千組建駐朝明軍,外調天津水師戰船五十艘,官兵兩千人劃歸李獻忠指揮。原鐵嶺參將李三順擢升開原副將,開原、鐵嶺兩鎮仍由李獻忠節製。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感謝書友“夢裡誰香”、“花落誰家”、的月票支持。

前幾天有些事情,導致上傳時間不固定,現在儘量每天0點後更新,感謝兄弟們的訂閱支持!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