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李獻忠迷惑朱由校,袁崇煥赴任奴兒乾都(求追訂月票)(1 / 2)

儘管京師的條件要比遼東好的多,李獻忠每次回到這裡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發生啥變故。

這幾個皇帝中還是萬曆對自己最好,雖然萬曆貪財,但是李獻忠總能拿捏住他的命門。

泰昌這個“一月天子”是東林黨人扶上位的,直接將自己給下了詔獄,李獻忠對他的印象自然是極差的。

原本以為朱由校這個木匠皇帝肯定比他那好色的老爹好對付,沒想到這位天啟帝是在扮豬吃老虎。

甚至可能是這三個皇帝裡最難纏的。

自己一不小心就容易著了他的道。

這次開放馬市,裁撤寧遠路,朝廷收商稅讓李獻忠的收入縮水了不少。

尤其是送給魏忠賢的這20萬畝良田,著實讓李獻忠一陣肉疼。

要不是借著出征的名義狠狠宰了一票曲阜孔家,這次可就賠慘了!

看來這京師自己還是少來為妙。

唯一欣慰的便是可以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目前長子李聖祖還不到兩歲,暫時還不用擔心教育問題。

這個時代新生兒的夭折率是很高的,尤其是感染天花病毒。

雖然大明沒有種植牛痘的技術,但是從唐代開始中國已經開始接種“人痘”了。

所謂“人痘”就是將天花病人身上的病毒主動接種到人的身上。

用反複燒灼過的銀針在天花患者身上所起的痘上剮蹭幾下,然後再用它去刺破另一個正常人的皮膚。此外,還有痘痂法、乾痘法等,原理基本相同。

這個人所接種的位置上不久會起一個小包,並且會出現發熱現象。但是一旦挺過危險期,就會獲得長久的對天花的免疫力。

當然接種“人痘”肯定是有風險的,不過根據數百年的經驗,主動接種“人痘”的死亡率很低,大約隻有五十分之一的樣子。

這相較於被動感染天花三成左右的死亡率要低太多了。

自然條件下感染天花的人都是免疫力比較差的人,並且所處於的環境很差,所以病毒的死亡率很高。

但是人工種痘一方麵是因為患者本身的身體是健康的,免疫力並沒有問題。

另外接種的病毒劑量很小,所以死亡率並不高。

到了北宋年間由於廣泛的接種“人痘”,其實中原地區已經很少出現成人感染天花的病例。

因為他們在幼兒時期已經接種“人痘”的考驗了。

當然“人痘”也有副作用,除了有一定死亡的概率,還有一定的可能變成麻子。

自己的嫡長子將來可是要君臨天下的,真長了麻子那絕對是不像話。

所以李獻忠給長子李聖祖接種了“牛痘”,其實同接種“人痘”的步驟是一樣的。

牛痘你可以理解為牛身上的天花病毒,這種病毒早期都是通過接觸的方式傳染給人,所以擠牛奶的姑娘是最美麗的,因為她們不會感染天花。

李聖祖的身體還是不錯的,畢竟從小都是母乳喂養,又不用挨餓受凍,明顯體格要比同齡的孩子大上一圈。

目前遼國公府上是有幾個教書先生的,李獻忠要求哈齊婭、海蘭珠同布木布泰都必須學習漢文化。

不過她們不用考科舉,除了啟蒙教材,李獻忠一般都讓她們學習經史子集中自己感興趣的那部分。

也讓她們學習一些漢家女子的女工。

不得不說這幾人之中年紀最小的布木布泰是天賦最高的,不但喜歡讀史,甚至還能寫一些詩了。

至於兒子,李獻忠決定三歲後再開始讓他啟蒙識字,先讓他有一點自己的童年玩耍時間。

畢竟三歲之前小孩子夭折的概率不小,你太早教育了,萬一沒活下來,這屬於浪費精力。

另外李獻忠也讓茅元儀安排哈齊婭同那些勳貴夫人有一些接觸,畢竟堂堂的國公夫人必須要學會交際。

在李獻忠的指導下,哈齊婭的麻將技術也已經算是小有所成,平日裡還能通過打牌賺些外快。

平常她們也會在護衛的暗中保護下經常去逛逛京城的集市,甚至去酒肆消費下。

對於哈齊婭同海蘭珠,李獻忠還是有些虧欠的。

畢竟自己一年中陪她們的時間加起來也沒有多少天。

海蘭珠還好一點,畢竟隻是自己的小妾,小丫頭有時候還能跑到遼東來找自己。

哈齊婭可是自己的正妻,說白了就是滯留在京中的人質,她肯定是不能輕易離京的。

為了彌補自己的虧欠,李獻忠李獻忠在京城內的什刹海南麵給他們買下了整整一百畝地種花。

雖說什刹海並不是京師的黃金地段,但是為了這一百畝地李獻忠還是進行了不少拆遷工作。

無論是京中官員富商的宅子,還是百姓的房子,一律買下拆掉。

光買地就花了白銀58000兩,這還是看在遼國公的麵子上,不然許多人壓根就不會搬。

這次買地種花可謂是轟動了京城。

倒不是因為李獻忠的花費,京城中比這裡地段好的豪宅多的是。

主要是遼國公買下這麼大一塊地居然是用來種花的,這不是妥妥的糟蹋銀子嗎?

你在京郊買下百畝地最多也就2000兩。

不久後這座氣勢恢宏,占地百畝的花園就建成了。

除了京師常見的月季,海棠,太平花之外。

還種植了大量的茉莉花,以及從委托魯密國(土耳其)商人引進的玫瑰同鬱金香這些品種。

擁有上帝視角的李獻忠對鬱金香情有獨鐘,重金招聘了魯密國的花匠以及大明最好的花匠前來培育鬱金香。

一旦荷蘭的“鬱金香熱潮”興起,這些小小的鬱金香將來會成為對付荷蘭人的終極大殺器。

屆時荷蘭人辛辛苦苦從全世界掠奪來的財富,都會因為這小小的鬱金香而落入李獻忠的口袋之中。

不過京師目前的氣候還是比較寒冷的,不利於這些花卉的成長。

所以李獻忠又令人用新生產出來的玻璃打造了一大片陽光暖房。

其實玻璃很早就被發明了,古埃及人差不多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經掌握了有色玻璃的燒製技術。

中國早在西周時期就掌握了玻璃的製作工藝。

唐代中國就已經熟練掌握了吹玻璃的技術,不過至此以後並沒有太大的發展。

製約玻璃成為普通商品的無法是2個難點,一是玻璃去色,二是大塊玻璃製作工藝。

其實透明玻璃很容易製作,除了矽砂外,加入天然堿(碳酸鈉)同石灰石一同燒製就可以了。

難點在於高爐的溫度,最少也要1500度以上才能燒製出透明度比較好的玻璃。

在湯若望同宋應星的幫助下,目前平虜堡早就的高爐溫度輕鬆的突破了1800度。

高透明度的玻璃此前就已經被平虜堡生產出來了。

雖然13世紀意大利人就已經掌握了近代玻璃的製造技術,但是直到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才成了普通的物品。

李獻忠無恥的剽竊了納夫工藝流程,使得平虜堡的玻璃工坊得以生產出大塊的玻璃。

在陽光的照射下,大片的玻璃熠熠生輝,猶如一道道閃耀的瀑布。

它們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繁星般璀璨,讓人不敢直視。陽光與玻璃的結合,創造出一幅獨特而壯觀的畫麵,讓人驚歎不已。

這些玻璃同鮮花很快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成為了京師的新地標。

普通的大明百姓自然是沒有見過這種大塊的玻璃,隻當這些是水晶打造的。

而這座花園也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水晶花園”。

有傳言遼國公李獻忠為了表達自己不能長期在京師陪伴國公夫人的歉意,不惜花費上百萬兩白銀打造了這樣一座“水晶花園”。

更是有不少禦史彈劾李獻忠窮奢極欲不顧百姓死活,建造這樣一座水晶花園。

但人家李獻忠遷地那是給了足夠的銀子的,並沒有強賣強賣。

這些建築雖然十分新穎但人家也沒有違製,使用啥不該用的裝飾。

天啟皇帝自然是不會理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