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總感覺像是在乾壞事
團圓飯硬菜還是那幾樣,主要就是肉,紮紮實實的肉,紅燒的一大坨,吃起來過癮得很。
也有獅子頭這樣的肉丸子,還有大肘子,帶小孩過來的員工可算是吃爽了。
食堂也備有打包盒,願意打包的打包,基本上就是不浪費糧食的原則。
新員工也是頭一回見識到大龍蝦不算主菜的宴席,不過這也跟兩江省這邊的鄉風習俗有關,海鮮這種東西,算不得頭等貨。
當然你要是一人一隻三四兩的大閘蟹,那就另當彆論。
冬季也不是沒有大閘蟹,隻是要過冬且殼硬,吃起來比較麻煩,但肉卻並不少,一桌十幾個人一人一隻帶回去吃吃味道,也正好。
建康本地並不愛吃這個,純粹是張老板個人的愛好,於是連帶著員工們也以吃這水裡的蟲子而覺得上檔次。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張老板多少帶著點惡趣味。
螃蟹不是陽澄湖的,而是昭陽縣芋頭田裡的,個頭兒都不小,是當地一個農村供銷合作社的拳頭產品,目前正在做穩定育種工作,還在保品質的階段中,算是“沙城食品”三四年之後的重要拳頭產品。
“電瓶車做現金池,你覺得穩不穩?”
剝螃蟹的當口,張建剛用筷子掘著蟹殼裡的螃蟹肝胰腺,這就是“蟹黃”,滋味一流。
老家東北的張建剛其實從小也吃螃蟹,隻不過跟南方已經穩定的商品種略有區彆,生物學上一樣,就是野生個頭兒一般,滋味卻是差不多的,同樣也是肉甜黃鮮。
他青少年時代吃過的苦頭其實不多,因為他算是城裡娃,正經初代工人家庭,所以吃這玩意兒,很早也是為了解饞。
上歲數之後因為工作原因,應酬中吃起來繁瑣的玩意兒很少,倒是有些年沒吃中華絨螯蟹。
大過年的嗦嗦滋味,竟是頗有些高興。
“有什麼不穩的,基礎門檻低,市場前景大,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它不需要駕照。”
張浩南啃著蟹腿,然後道,“做到一百個億的營業額不是問題。”
“……”
聽到這貨張口就來,學乖了的張建剛不再受蠱惑,隻當他放屁。
“老哥你放心,沒喝酒,說的不是醉話。我是說真的,這玩意兒一百個億真不算什麼。”
“多久時間?”
“以我現在的江湖地位,十年不到吧。如果是以前,可能需要二十年。”
“……”
這就是政治地位帶來的好處,可以這麼說,他應該是華東六省一市在這個時間段,最有統戰價值的二十一歲青年。
其餘人不管加多少“無知下留少女”的BUFF也是無用,張浩南現在出去買切糕不給錢還把攤位旁邊的“洋大人”打了,照樣屁事沒有。
畢竟拉攏一個張浩南那是十個億,伱得舔多少其餘人等才能舔回來?
這就是個基本算術題,更何況現在基層乾群矛盾有的地方極為激烈,死的人不要太多,“沙城食品”對底層社會的穩定維持有著很大作用,這一點不管哪個縣市的政府工作會議,提到本地的農村供銷合作社,都要點明其功績。
張浩南就是這麼有恃無恐。
畢竟換成虞小龍來做“沙城食品”的董事長,那必須是春秋兩季加班扣工資;夏冬兩季加班扣獎金,農民不合作就打,工人不聽話就開除,你不乾有的是人乾……
關鍵還真沒人能把虞小龍怎麼樣。
在“沙城食品”本身的影響力超越“張浩南”之前,張浩南這個生物學上的人類是不可或缺的。
不是沒有異想天開的二代幻想著沒有張浩南還有陳浩南,但組織的研判從來不是靠“俺尋思”,亦或是什麼美好假設,隻看現實情況。
現實是張浩南跟“沙城食品”有其因果關係,所以就要認定如果沒有張浩南的存在,就沒有“沙城食品”的當下。
畢竟,大環境終究還是“不做不錯”,庸官是如此,好官何嘗不是?
誰來承擔沒有張浩南這個生物學人類之後,“沙城食品”可能發生崩潰的結果?
隻有當“沙城食品”的影響力,超越了“張浩南”,才能拿走張浩南,換隨便任意一個誰去當“張浩南二世”。
這個階段,於張浩南而言,“沙城食品”終究還是“我的企業”的範疇。
整個“沙食係”的精兵強將,不管是老是少,他們最大的底氣從來不是“我是公司的人”,而是“我是老板的人”,老板,也就是張浩南,才是他們最信得過的猛男。
沒有猛男,公司啥也不是。
張浩南跟張建剛提江湖地位,也是這個道理。
當然如果哪天變成“公司的我”,張浩南早他媽不乾了,何必惹那一身騷。
他對“沙城食品”可沒有半點感情,隻要能換錢,價錢合適完全可以談。
也就是各種奇葩操作倒逼了現在更加奇葩的地位,明明自己一年到頭不是曠工就是玩女人,但“沙食係”的強人都以“老板的人”自居,連虞小龍其實也是類似情況。
他下沙家裡吃飯,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現在跟張總混”,那就是一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力量在維係著龐大的利益集團。
這裡的“利益”並無好壞善惡的意義,就是很中性的意思,政府、國資、民資、外資、產業工人、鄉村農民……在各種利益組織的溝通交流中,不斷地加固了對“張浩南”的各種奇葩想象。
超出了生物學上張浩南的範疇,一堆有的沒的光環、濾鏡,一般人撐不住大概就崩了,但萬幸張浩南確實還行,撐得住自然就當得起。
“如果是一百個億的話……我月底跟教育部還有其它相關部委溝通一下,擴大相關產業的專業課設置和交流平台。”
“怎麼?鬆江交大、首都鋼鐵、京城化工外加建康這裡三所理工科,不夠用?”
“要提前儲備專業人才,不然過個十幾二十年,肯定不夠用的。”
張建剛稍微喝了點米酒,接著道,“像關中工業大學,作為西北地區的重要高等學府,肯定要分流一部分生源。同時也有必要在西北地區提前布置好產業前沿規劃,務虛上就是講大開發,但具體到怎麼大開發,就是要先盤一下家底,分得差不多了,再看地方自身的努力。”
這一點他在安東省時期,其實做得不錯,對安東省的高精尖研究做了很多工作,民用工業上的科技轉化雖然不佳,但那不是地方的問題,而是自然稟賦沒轍。
畢竟全球來講,挑也挑不出第二條長江這樣的“黃金水道”,其餘大河在長江麵前的經濟價值都不值一提,不是一個量級的,沒有任何可比性。
挖長江潛力挖了二十年,都沒有探到長江的極限,可想而知“黃金水道”的含金量之足。
所以同樣是務虛,“大開發”和“振興老工業基地”兩個口號,前者落實得多,主要原因還是資本會長腳。
五千噸的船輕鬆到江漢,但安東省想要達成同等運力,七十三噸的車皮要七十節,百噸王也要來五十輛,差距之大,不是國家級的資本集團,根本玩不轉。
因此當張浩南酒後吹了牛逼之後,張建剛其實就重新理清了過去在老家的思路,說白了,首先得有資本獲利,其次才是其他。
之前純靠國家推動,很難說形成省內全域範圍的帶動,維持一兩個大城市或者幾個工業城市的發展,就差不多了。
具體到“涓滴效應”能不能擴展到更下層,還是要看基層的經濟力量,既要看實力,也要看活力。
作為“現金池”的電瓶車產業,不管是東北還是西北,都有大量可以轉型生產零配件的企業,在這個基礎上,一些科技含量相對較高的零部件,比如說液晶麵板、控製器、電機、電池,就可以析出大量定向專業。
比如說材料學,就能從地方天坑專業進行轉化。
除開這些,就業和稅收都是基本的,很重要,但已經沒必要專門大吹特吹。
張建剛身在其位自然要是籌謀其政,純靠混一點OEM加工費,沒啥鳥意思,他在科技部廝混,也肯定不是為了讓地方打造一個個“血汗工廠”。
今天坐在這裡吃團圓飯,有看到新奇,也有看到驚喜,但更多的是習以為常,這樣的勢頭,才是張建剛本人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