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七雜八的費用加在一起,還有其他設備,演員片酬,差不多7萬5。
看起來很低,不過沒算李謙的導演、編劇片酬,還有他們三人的工資。
而且場地也要花錢,後期也沒算進去。
光一個調色師就一萬了,好在《狙擊電話亭》這方麵要求不是很高,自己可以搞定。
李謙手上有八萬來塊錢,不出意外的話,足夠完成這部片子了。
“那就這樣,晚上我去發個招聘信息,儘快把劇組搭起來,十天之後準時開機,時候也不早了,都回去休息吧。”
快六點了,李謙也就宣布下班,不急這一會。
不過臨走時把張忠華叫住了。
“老張,設備的事我來和他們交接吧,你先不管彆的了,好好研究下分鏡,等我忙完咱們再仔細聊聊。”
“行,反正也都是些新機器。”
“分鏡我就看了一點,開頭街道的第一個鏡頭典型的好萊塢常規運動分鏡方式,另外,遠、中、近鏡的切換,主觀搖移鏡頭都非常好。”
張忠華感歎道,“要不是經常看李總你在工作室寫分鏡,我都懷疑這麼成熟的分鏡是不是你寫的了。”
李謙笑笑道,“彆人寫的分鏡給我也沒用是不是。”
劇本是編劇寫的,分鏡通常都是導演寫的,能寫好分鏡的編劇就表示有當導演的能力了。
同一個劇本,不同的導演能寫出不同的分鏡出來,不是自己寫的,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創作者的意圖,拍出來的東西說不準會是什麼樣。
拍戲的時候用的不是劇本,你都無法完全理解分鏡,大概率拍砸。
畢竟電影不是電視劇,電視劇拍起來就簡單多了。
簡單地聊了聊,李謙就讓張忠華回去了。
具體的還得籌備完劇本再戲說,導演和攝影師的溝通還是很重要的。
張忠華原本是江浙電影製片廠的攝影師,世紀初開始,國內大大小小的製片廠都半死不活的,很多連工資都發不起,眾多電影人也紛紛下海另謀出路。
在製片廠一年沒戲拍,工資也沒多少,又正趕上兒子上大學,這才被李謙高薪招進來,來工作室拍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攝影師、演員都沒問題,《狙擊電話亭》這片子對美術的要求也不高,剩下的也沒有多少難題了。
......
接下來的時間,李謙一邊忙著找合適的拍攝場地,一邊籌備劇組。
雖然絕大多數都是主角的獨角戲,不過其他配角也不能隨便找個人應付,一天裡見了幾十個群演和特約才確定了那個送外賣的替死鬼的演員。
還是京城電影學院畢業的,99級,名字挺響亮,叫周德樺,劉德樺和周華建的合體。
雖然是京城電影學院畢業,不過也混得不好,上一部片子還是朱嘯天版《楚留香傳奇》裡的男N號,非要細數的話,應該是接近男20號了。
再往前那就是前年拍的《仙劍奇俠傳》了,也是男N號,這劇李謙看過,挺好看的,之前還差點被網友們給噴死,好像是說男女主角的扮相和遊戲裡相差太多。
不過這片子還沒上星,原本據說最先要翻拍的是央視,後來被糖人給截胡了,沒拿到上星權跟這個有沒有關係就不得而知了,都是傳聞,李謙也沒有關注,隻是還覺得電視劇挺好看的。
李謙對周德樺幾乎沒有印象,想了很久才記起他在一部電視劇《我在未來等你》裡演了個照相館老板,也是男N號了。
這也正常,橫店這地方無數群演,但是能出頭的,說萬裡挑一都是多的。
時間還有,李謙一邊找著演員,一邊麵試劇組。
場工、化妝師、燈光都好辦,基本能力夠就行了。
燈光反正是歸攝影師的,攝影師沒問題燈光就不會有問題。
有了張忠華負責主要機位,掌鏡攝影師也沒有太大要求。
忙活了幾天,就差一個執行了。
執行不能馬虎,李謙也是等了幾天,從眾多應聘者中挑了四五個麵試。
早上九點,李謙在工作室等著第一個麵試者的到來。
手上拿著他的簡曆。
“郭凡,法學本科畢業,出過漫畫,曾任職旅遊衛視,獲得過世界綠色和平組織全球公益廣告大賽金獎......”
(發晚了抱歉,改了又改,今天寫的東西明天一看又覺得哪裡不好,剛開始好像有強迫症一樣....求下推薦票和投資,新的一周,衝下都市分類的簽約榜,沒有推薦隻有簽約榜一個曝光的渠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