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青之後,自然要請劇組吃個飯,犒勞一下大家。
不過李謙也沒喝多少酒,這要是晚上的話,多喝點無所謂,睡一覺第二天又精神了。
下午還要把片子素材整理一下,做好剪輯之前的準備工作。
喜歡看吃飯打怪獸寫的《我的導演時代》第50章去探班(求推薦票!)嗎?那就記住<ahref=://>舊時光文學</a>的域名
要是喝醉了,一個下午就沒辦法乾活了。
殺青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所有人都吃飽喝足了,把紅包發了,也就散夥了。
之後,李謙帶著齊玉昆和郭凡回到工作室裡,開始乾活。
“老郭,還是你來吧,把素材整理一下。”
李謙把雜活丟給郭凡,坐旁邊看著,休息休息,也消消食。
“哎,好。”
電影殺青了,還被李謙指揮者乾活,郭凡卻沒有一絲不快,甚至求之不得。
跟著李謙拍了兩部戲,郭凡和齊玉昆兩人不單單是在工作,更多的是在整個電影的製作過程中,跟著李謙在學習。
雖然李謙隻是綜合類大學編導係畢業的,不過專業知識遠不是他們倆能比的,畢竟他們壓根就沒係統地學習過導演的相關知識。
更何況李謙這兩部電影都有腦子裡的記憶可以借鑒,等於是知道答案再去考試,在他們倆眼中,越發顯得牛叉。
國內電影,多數是導演自己剪輯,要不然至少也會參與到剪輯當中去。
可是不當導演,除了專業剪輯師之外,又哪裡有動手剪輯的機會呢。
哪怕是整理下素材,好歹也是剪輯的一道工序,郭凡自然是巴不得了。
齊玉昆本來想說這次換自己來的,不過一想到郭凡手上有了故事,準備自己拍出來,也就不去跟他爭了。
郭凡也是第二次乾這個活了,熟練地把素材導入到電腦裡,把每一場戲的每一個鏡頭裡,已經被PASS的鏡頭刪掉,再按順序整理好。
做完之後,頗為瀟灑地在鍵盤上敲下最後一個鍵。
“好了,李導。”
“行了,我來吧。”
歇夠了,就得自己上手了。
對一個導演來說,每一部電影都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當然不會假手於人了。
1984年,經典電影《米粒堅往事》在戛納公映,造成轟動。
期間放映的3小時版本,足以成為影史經典。
後來因為時間太長,握有終剪權的製片人,把影片的北美公映版,生生剪掉了1小時。
結果在北美上映的時候,片長隻剩160分鐘,上映版本裡的故事情節,全部按照正序排列,閃回段落被完全刪除了。
活生生把導演給氣出了內傷,從此不再拍電影。
結果導演89年就去世了,年僅60歲。
當然,之間不一定有直接關係。
......
李謙也沒有思考太多,直接開始了第一遍的粗剪,根據分鏡頭劇本,把人物的動作、對話、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鏡頭組接起來。
這部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把一個個鏡頭按順序拚接起來就行了,複剪也簡單,之後的精剪,以及最後的綜合剪才是關鍵。
上一部《狙擊電話亭》場景單一、角色單一、故事線單一、鏡頭單一,李謙隻剪了兩遍,粗剪和精剪。
最後一道程序的綜合剪,也就是精剪完了之後,從頭至尾看了幾遍,稍微做了點調整,沒花什麼時間,才能在四天內搞定。
這次《大白鯊》四個標準步驟一個都少不了,更何況還有特效鏡頭,沒有一個星期是不可能剪完的。
一直忙到下午五點多,粗剪算是完成了,李謙也停下了雙手。
“今天就到這吧,老齊、老郭你們也早點回去休息,明天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