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煙灰缸的犧牲也沒能平息張韋平的怒火。
叮鈴鈴...
這時電話響了。
“喂。”
“...好,王主任稍等,咱們待會見。”
“啪!”
電話再度承受了他不該承受的重量。
掛掉電話,張韋平臉上陰沉地都快要滴出水來,恨恨地想著。
“虎落平陽被犬欺!”
還是民聲銀行給他貸款的王主任,這次倒不是催貸款,而是約他吃飯。
準確地說,是去買單,並且負責吃完飯後的一係列活動。
張韋平臉上陰晴不定地給藝人經紀部主管打了個電話,去找中介安排幾個十八小模特,應付一下得了。
同時,又把宣傳營銷總監叫來,商議一下公關事宜。
也沒什麼方向,最後,決定乾脆把鍋丟給好萊塢算了。
於是,第二天,網上開始多了些其他的聲音。
“內地電影20年衝奧無果,奧斯卡歧視內地電影!”
《金陵十三釵》沒能獲得提名,原因變成了奧斯卡歧視內地電影,這些言論漸漸的多了起來。
“《金陵十三釵》絕對是經典,沒提名最佳外語片隻是好萊塢的政治正確罷了,彆忘了日苯人現在是米粒堅的小弟,人家當然會包庇自己小弟了!”
“從90年國師的《菊豆》開始,衝奧都二十多年了,內地電影四次獲得提最佳外語片提名,但四次都黯然敗北,現在奧斯卡內部都流傳著一個詛咒: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封殺”大陸導演!”
“彆找借口了,整天陰謀論,那《臥虎藏龍》怎麼說?”
“李鞍是內地導演?他早就是在好萊塢開花結果的“自己人”了!”
“我覺得封殺還是可能的,《霸王彆姬》那次沒有拿最佳外語片就離譜,結果奧斯卡的解釋竟然是,《霸王彆姬》已經拿了太多的獎,不需要奧斯卡了。”
“妥妥的歧視,《霸王彆姬》就是被黑了!”
“......要說歧視,尹朗和米粒堅的關係更緊張,這次最佳外語片不是有一部尹朗電影提名嘛。”
“《金陵十三釵》就是神父那個角色太空洞了,挖掘的不夠,要是真的以神父為主角,深入挖掘,我覺得有就穩了,不要提什麼封殺了,白頭鷹和北極熊冷戰的時候,《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都拿了奧斯卡。”
......
這一招倒是秒啊,儘管大部分人不相信什麼奧斯卡封殺內地電影,不過也算是轉移了一部分話題。
張韋平鬆了一口氣,不過也不敢再出現在公眾和媒體麵前了,打算低調一陣子,避避風頭,過陣子再說。
不過,這一出鬨劇,全都圍繞著《金陵十三釵》進行著,但是作為導演,張一謀卻始終一聲不吭。
“哎!”
家裡,張一謀深深地歎了口氣,本就顯老的他,皺起來的臉越發愁眉不展了。
自從《英雄》之後,每一部電影張韋平都能整出點幺蛾子。
以往還不算過分,他說是為了宣傳。
張一謀自己又不擅長宣傳營銷,也就默認了。
但是,後來張韋平越來越過分了,開始乾涉起電影來。
《滿城儘帶黃金甲》裡,說是為了票房,把周傑侖塞進來。
《三槍》堅持要用當時大火的小沈洋師徒,導致已經開拍之後,為了平衡電影風格,用閆妮替換了原本的女主角二人轉演員王曉華,要不然就真成了二人轉電影了。
《十三釵》又改他的劇本,加入戰爭場麵、加入情愛場麵、隨意調用他的演員。
而且,每次張韋平自己找來的演員,最後都會鬨掰,反而心不甘情不願的自己,和自己不想用的演員關係都還挺好。
十年了,張一謀一次次讓步,都不知道這十年是怎麼過來的,連自己一直堅持的底線都沒有了。
“也是時候了結了。”
張一謀心下歎了一口氣,做出決定之後,心裡也輕鬆不少。
乾脆不再想這個了,在電腦上翻出李謙之前專訪的那一段關於奧斯卡的選擇的話,眯著眼睛,仔仔細細地看了起來。
......
常言道,有人愁就有人歡喜。
“哈哈哈......”
對於張韋平的遭遇,黃忠軍還是樂見齊成的,他指著新聞笑道,“張大嘴也有今天啊,看來惡人還得惡人磨!”
張一謀如日中天的時候,整個電影行業,各大影視公司、各大院線,就沒有沒受過張韋平的氣。
一千多年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早年張韋平狐假虎威,在業內作威作福。包括黃忠軍、於東在內,都被他噴了個遍。
現在終於摔了個大跟頭,即便是李謙的緣故,黃忠軍也大感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