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編劇規則和劉施施版《木府風雲》(1 / 2)

罵誰實力派呢 胖一點 8143 字 11個月前

《慶餘年劇組,城門之上

魏陽穿著鎧甲,施施然看著城下的叛軍,以及領頭的太子和二皇子,語氣幽幽。

“太子,降了吧。”

在他身前,則是太後、皇後等幾個婦人,在叛軍威逼皇宮之際,魏陽飾演的範閒果斷將太子等人的生母和太後請到城池,以為人質。

“範閒,你無恥!”

城下的太子和二皇子憤怒無比,範閒毫無在乎,旁邊的反派秦家家主請求放箭攻城,卻被太子攔下。

城牆之上,也借著範閒之口說出太子等人不敢動手的原因。

一方麵肯定是親情作祟,另一方麵,公開殺自己的母後、祖母,這是人倫大忌,比所謂的弑父殺兄還要惡劣。

畢竟曆朝曆代這種爭皇位,皇族之間自相殘殺的情況不少,而這種堂而皇之連婦孺親媽都殺的就太少了。

太子和二皇子不是普通的叛軍,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皇位,殺母就太失分了。

當然,情況危急,逼急眼了可能也就動手,回頭再找補,但眼下範閒目的就是為了拖時間,能拖多久拖多久。

“好,卡。”

等魏陽說完台詞,今天的拍攝就差不多了,再等就天黑了,這場戲沒有大夜戲。

魏陽讓人幫忙把自己的鎧甲給卸了,然後又和在組的編劇王卷對了一下剛才的劇情。

原著的範閒要陰狠毒辣很多,尤其是出使北齊,以及後續的各種鍛煉,意識到慶國內部的暗潮後,其行事無所不用其極,甚至用了很多卑鄙的手段。

這對網文來說沒有任何問題,範閒的人設本就是利己偏黑暗的,但電視劇就不行了。

之前就說過,電視劇和網文的區彆很大,麵向的觀眾範圍廣,影響力大,所以尺度要更小。

網文的很多劇情和人設,尤其是男女主,不能照本宣科的改編,不能太反社會,設定要“正確”。

所以在第一季,範閒會為護衛出頭,反感封建貴族思想,尊重堅持現代人的準則。

本身設定也偏被動,個人野心有限,一直在後來在敵人的步步緊逼之下,才慢慢成熟,會做出一定的反擊和算計,底線仍然是偏正麵。

第二季相比於第一季,範閒的風格要更激進一些,但仍然把持住底線——自保。

上頭幾個爹,陳萍萍、範建、慶帝各有算計,一大群反派欲殺之而後快,那範閒隻能爭,爭內庫、爭監察院、爭權利。

他想要活下去,想要保護家人朋友,就得把敵人全部搞死。

這某種程度上也是黑化了,但是多了一層“遮羞布”,就能夠被大部分的觀眾理解接受,不是範閒壞,是彆人逼的他不得不壞。

看起來有點白蓮花,甚至是脫褲子放屁,但你拍電視劇就需要這個。

比如之前的《東宮,這個角色也是無所不用其極,權謀心很重,甚至有“弑父”嫌疑。

劇裡是暗示男主對父皇動手了的,隻不過拍的很隱晦,屬於間接式謀害,更多的是奪權,而非弑父。

同時,男主的目的是為了天下蒼生,也一直為之努力,父皇則是個“反派”,弱化了這個倫理矛盾。

《慶餘年也是如此,你想上電視平台,那麼就得有這樣的處理,而且魏陽本身其實是偏保守的,太三觀炸裂的劇情寫不出來,至少不能在主角或正麵角色身上。

上麵的挾持“婦孺”劇情,之前也做了很多鋪墊,隻是一個引子,另有目的,並非表麵那麼惡劣,而且太後和皇後之前都是做了很多壞事,屬於反派。

就這麼說吧,就是範閒把這兩個老娘們砍了,觀眾還說不定還覺得大快人心。

同編劇王卷商量了一陣,確認沒什麼邏輯漏洞,劇情也不至於引起反感,魏陽才算鬆了口氣,苦笑道。

“外麵都說改網文容易,卻不知道網文改成劇本,還要改的好,並不比直接寫個劇本輕鬆。”

“確實。”

王卷點點頭,他是《慶餘年係列的編劇之一,同時還參與了《花間提壺方大廚的編劇,對改編網文了解頗深。

特彆是男頻,場麵太大,字數太多,怎麼刪減不必要的人物和劇情,保證原著的賣點,還要符合電視劇的風格,這都是學問。

說實話,現在的王卷還曆練不夠,網文改編經驗少,距離上輩子的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幸虧有個魏陽,有著一世的經驗和眼光,兩人合作,各取所長,才算是把《慶餘年係列啃了下來。

即便如此,兩人時不時還要對一對,甚至王卷還長期駐組,可見對《慶餘年劇本的重視。

當然,王卷也不虧,《慶餘年係列讓他聲名大噪,儼然成了一線編劇,稿費猛漲。

“聽說有項目找伱了?”

魏陽和王卷關係不錯,畢竟弄劇本時經常交流,本身也都是同行,比較聊得來,要不是王卷這個人不想“寄人籬下”,魏陽都把他簽進藍鯨魚了。

即便是沒能成為一家人,魏陽也有意和王卷長期合作。

雙方已經簽了合同,《慶餘年之後,王卷要給藍鯨魚提供或者負責改編三個劇本,稿酬豐厚。

當然,盯著王卷的不止魏陽一個。

《慶餘年如此火爆,外麵的網文版權都搶瘋了,拿到版權,自然想改成劇本,然後拍劇播出賺錢。

業內改編網文最好的編劇是魏陽,這個肯定請不來,如此王卷以及藍鯨魚旗下的幾個編劇就值錢了。

王卷這邊魏陽也隻是知道消息,他兩個徒弟馬晉和左樂已經接到價了。

隻不過這兩位還算忠心,再加上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所以踏踏實實跟著師父乾。

其他編劇就不一樣了,真有動心想跑路的,但藍鯨魚也不是好惹的。

魏陽不在乎藝人離開,但創作人員是另一回事。

公司內部的核心創作人才,很多參與了重要項目,涉及並了解一些創意和機密,這種人放走了,公司損失就大了,所以都簽了保密甚至是競業協議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