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百姓要交的稅明目眾多,有時候朝廷為了表示自己的仁德,也會取消掉一些苛捐雜稅。而人丁稅,不管哪朝哪代,都是必須交的稅目。
是以永嘉帝聽蕭景曜提到這三個字,瞬間就瞳孔地震,遲疑了好一會兒才道:“這……這會不會有些不妥?”
曆朝曆代都看重人口,人丁稅也和人口數息息相關。治下的百姓越多,交的稅越多,國庫也越來越充盈。隻是有些百姓被地方豪強或是威逼或是利誘,從給朝廷交稅變成豪強的隱戶,給豪強交租。也有的百姓為了逃避朝廷的賦稅,主動帶著田產投奔地方豪強或是族中出息子弟。官員們名下的隱戶就是後一種。
蕭景曜提出要廢除施行了上千年的人丁稅,為的就是讓原本的隱戶主動出來成為大齊在冊的平民。
永嘉帝的關注點則在稅收上,皺著眉頭問蕭景曜,“如此一來,朝廷可就沒了人丁稅的稅收,國庫怕是……”
蕭景曜的看法和永嘉帝大不相同,“如今商業興起,各地的港口給朝廷的稅收已經是整個大齊的人丁稅的十倍百倍。陛下何必拘泥於這一點人丁稅?更何況,若是朝廷不收人丁稅,陛下想想,那些讓陛下頭疼的隱戶……”
永嘉帝目光一亮。對於帝王而言,隱戶問題都是他們登基後必須要麵臨的一個嚴峻考驗。有能力的帝王可以精準挑選出能臣,給人才們施展的空間,去各個地方當親民官清出隱戶。對於官員而言,治下的戶籍和人口數量的增減,也是他們考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以有點抱負的官員到了任上,都會著手清隱戶的事情。當然,這是皇帝英明,不好糊弄的情況下。要是皇帝諸事不管,對這些事情一竅不通,那底下官員吞並土地隻有更厲害的,地方官員要想括隱,難度係數直線飆升。
蕭景曜和永嘉帝當然不存在這個問題。就算先前對永嘉帝印象不太好的官員們也得承認,永嘉帝登基這幾年,當皇帝當得有模有樣,比之正寧帝也差不了多少。當然,永嘉帝的性子肯定是比正寧帝要跳脫一些,脾氣也沒有正寧帝好。但看著如今萬國來朝,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再刻薄的官員,也得承認,永嘉帝確實是一位好皇帝。
甚至在大齊的海上貿易發展起來,同海外之國建立聯係有了貿易往來之後,永嘉帝的功績,已經隱隱有超過正寧帝的跡象。
這樣的明君,不可能看不明白隱戶之患。是以蕭景曜隻說了取消人丁稅,永嘉帝便立即想到了清隱戶上,並陷入了沉思之中。
“既然稅收能穩住,那廢除人丁稅,倒也不是不可行。”
沒有皇帝樂意看到自己的治下有隱戶。永嘉帝也不爽官員和地方豪強收隱戶很久了。
永嘉帝很是感動,看向蕭景曜的目光滿是柔軟,語氣竟然還有些哽咽,“我就知道,隻有你會這麼掏心掏肺地為我著想!”
隱戶問題,皇帝和官員們心中都有數。放眼望去,滿朝文武,名下沒有隱戶的,絕對是少數。每當朝廷要清隱戶時,官員們適當放點血
,再收拾幾個地方豪強,將戶籍數目做得漂亮些,也就過了。並不會一查到底,將天下所有的隱戶全部都清查出來。
那也做不到。
要是廢除人丁稅,隱戶們自願出來,那肯定能比朝廷自己清隱戶的效率更高。
蕭景曜建議永嘉帝,“將人丁稅攤入田畝之中,日後永不加賦。正好還能讓朝廷順勢重新錄一遍土地。”
永嘉帝眼神一亮,隱戶和田地兩大難,倒是讓蕭景曜一舉給解決了。誠然,這次清隱戶也不能將隱戶和隱田全部清出來,但絕對能清出一個十分不錯的數目。
蕭景曜也不覺得自己現在提出攤丁入畝有什麼不妥。康乾盛世的人口大爆發,許多人都將此全部歸功於紅薯土豆和玉米的大規模種植,基本解決了百姓餓肚子的問題。又因為永不加賦,百姓能放心大膽地生孩子而不用擔心生得太多交不起人丁稅。這個人口大爆發,應當還有原先的隱戶被清出來的功勞。
看看現在的大齊,紅薯玉米和土豆已經成為老百姓們每年必種的口糧。商稅也十分穩定,國庫甚至達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驚人數字。現在提出攤丁入畝,永不加賦,完全不用怕步子太大扯著蛋,就算出現了問題,朝廷也有底氣將難處給扛過去。
永嘉帝思忖再三,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這樣有關稅收的大事,必然要經政事堂。胡閣老一聽永嘉帝這話,就拿眼覷蕭景曜。這個提議一看就是蕭景曜的風格,從實物稅折算成銀子再到攤丁入畝永不加賦,蕭景曜簡直是和稅法杠上了。
不過廢除人丁稅,永不加賦,怎麼看都是仁政,道德高地已經被人占據,其他人再想反對,總覺得底氣不是特彆壯。
胡閣老也不想反對。他和原先的李首輔不一樣,李首輔處變不驚,春風化雨,不管什麼難題,都不聲不響地給處理好。胡閣老沒有李首輔那份養氣功夫,一開始的內閣閣老中,胡閣老就是其中性情最火爆的,動不動就跳腳,梗著脖子同正寧帝討價還價更是常有的事。現如今胡閣老當了首輔,性子也沒怎麼變。更兼是永嘉帝曾經的老上峰,永嘉帝也對他頗為縱容,胡閣老的脾氣愈發火爆。
彆看胡閣老先前一直為了各項銀子同正寧帝頂牛,但那是國庫就那麼點銀子,得精打細算地花。就算是國庫吃緊的時候,胡閣老都沒摳過賑災銀子,甚至主動提議多撥些賑災銀糧。現在國庫寬裕了,胡閣老隻會對百姓們更大方。
現在內閣六個閣老,包括蕭景曜在內,就有四個出身自普通百姓之家,祖上並無達官顯貴,沒個顯赫的祖宗。他們是全族中最有出息的子弟,族譜得從他們開始單開一頁。換言之,首輔中有一多半是吃過苦頭的,真正體會過百姓的不易,知曉民生多艱。當然也知道各種賦稅對百姓而言是何等重擔。雖然他們也知道這裡頭的坑,但……反正這個坑又不是他們來填,還能得個好名聲,讓百姓真正得了實惠,何樂而不為呢?
這事兒出奇順利地在政事堂被通過。
拿去朝堂上一提,反響也差不多。一些
心裡有鬼的也隻能哀歎自己又要損失些田地和佃戶,不敢在這個時候和永嘉帝唱反調。
蕭景曜倒是有閒心觀察了一下朝堂百官相,眉頭微揚。看來他離開大齊去海外的這幾年,永嘉帝這個皇帝乾得十分不錯,在朝臣們心中的威信蹭蹭蹭往上漲。最頭鐵的禦史們想同永嘉帝唱反調時,都得猶豫幾分。
自此,攤丁入畝,永不加賦之仁政,一錘定音。《大齊日報》火速跟上最新消息,朝堂內外都是一片歌功頌德之聲。其中,百姓們的感激尤為真實。人丁稅,家家戶戶都要出。現在一廢除,家裡每年都能少一筆必要的開銷,誰不高興?
在朝廷開了海禁後,日子越過越好的百姓們一點都吝嗇香油錢,紛紛去廟裡為永嘉帝上香,祝願他真的能萬歲萬歲萬萬歲。
永嘉帝知曉這事兒後,還背地裡和蕭景曜說笑,“我要是真的成萬歲了,那就是大鱉成精了!”
蕭景曜:“……”
雖然皇帝不信長生之說是好事,但永嘉帝拿鱉來調侃他自己,是不是也有哪裡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