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時,琳琅一直讓宮女往黃銅盆裡加熱水, 加到最後, 水都淹過腳脖子了。一邊泡, 那又暖又熱的感覺就一邊往上走,把她舒服得閉著眼睛從嗓子裡直哼哼了兩聲,直到把兩隻腳丫子都泡得紅通通的了, 她才滿足的擦乾了腳, 上床睡覺去了。
第二天, 卯時還未到,琳琅就被宮女叫醒了。這時偏殿裡的動靜已經很大了,萬歲爺都是卯時起床, 那禦前隨侍們自然就得更早到崗開始做準備,琳琅是睡得熟,否則早就被吵醒了。
草草洗涮一番, 穿好衣服梳好頭, 琳琅拿了兩個荷包打賞了兩個禦前宮女,和她們說好下次還叫她們, 然後才離開偏殿去茶水房吃早飯了。
一出偏殿, 她才發現下雨了。雨不算大,而且也不刮風, 難怪剛才她一點感覺都沒有。
茶水房所在的偏殿和作為宮妃臨時住所的偏殿是挨著的, 連接兩者的走廊上已經濕漉漉的了, 琳琅拉上鬥篷的帽子, 眼睛盯著腳下, 一邊在心裡嘀咕了一句,自己也該練習一下怎麼穿著這花盆底健步如飛了,一邊小心翼翼地穿過了走廊。
等琳琅進了茶水房,劉得福正指揮兩個小太監往一個小圓桌擺膳,見她進來了,趕緊笑著過來請了安。
琳琅先謝過他,又恭喜他升職了。昨晚,她一邊洗腳一邊就和侍候的兩個宮女說了一會話,這才知道劉得福從八品副侍監連升兩級,如今已經是六品的宮殿監正侍了。
“貴人,你太客氣了。”劉得福笑著直躬身,嘴裡道:“奴才這次能升做六品,一則全托了九公爺爺的抬舉,二則也是沾了貴人您的福氣啊!”
可不是嘛,在乾清宮裡外侍奉的太監多如牛毛,九功爺爺憑什麼就抬舉他,要不是有萬貴人在,他劉得福算是哪個門牌下的人呀。
劉得福著意奉承了琳琅幾句,見早飯擺好了,就很有眼色的退下了。他走後,琳琅就坐下來美美的吃了一頓早飯,然後坐著輦子回了鹹福宮。
等回了梢間,她又是一覺睡到了中午。睡醒後,她也懶得起床,就在床上吃了午飯。琳琅自己點的三菜一湯就不多說了,算是正常範圍裡的‘好吃’吧,可周泉孝敬的一道栗子羹可是給了她一個驚喜了——用栗子肉和紅棗肉做成的栗子羹,色如琥珀,香甜軟滑,特彆好吃。
吃完一大盅子的栗子羹,琳琅一邊摸著自己鼓鼓的肚皮一邊意猶未儘的吩咐石楠,最近這段時間讓周泉每天中午都做一盅栗子羹進上來——從明天開始她不吃糖炒板栗了,她要天天吃又甜又香的栗子羹!
接下來的幾天裡,隻要有空,琳琅就會穿上花盤底在梢間裡練習走路,她練習時石楠和茴香會跟在兩邊看顧著,隻要她腳下一不穩當,兩人就立馬伸手扶住她。這樣練習了幾天後,走起路來感覺就輕鬆不少了。
正好這幾天,或早或晚的,紫禁城裡每天都會下小半天的毛毛細雨。一次雨停後,她乾脆就穿著花盤底繞著地麵濕滑的後院走了兩圈。走慢一點的話已經毫無問題了,走的時候也不用再刻意的盯著地麵了。
所以說,很多事隻是看著難,真上手了,也不是那麼難的。
琳琅以前連高跟鞋不太敢穿,中跟可以,高跟就有些麻爪了,現在居然連難度係數更高的花盆底都能駕馭了,心裡不禁就很是開心。
開心了就慶祝一番唄,於是她叫來張小桂,讓他去膳房點了一桌好酒好菜,到了晚上,和石楠茴香一起又吃又喝的小小慶祝了一番——木香紫蘇和張小桂他們雖然沒資格上桌吃席,但琳琅還是記得給他們單點了一桌酒菜,讓他們也跟著樂一樂。
俗話說,細雨綿綿好個秋。這一回,紫禁城的雨就一直下到了冬至大宴的前夕。
冬至向來被視為一陽之始,也是年尾前清宮裡需要盛大慶祝的最後一個節日。十一月三日,離冬至日還差兩天,還沒到日子,宮裡麵就已經忙碌起來了。
雖然還沒有開始過節,升平署的幾個戲班子已經輪番在慈寧宮花園和漱芳齋裡開唱了。琳琅如今是貴人了,說來也能去漱芳齋聽戲了——慈寧宮花園那邊是專為孝莊和皇太後開的專場,隻有嬪位以上才能去,她本來也想去的,可石楠從前院得了消息,說是端嬪這幾天精神好,所以準備天天去漱芳齋聽戲,宮妃們去漱芳齋聽戲坐的都是小包間,琳琅和端嬪都是鹹福宮的人,去了肯定得坐一起的。
和端嬪娘娘一起坐著聽戲……稍微想象了一下那個場麵後,琳琅就果斷的放棄了。
兩天後,剛剛卯正時分(早上5點鐘),琳琅就被石楠叫醒了。
彆以為冬至筵宴開宴的時間是在午時,她就能睡懶覺了。宮妃們得先去慈寧宮給孝莊和皇太後請大安——按康熙定下的規矩,每逢重大節慶,包括康熙在內的所有人都必須先去慈寧宮給太皇太後請安,然後再迎奉她和皇太後的鑾駕去往開宴的宮殿。
萬歲爺,你可真是一個孝順的好孫子啊!
琳琅一邊打著嗬欠一邊乾巴巴的吃起糯米方糕來。她沒敢多吃,小半個巴掌大的方糕她隻吃了三塊就住了嘴。
昨天下午,一邊挑揀明天要用的衣服首飾,石楠一邊就和琳琅說起了以往她侍奉老太妃時的舊事,無論是琳琅馬上就要第一次踏足的慈寧宮還是舉辦冬至筵宴的乾清宮,那時石楠每年都會去上幾次的。
按照石楠的說法,這宮裡的大宴向來是宮鬥事件的高發地點。自家主子去了之後,首先絕不能讓她和茴香離身。真要有人想算計些什麼,肯定就得先想法支開貼身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