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給造辦處的銀子給少了的事,琳琅開始完全沒察覺。
直到第二天的下午, 她練字練累了, 休息時見石楠茴香正在外間的小案上準備最近要用的賞錢荷包。小案上除了十來個銀錠子, 夾剪和戥子(小秤)外,還放著四五十個小元寶樣式的空荷包。
幾天後就是農曆的元旦了,到時宮裡又要大開元旦筵宴。
在宮裡, 這元旦大宴比冬至大宴還要隆重些。所以在冬至那天是太和殿和乾清宮同時開宴, 而元旦時則是前朝和後宮分來設宴, 中午時是太和殿那邊的外朝筵宴——到時不止宗室朝臣,連一應蒙古王公和各國使節都會到場,而到了下午, 才是在乾清宮裡舉行的皇家家宴。
那一天琳琅的行程和冬至時差不多,她得起個大早,先去慈寧宮當陪客, 然後再迎奉孝莊和皇太後去乾清宮。在冬至那天, 琳琅一共賞出去了三十多個賞錢荷包,那些荷包裡則裝了將近二十兩銀子。當時, 石楠和茴香一人身上帶了二十個賞錢荷包, 回了梢間一數,也就剩下了兩三個, 差一點就不夠用了。所以這一回的元旦筵宴, 這賞錢荷包可是得多備一些了。
茴香力氣比石楠大, 就拿著大夾剪哢擦哢擦的把五兩一個的銀錠子剪成大小不一的銀角子, 而石楠則先用戥子給銀角子稱重, 或三錢五錢或半兩二兩的稱好了,然後再往荷包裡裝。荷包雖然都是小元寶形的,可用的綢料子是分了顏色的,分彆是月白豆綠橘黃和銀朱。
琳琅見了後覺得有趣,就坐下來試著也裝了幾個。這一裝,她才驚訝的發現這時的重量單位居然是十六兩為一斤,而不是十兩為一斤!
所以,她給造辦處的五十兩銀子隻怕是連料錢都不夠的。
在宮裡麵,養心殿造辦處可是個車水馬龍的‘內廷衙門’,一想到搞不好‘鹹福宮的萬貴人窮得做個擺件連料錢都沒給足’之類的話已經在造辦處裡流傳開來,琳琅就忍不住哀歎一聲。作為一個已經用慣了十進製的人,這神馬十六進製實在太不友好了!
哀歎完,她趕緊叫來張小桂,給了三十兩銀子讓他拿去養心殿那邊補上差的料錢工錢還有賞錢。想了想,她又給了張小桂五兩銀子,讓他去膳房叫上一些酒菜送去養心殿,用好吃好喝的堵堵嘴。
張小桂先跪下來請了個罪,然後才揣著那三十兩銀子立馬去辦事了。他一邊往膳房去一邊心裡就懊惱不已,昨天他拿著銀子就跑,怎麼就沒過腦子,要是當時想到了這個紕漏,那可就能在主子麵前掙上一回表現了。
這天晚上,琳琅睡下後,在分給梢間的耳房裡,石楠召集其他人開了個小會,石楠板著臉把當時陪在主子身邊的木香狠狠的說了一頓。張小桂見狀也腆著臉做了個檢討,他如今可是梢間‘太監總管’,石楠要給他麵子,於是也不板臉了,抿著嘴笑著聽了他的檢討。
過年前,雖然封筆封璽,可作為一個工作狂,康熙每天都還是忙得很,禦前從早到晚召見不斷,琳琅聽說最忙的一天,他一連召見了十多個回京敘職的地方大員,所以琳琅本以為要在元旦筵宴那天自己才能見到萬歲爺了。
結果,元旦前的臘月二十八,康熙突然就把她叫去了乾清宮。
等琳琅進了西暖閣旁的小書房,跪完安一起身,她就看見康熙正在案前寫字。
萬歲爺這是在寫什麼?應該不是公務,畢竟他都封了禦筆了。一邊想琳琅一邊就又蹲身行了一個萬福禮,一邊行禮她一邊笑著說了吉祥話,“琳琅祝萬歲爺來年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康熙停了筆,轉身笑著受了禮。同時他上下打量了琳琅幾眼。見她穿著一身深藕荷色的氅衣,頭上簪著同色的宮花,眼神明亮一臉帶笑,顯得俏麗又喜慶。康熙本來就很高興,見她這樣子,心裡更是滿意,就笑著一招手:“快彆站著了,你過來給朕磨墨。”
琳琅先笑著應了聲,然後上前給他磨墨。原本正在磨墨的宮女立刻無聲的退下去了。
原來康熙正在抄寫地藏經。一卷兩尺長的黃絹他已經墨汁淋漓的抄了大半卷。
這一幕好生眼熟,琳琅想問他這經是不是給皇二女抄的,但見他寫得專注,就沒開口,隻照著吩咐默默的磨墨。
過了一刻鐘,康熙就把一卷地藏經抄完了。
見他停了筆,琳琅趕緊從奉茶的太監手裡拿過手巾,先給他擦了手,然後再兩手捧著茶盞,遞到他手裡。
見她乖巧,康熙心情就更好了,他喝了兩口溫茶,就拉著琳琅去一旁的寶榻上坐了下來。
坐下後,琳琅才發現康熙的心情格外的好,剛才抄經時倒是沒看出來。萬歲爺是那種做起事來就心無旁騖的人。
兩人坐著說了一會話,不知不覺就躺在榻上你摸我我摸你的弄起來了。
心情好,辦起事來康熙也就格外的興奮,琳琅被他拉著先來了一回觀音坐蓮,然後又被他翻了個身,趴著從後麵狠狠的來了一回。
琳琅被他操弄得大冬天裡出了一身熱汗,還又是叫又是哭著求饒,嗓子都啞了,等完事後,她感覺自己徹底成了一條鹹魚,一時間似乎連大口喘氣的力氣都快沒了。
躺在一旁的康熙也在喘氣,但他恢複得快,很快就坐起身來,知道琳琅怕羞,他一邊拿起榻旁小幾上的白狐皮毯子丟給她,一邊才叫了人。
等康熙被伺候著喝了茶穿上了衣服,琳琅還躺著休息了。他見狀頗為得意,又心生憐惜,就坐在榻沿,一邊伸手給她順了順粘在額頭和臉頰上的發絲,一邊誇道:“今兒一見你朕就覺得喜歡,所以歡愛起來不免就有些情難自禁。也是辛苦你了,朕的萬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