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壓驚(1 / 2)

許家如今住著的是一棟兩進的四合院,這宅子還是當年小許氏的父親帶著一家人從盛京搬來北京城時買下的, 小許氏的母親程氏高壽, 七十有餘還言行自如, 有她在堂,許家就分不了家,如今已經是四世同堂了。

等小許氏和萬家人到了堂屋, 她的三個嫂子已經伺候著家裡的老祖宗程氏起床了。

小許氏有四個哥哥, 也就有四個嫂子, 三嫂張氏今天卻是不在。

小許氏一問,才知道三嫂張氏帶著兒子女兒回娘家了。

萬家突然間出了這麼大的事情,還一家子人逃難似的住進了許家, 雖說大哥二哥二話沒說就挺身相助,可家裡也不是人人都樂意雪中送炭的。

所以,小許氏他們才住下來不到半個月, 三嫂就鬨脾氣回娘家了, 而小許氏的四哥許成公對那穆圖也頗為不滿。前兩天還和小許氏抱怨了一通,說借錢去走後門豈是正人君子所為。言下之意, 那穆圖也是罪有應得。

小許氏當場就把四哥這話給駁回去了, 但心裡卻並不怪他,四哥成公二十歲不到就考上了秀才, 當年誰都以為他是許家的讀書種子, 可苦讀了這麼多年, 四哥到如今也沒有中舉, 倒是把腦子都給讀僵了。

反而是三哥的做法, 讓小許氏心裡有些不舒服,三嫂張氏為什麼要回娘家她再清楚不過了,雖說家裡是大哥在當家,但賺錢養這一大家子人的卻是開綢緞莊的二哥以及和幾個同年開著蒙學館的三哥。

許家還沒分家,如今家裡的錢都是放在母親程氏那裡,由大哥大嫂管著,大哥做事向來公正,早已經和二哥他們說好了,等以後分家時會按著貢獻把大頭分還給二弟三弟,不讓他們白白辛苦。三哥三嫂這是怕自己舍下臉來和母親還有大哥開口借錢,所以在表示不滿呢。

小許氏真要是開了口,隻怕三嫂的娘家人就會出麵了——三嫂張氏雖是填房,卻是許家四個兄弟蒙師的侄女,張家人要是出麵,哪怕是大哥也得給幾分麵子的。

萬家如今連本帶利足足欠了一千三百兩銀子,三嫂提防著自己那也是人之常情,可三哥居然也這樣子想……

許家雖是包衣出身,卻是從小許氏的曾祖父那一代就開始詩書傳家,祖父更是在天聰年間做到了五品郎中,到了小許氏這一代,四個哥哥除了二哥隻讀到童生,其餘三個哥哥都是秀才,小許氏和兩個姐姐也是從小就讀書習字。

小許氏不敢說自己蕙質蘭心,卻也絕不是什麼無知婦人,娘家能做到如今的這一步已經仁至義儘,她哪裡還會……

小許氏在心裡歎了一口氣,麵上卻是笑盈盈的搶了三個嫂子的活計,帶著媳婦烏蘭氏伺候著老母親吃了魚粥。

程氏頭發雪白,眼睛也有些花了,但腿腳和耳朵很好,平日裡最喜歡乾的事就是聽孫輩們圍著她嘰嘰喳喳的說話,要是往常,三媳婦不在,她肯定是要念叨兩句的,倒不是舍不得三媳婦,而是舍不得她帶回娘家的孫子孫女,這一天卻是隻字不提,反而摟著博敦親香個沒完。

小許氏和烏蘭氏見了這一幕,心裡自然慰貼。堂屋裡原本不太和諧的氣氛不知不覺間也就煙消雲散了。

程氏摟著博敦,眯著老花眼,笑眯眯讓小許氏給自己捶肩膀。

雖然丈夫英年早逝,家境也隨之敗落了好幾年,但程氏是個多子多福的人,嫁到許家後她生了四子三女,小許氏是她最小的女兒,當年小許氏在許家的三個女兒裡是長得最好的,等她及笄時長子亮公又做了官,次子沛公在他丈人的布莊裡做了幾年掌櫃後也自己開了店,家裡給她備下的嫁妝是最厚的。

可三女兒命不好,頭一個嫁的王舉人一場風寒就去了,女兒也因此流了產,做了寡婦不說,還徹底傷了身子骨不能再生育了。

女兒傷了心,不願意再嫁,就一直留在了家裡。

這娘家再好,寡婦也難做。程氏心裡是想女兒再嫁的,卻也不敢逼她,直到受了二女兒臨終前的托付,三女兒才轉了心思嫁去了萬家,誰知道女婿費揚古卻也走得早……

好在那穆圖和阿林保都是孝順的孩子。

結果,萬家如今又出了這事,又是得罪了貴人又是欠下了那麼多銀子!

兒子的命都好,女兒卻已經死了兩個,程氏心裡是真疼小女兒,可她和許家能做的事情也就這麼多——

亮公和沛公把腿都要跑斷了,在貴人那裡連個話頭都遞不上。

倒是那穆圖借的那些銀子,昨晚亮公和她說了,借錢給那穆圖的那個叫王敢當的潑皮已經答應他了,那驢打滾的三百兩可以免了,隻需要還他一千兩的本金。不過,這一千兩得下個月底就還,拖一天都不行。

可萬家哪裡拿得出來一千兩銀子,至於許家這邊,彆看許家進賬多,出帳卻更多,從四兒子到八個孫子,九個人個個都讀書,孫女們也是讀書習字的,公賬上的銀子總共也隻有一千兩出頭,孫子孫女們又都到了婚嫁的年齡……

為今之計,萬家隻能賣掉劈材胡同的宅子,許家再拿些錢幫著湊出一千兩來。先還了錢,再想法去跟那個貴人賠不是,那個貴人不點頭,那穆圖的差事就回不來!

想到昨晚長子說的這番話,程氏的心裡就愁啊。等會該怎麼和女兒說這事呢。唉,女兒的命也太苦了。

突然,四合院外的大街上傳來一片嘈雜聲。

怎麼回事?

大嫂王氏叫來一個小廝,讓他去看看情況。誰知那個小廝剛跑出堂屋,就和許家的長孫英傑撞了個正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