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聽康熙一說,她突然就明白是為什麼了,隻隔了三天,孝康章皇後的忌日離孝莊她老人家的生日太近了,按這時的孝道,康熙得避長者諱。
孝莊真的夢見了佟佳氏嗎?隻怕未必,這也許隻是她意帶彌補的說法罷了。
琳琅記得康熙的母親佟佳氏是在他八歲時就病死的。六歲死爹八歲死娘,爹給他留下了萬裡江山的同時還附贈了四個糟心的監護人,本來還有娘疼,誰知道娘又早早的去了,去的日子還這麼寸……
這麼一想琳琅都有些同情起萬歲爺來,要是沒做皇帝,他這簡直就是天煞孤星的命格啊。
雖然性格開朗還有些大大咧咧的,但琳琅是個感受性很強的人,這一生同情之心,她不禁就腦補了很多萬歲爺幼年時的遭遇。兒皇帝豈是好做的,外有心懷叵測的鼇拜,內則母親死了都不敢大肆悼念,否則就是怠慢了皇祖母……
琳琅越是腦補越是覺得萬歲爺可憐,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隻能陪著他一起看樹乾了。
康熙撫摸著粗糙的樹皮黯然神傷的回憶了好一會,一回神就看見琳琅用一種掩不住心疼的眼神盯著樹乾在發呆。
她這是真的在心疼朕啊……
康熙心裡感覺很是慰貼,即便是赫舍裡氏,當年他也沒帶她來過景仁宮,今兒卻帶了萬氏來,不就是因為她性情淳善心有大孝嗎。
萬氏果然沒讓他失望。他勾起嘴角伸臂摟住了琳琅的肩膀。
琳琅被他嚇了一跳,忍不住轉頭叫了一聲“萬歲爺”,然後呆呆的說了一句:“您不看樹啦。”剛說完她就懊惱的抿了抿嘴。看這話說得。
康熙不以為意的搖頭道:“不看了,該進去給額娘供經了。”
於是琳琅又跟著康熙去了前院,那裡有一個小佛堂。琳琅本來以為佛堂裡會供著孝康章皇後的靈位,進去後一看卻是供著菩薩像。前麵一直遠遠跟著兩人的梁九功這時捧著白玉圓盤進來了,盤子上放滿了經卷。
康熙示意琳琅和他一起把這些經卷一一打開來,按照抄寫的時日整齊的擺放在香案上。從年前開始康熙就抽空為母親抄經,他把十三卷地藏經連抄了三遍,字字句句都是他的一片孝心。
原來那一次在書房裡,萬歲爺是在為孝康章皇後抄經而不是為了端嬪的二格格。琳琅一邊擺經一邊就心想道。
出了小佛堂,剛好過了午時,康熙就問琳琅想不想吃點心。
心裡猜他是想在景仁宮裡吃一頓飯,琳琅就點頭說想。
梁九功趕緊就讓人去叫膳,不到一刻鐘,琳琅就坐在景仁宮的正間裡吃沙琪瑪了。
她一邊喝奶茶一邊吃了兩個做成蝴蝶形狀的沙琪瑪,然後又吃了一個棗泥糕,一個鬆仁如意卷,康熙不喜歡吃得太甜,就隻吃了兩個芝麻卷和一塊黃金糕。
康熙給自己放了半天假,吃完了點心,各自洗臉漱口後,他又帶著琳琅在景仁宮裡轉悠了小半天。一邊轉他就一邊和琳琅說些他幼年時候的事情。
彆看整個紫禁城都籠罩在佛祖的光輝下,康熙也為佟佳氏抄經祈福,可實際上他不信佛——
“額娘信佛,年幼時朕就陪著額娘念佛,這地藏經朕四五歲時就抄過了,登基後朕見西人的數獨之術頗佳,就跟著西人傳教士學過一陣數獨。還有道教,道教的典籍多涉及養生之術,朕因此也看了一些。”
琳琅聽明白了,萬歲爺豈止不信佛,他就不信教,儼然是個實用主義者。
“萬歲爺,其實我也不信佛,不過臨時抱佛腳而已。”琳琅抿著嘴直笑。
“朕知道。”康熙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你不信這些也好,信朕就行了。”
那是啊——在紫禁城裡求神拜佛還真不如拜康熙有用。
琳琅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康熙不由就哈哈一笑。
梁九功帶著禦前隨侍們在四五米以外跟著伺候,打從一清早知道皇上這次居然要帶萬貴人來景仁宮,他就驚得心裡麵全是感歎號——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兒!
這時又見康熙輕輕鬆鬆就被琳琅逗得哈哈大笑,萬歲爺進了景仁宮哪一次這樣笑過,他佩服得都要給琳琅跪下了。
琳琅陪著康熙在景仁宮裡待到了下午,然後跟著他回了乾清宮。兩人本來要一起吃晚膳的,可南書房那邊臨時上了折子。康熙就讓琳琅回鹹福宮了。
她剛回了鹹福宮,衣服還沒換了,萬歲爺賞的一個海鮮鍋子就到了,海鮮鍋子裡全是大蝦海蟹還有蚌肉和蛤肉,什麼料都不用蘸,光這麼吃著就十分的鮮甜了。
琳琅最近就想吃海鮮火鍋,可這時的海鮮都是貢品,給鹹福宮貢膳的那個膳房時不時就會斷檔,她點了幾回都沒點上,在景仁宮裡吃點心時她就和康熙提了一句,
琳琅一邊吃火鍋一邊就偷笑萬歲爺口是心非,康熙當時還笑她貪嘴呢,一轉身卻馬上就滿足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