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報應(1 / 2)

翠屏是個膽小怕血的,一進刑房, 就被嚇得尿濕了褲子, 再一挨板子那是整個人都不中用了, 倒是錦屏,看到的知道的事情頗多,省了梁九功不少的事。

所有的事情開始於一盆洗臉水。

康熙十一年的春天, 當年的瑜貴人作為新晉封的小答應第二回住進了儲秀宮, 剛分來伺候她的小宮女有一天偷了個懶, 把隔屋的另一個小主用過的洗臉水端來給瑜貴人用了。

結果,瑜貴人第二天就發起燒來,腰上和脖子上還長出了幾顆痘瘡。

儲秀宮裡住著的可都是等著見駕承恩的小主, 這萬答應看著也是個苗子,管事的也沒怠慢,立馬就去請了太醫。卻是隻診出個水土不服的嬌氣毛病。

那天的水裡是不是有什麼臟東西啊?那個小宮女當時沒被管事的揪出來, 事後卻是把這個懷疑告訴了她的師傅, 儲秀宮裡的一個姑姑。

這姑姑卻是個‘有心人’,又恰巧聽說過風疹病的來由, 她設法悄悄的把隔屋的那個小主的胭脂水粉都取了些來, 和瑜貴人用的比了比。

然後她就發現這兩個小主雖然用得都是一樣的胭脂,可隔屋的小主卻是喜歡用五彩石竹的花汁來染指甲。

五彩石竹, 雖然花型鮮麗, 但也不是什麼稀罕花木, 在宮裡的花圃裡算是很不起眼的一種花卉, 可對萬答應來說卻是成了一種‘毒/藥’。

當年, 主持大選的孝誠仁皇後赫舍裡氏隻揮筆圈下了三個答應和一個常在,等到麵聖時這四個人可是會站在頭一排的,儲秀宮裡想扳倒萬答應的人那是大有人在的,於是萬答應可不就小病不斷了嗎。

那個姑姑靠著五彩石竹可是賺了不少銀子。而這些銀子有不少就用在了她的侄女石常在的身上。

那姑姑雖然姓石,但在宮裡卻被人稱作秀姑姑。這秀姑姑年近三十才出的宮,她出宮後不久,正好侄女就過了小選要進宮了。

石常在就是在那時聽她講起的五彩石竹的事情。秀姑姑是想借此告訴馬上就要進宮的侄女,宮裡麵有多麼的險惡。

進宮多年後,石常在早就把這件陳年舊事拋諸腦後了。所以開始時,她完全沒把姑姑嘴裡的那個傻答應和剛分來鹹福宮的老答應萬氏聯係在一起,直到萬氏一夕間得了聖寵沒幾日就封了常在……

石常在實在是想不通——皇上以字識人,怎麼就會舍了寫得一手好字的自己而看上萬氏的。

這樣思來想去的,不知怎麼的她突然就想起來了,當年姑姑和她說過的,那個傻答應姓萬,是康熙十一年的秀女。當年,石常在還有些同情姑姑嘴裡的那個傻答應,心裡覺得她有點可憐。

石常在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當年姑姑奪走了萬氏的前程,所以如今輪到屬於自己的機遇被萬氏奪走了。

這一切都是報應啊!

石常在是個骨子裡很有些傲氣的人,想明白這一點後,她就像被人抽掉了精氣神,一兩天裡就病得起不了床了。

石常在認命了,覺得活著也沒意思了,可石家卻是如獲至寶。

石家是那種典型的植根於內務府的上三旗包衣家族。

自打愛新覺羅氏設下了內務府,每年的二月和八月就是宮女們小選的日子,直屬皇帝的上三旗(即正黃鑲黃和正白旗)的包衣家庭的女兒都必要參選,石常在和秀姑姑就是這樣進的宮。

同是上三旗包衣出身,可也分三六九等,在皇莊匠作之類小衙門裡做著普通差事的那是下等家世,在六司三院裡做著小官的則是中等家世。至於上等家世,那就是那些兩三代都在內務府裡為官主事的‘世家’了。

而在這些包衣世家裡,如今更是有了出了德妃的烏雅家,出了榮妃的馬佳家,出了端嬪的董家。出了敬嬪的王佳家。

石家在包衣家族裡隻算中等家世,男丁都在內務府旗下的衙門裡做著小官小吏,女子則一律小選進宮做宮女謀前程。

石常在生的一副好相貌,在石家的幾房人裡那都是出挑的,所以石家的主事的曾對她寄予厚望,吃穿用度琴棋書畫,打小就把她當成貴人來培養。

所以,石常在才被養出了一身傲氣。

石常在作為常在,身邊是有三個宮女伺候著的,除了錦屏翠屏還有一個繡屏,這繡屏既是她的宮女又是她的堂妹。繡屏的本名就叫石繡屏,錦屏翠屏的名字是跟著她的名字改的。

從心灰意冷的堂姐嘴裡知道五彩石竹的秘密後,繡屏立馬就聯係石家人。石家如獲至寶,借著這事攀上了高枝,然後繡屏就稱病挪出鹹福宮了,而那個裝著五彩石竹花粉末的小瓷瓶卻是被她交給了石常在。

石常在一心等死,可她是不可能違背石家的命令的。而石家也是萬萬沒想到,當年用起來順風順水的五彩石竹如今卻是行不通了!

於是,石常在被抬進刑房後很快就咽了氣,石家從老到小幾十口人幾天不到也儘去陪她了。

至於,石家攀上的高枝,那就是皇貴妃了。如今的皇貴妃雖然無權無寵,可她畢竟是宮裡最高位的妃子,無論是銀子還是一條登天路,她都能給石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