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胎動(1 / 2)

農曆十月十三是滿族的頒金節,彆看這頒金節在後世名不見經傳, 在這時卻相當於國慶節了, 每年到了這一天, 紫禁城乃至整個四九城都要大肆慶祝一番。

琳琅也是穿來後才知道有這麼個節日的。頒金在滿語裡意為誕生,頒金節是啥意思呢,就是滿族誕生的節日——

話說當年, 努/爾哈赤擺開架勢剛建立後金時, 滿族還叫女真族了, 扛的是宋朝時金國後裔的招牌,等皇太極拳打腳踢的繼了位,明朝不給力, 後金卻已經有了問鼎中原之力。

要想問鼎中原,自然得重整衣冠,於是, 再把國號從後金改為大清的前一年, 咱們的清太宗先把自己的族名給改了。

隨著那年的十月十三他豪情萬丈的一揮手,女真族也就成了老黃曆, 滿人們從此也就有了個頒金節可過。

而到了康熙這裡, 更巧的是,皇太後的生辰就在十月初三, 和頒金節隻差了十天。於是每年的下半年, 宮裡就成了這麼個節奏:先熱熱鬨鬨的過個中秋節, 再舉天同慶的連著把聖壽節和頒金節給過了, 最後才是大肆慶祝的冬至大宴和元旦大宴。

至於夾在中秋和聖壽之間的重陽節, 給琳琅的感覺就是隻放半天假的小節日了。

所以,再過頒金節之前,先得給皇太後過生。

貴妃剛剛重掌宮務,又頭一遭沒了皇貴妃的掣肘,覺得正是她顯本事的時候。中秋節一過,她心裡就在尋思怎麼把這回的聖壽節辦得比往年還要好。

反複琢磨了好幾天,她才想好了該怎麼操辦——太皇太後正病著,熱鬨上肯定不比往年,所以貴妃準備在其他方麵多下些功夫。

想好後,她也就找來了大格格,叫她去給皇太後透了風。要是皇太後自己有什麼其他的好點子,她自然是樂於從命的。

誰知道,大格格回去壽安宮一說,皇太後卻是搖了頭。

今年一開春,孝莊就大病不起。對皇太後來說,她既是婆母又是姑祖母——皇太後的祖父是孝莊的四哥科爾沁的達爾罕親王。

於情於理,皇太後都得雙份的儘孝才行,所以她不止衣不解帶的侍奉孝莊,還在自己的生日前和康熙發了話:太皇太後這麼病著,今年她也無心過生了,一切從簡才好。

這時的習俗特彆重生辰,皇家更是如此,在聖壽節上,皇太後會身穿朝服在壽安宮裡接受後宮的朝拜,到時連康熙都會帶著宗室們大禮參拜。

雖說是太後之尊,可這麼多年來皇太後就像孝莊的影子似的,這麼‘唯我獨尊’的日子,在皇太後來說一年裡也就隻有這麼一天。

皇太後能為了孝莊把意義如此重大的一天主動給從簡了,可是把康熙給感動了一把。

他把琳琅抱在膝頭,一邊把摟著她輕輕的搖晃,一邊就把這事說了,話裡話外都帶著幾分患難見真心的感動勁兒。

琳琅一邊點頭一邊心想至於這麼感動嗎?

這宮裡最講排場和臉麵了,在年前的聖壽節和萬壽節上,哪怕都病得需要人攙扶著走路了,孝莊出場時還是穿著又厚又重的大禮服,還化了個濃妝遮掩病容。

給琳琅的感覺就是,這宮裡的大場麵就像拍戲似的,哪怕身體再不舒服,隻要輪到你上場表演了,那你就得演得漂漂亮亮的。

這可真是,富貴榮華就是一場戲啊。

要換了琳琅是皇太後,照顧病人這麼久也沒那個精神頭再過個隆重的生日了。一切從簡那就是雙贏,既得了名聲又得了實惠。

琳琅覺得,這就是以己度人了。她是個懶得動的,所以覺得皇太後也是懶得折騰,可在康熙看來,不過聖壽節,皇太後就犧牲很大了!

再累的大場麵,隻要能彰顯自身的威儀和地位,在他看來那就是甘之若飴的事……嗯,萬歲爺果然是個標準的政治動物啊。

琳琅感覺自己又更了解萬歲爺一點了。

想明白了,她就順著康熙的話往下說,“皇太後能這麼做,太皇太後心裡麵肯定也是高興的。”

康熙點頭,神色有些悵然的道。“有太後一心守著皇祖母,朕也是放心了……”

琳琅用左手拉起康熙的右手安撫的握了握。

說是放心了,可孝莊病得越來越重,他怎麼可能真的放心。

心裡一暖,康熙歪頭親了親她的耳朵,反手倒把她的手握住了。靜靜的握了幾秒,他才問道:“昨天你在便條上和朕說,這兩天你一天到晚時都感覺到寶寶在動?”

一聽康熙提起這個,琳琅的眼睛立馬就亮了。

她才剛開始胎動沒多久,興致正高,隨時都有一肚子的話想和人說,自然更想和康熙說。怕把萬歲爺的大腿給坐麻了,她起身坐到康熙的旁邊,一邊興高采烈的說起來,一邊捧著杯熱參湯邊暖手邊喝。

康熙嘴角帶笑的聽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