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封嬪下(1 / 2)

到了封嬪那天,剛過寅正時分(淩晨4點), 琳琅就被石楠叫起來了。

這時外麵漆黑一片不說, 偏還下起了小雨。

琳琅就說怎麼感覺像降溫了。

“這春雨綿綿來得不是時候啊。”她一邊嘀咕一邊就縮在熱乎乎的被窩裡, 穿上了裡衣裡褲。

也不等她開口問,說完天氣,石楠又報了隔壁的情況, “孫奶娘已經喂阿哥吃完奶了, 紫蘇說, 今晚阿哥的精神頭比往常要足些,吃完了奶也沒馬上睡著,又吃了會手指頭才睡的, 睡前倒是和以往一樣,好好的尿了一泡。”

小嬰兒就是這樣,吃喝拉撒睡, 再加玩, 事事不耽誤。

琳琅放心的點點頭,披著件長達腳踝的厚棉袍子下了床。早飯是一大碗老山參燉烏骨雞加三個開花甜饅頭, 琳琅好胃口的全給吃完了, 然後就去了外間。

茴香已經在外間裡加了兩個炭盆,她把溫度控製得正好, 哪怕琳琅花了一刻鐘才穿好了朝服三件套, 都完全沒被冷到。

又花了三刻鐘, 她才化好了妝, 把所有的配件都給裝備上了。這會, 怕主子熱出汗來暈了妝,茴香趕緊撤了炭盆,又和小宮女紅苕一左一右的給琳琅扇風。

前前後後的照了鏡子,見哪哪都沒問題,琳琅才踩著古代版恨天高出門去和兩個女官會合了。

小宮女甜杏穿著雨披,拿著把大油紙傘等在門外,等琳琅一出走廊,她立馬就開始給主子遮雨。

遠遠的,琳琅就看見穿著女官製服的王姑姑和陳姑姑了,作為儀式主持人,兩人今天也精心打扮了一番。身旁也跟著一個負責遮雨的小宮女。

要說誰對今天的封嬪最重視,除了琳琅這個當事人,隻怕就屬她們兩個了,寅時的宮禁一過,張小桂正帶著人布置香案節案了,兩人就提前來了後院。

等琳琅走到香案和節案前,整個封嬪儀式的第一步也就開始了。

“內廷女官王氏/陳氏拜見瑜貴人。謹祝貴人今日萬事如意!”先是兩個女官恭敬的大禮參拜琳琅。

然後是琳琅親手扶起兩人,文縐縐的把主持儀式的權利交給兩人。

起身後,王姑姑和陳姑姑一人站到香案前,一人站到節案前,琳琅則麵對門扉的方向站好。

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所謂吉時,可不止講日子,還要講時辰。所以她們三個得這麼站著等吉時,吉時一到,太和殿那邊就會來人了。

為什麼說封嬪儀式很繁瑣,一是因為到了後半部分,作為封嬪的宮妃,琳琅得滿宮跑的到處謝恩,二則是因為,儀式的前半部分,她受封的過程其實也得分兵兩路。

兩個女官隻是負責內廷受封的部分,在外朝,也就是太和殿那邊還有兩個主持人。

康熙命尚書額星格,侍郎馬喇作為這次的正副使,帶領欽天監和鴻臚寺的官員,配合頒旨的大學士明珠,完成封嬪儀式的前朝部分。

琳琅聽王姑姑說,這麼安排,萬歲爺可是給她掙足了麵子——尚書正一品,侍郎從二品,以往宮裡的每一次封嬪,最多也就出動一個尚書做正使,再配個三四品的禮部官員做副使……

誰都喜歡做特彆的那一個,聽王姑姑這麼說,琳琅自然心裡高興。康熙時不時就會給她一個這樣的驚喜——隻要萬歲爺願意,他能用無數種方法表現出對你的重視。

欽天監算出的吉時是辰時二刻(早上7點半),而這時才剛滿辰時,琳琅和兩個姑姑可得站著等一會了。而這段等待的時間也是儀式的一部分,等都不能等上一會,哪裡顯得出慎重來。

對古人這種純屬浪費生命的儀式感,琳琅啥都不想說,隻想嗬嗬兩聲。

雨一直在下,好在沒變大,琳琅麵壁似的呆站了一會,紅苕就過來接甜杏的班了。

至於石楠她們,按著封嬪儀式的規矩,隻能站得遠遠的。

紅苕和甜杏迅速的交了班,紅苕穩穩的打著傘,甜杏則輕手輕腳的退下去了,整個過程,兩人一滴雨都沒讓琳琅淋到。

紅苕和甜杏才進梢間伺候不到十天。

以往,能進梢間貼身伺候琳琅的隻有石楠茴香和紫蘇,可現在有了福寶,後院裡就有兩個主子了,琳琅身邊再隻有三個人就顯得有點捉襟了。

所以,坐月子那會,參考了石楠和鐘嬤嬤她們提的人選,再叫進來麵試一遍後,琳琅也就提拔了兩個麵相清秀,做事格外細心的小宮女做了二等。

要不怎麼說這宮裡的人都是人精了,自從琳琅開始坐月子,後院裡也就開始‘能人’輩出了,今兒冒出一個很仔細的小宮女,明兒冒出一個會吹口哨的小太監。

都是些機靈鬼啊,知道機會來了,可不得使勁表現嗎?

進梢間謝恩時,兩個小宮女喜得跟什麼似的,兩人喜滋滋的磕完頭,膽子大點的那個還立馬求上琳琅了。

求什麼呢,求賜名。

小宮女的名字一般都是剛進宮時由姑姑們隨便起的,什麼小紅小喜小雀的一大堆,隻有分去伺候主子了,才會由主子正式取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