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位們隻需三日一請安,也就是儘孝了, 這是當初孝莊立下的規矩, 如今皇太後也照著沿用。
於是進園子的第二天, 琳琅準時七點鐘就去了後罩殿給皇太後請安。然後出乎意料的見到了良常在,還有勒貴人。
兩人自然是惠妃和宜妃捎帶進園子的。
來得太晚,分到的蕊珠院裡又缺這缺那的, 惠妃昨天直到後半夜才睡下了, 今兒卻又要起個大早。
梳妝時她知道自己的臉色肯定很不好, 都不怎麼想看鏡子,一出門卻又遇上就住在旁邊的愉夏堂的宜妃。
同樣都是畫濃妝來遮掩臉上的疲色,可誰叫宜妃比惠妃小上七八歲了, 於是一個的臉皮還能生生的掛住了一臉的濃粉厚胭,另一個就屬於越描越黑型。
這麼一對比,宜妃心裡樂了, 惠妃卻是氣得直咬牙。
‘好姐妹’相遇, 自然得說說笑笑的一路同行,惠妃也就憋氣憋了一路, 到這時, 見萬氏驚訝的朝良常在看了兩眼,心裡才覺得舒服些了。
“衛氏”, 惠妃笑著一招手, “快去給瑜嬪倒茶啊。”
坐在一旁繡蹲上的良常在立刻起身執壺, 恭敬的去給琳琅倒了茶, 還柔聲道:“瑜嬪娘娘, 請喝茶。”
琳琅接了茶盞,卻是沒喝,一麵把茶杯放回案幾上,一麵就心想:勒貴人是宜妃的親妹妹,宜妃帶來她避暑那叫合情合理,可惠妃帶良常在來……
出了後罩殿,她這個正主還沒發聲,茴香就氣道:“惠妃娘娘可真會給人添堵。”
要說不覺得敗興那是假的,不過百忍成金剛,琳琅如今的心臟已經比以前強大多了,而且就像那句話說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裡有康熙在,哪裡也就有‘後宮’。
即使沒有良常在,也會有王常在,李常在……
所以,她應該做的事不是去怪惠妃帶來了良常在,而是開開心心的和萬歲爺在這暢春園裡創造更美好的時光,讓他無心去看去想彆人。
正好,一回漱玉館,她就聽石楠喜盈盈的說,禦前才來人傳了話:萬歲爺下朝後就會過來,想了想,也就叫來了周泉,吩咐他用葷油炒一道金包銀的炒飯。炒飯裡還要多用蘑菇丁黃瓜丁和青豌豆,再配一個酸酸甜甜的素炒番茄醬。
“……你記著,這素炒番茄醬裡也得用些葷油,可吃上去還得是素的。”
周泉從這句話裡聽出了端倪——這葷來素去的交代,瑜主子自己又不需要戒口,鐵定想進給萬歲爺!
周泉心裡揣著火炭似的回了膳房,見師傅王太監正在院子裡躺著曬太陽,趕緊就過去把瑜主子說的菜式和王太監又說了一邊。
有句俗話說,好吃不過蛋炒飯。這金包銀說來簡單,其實是道很考廚子手藝的菜,何況瑜主子還要進給皇上吃!
這一聽王太監心裡也揣火炭了,躺椅也不睡了,立刻就蹦起來往灶房裡跑。
進了灶房,師傅倆帶著一群小太監,七手八腳的就開始準備。
小太監們有的切蘑菇丁和黃瓜丁,黃瓜隻要水頭最好的中間那段,蘑菇也隻要傘柄中央的最糯最肥厚的那一塊。有的撿青豌豆,豆子顆顆都得渾圓飽滿,個頭還得差不多大。
至於素炒番茄醬,周泉和王太監邊想點子邊挨個試了一遍,最終決定用一半的鹿油加一半的落花生油來炒。
漱玉館裡,琳琅先迎了駕,然後和康熙一起去了琉璃花園,兩人帶著福寶在裡麵玩了一個時辰,也就該吃午飯了。
回了正間,他們麵對麵的坐在靠窗的湘妃竹榻上,中間的膳桌上一邊放著禦膳房做的精致的素齋,一邊就放著個香噴噴的盛著炒飯的白瓷盤,盤子邊上還澆了一圈紅彤彤的番茄醬。
還彆說,康熙一聞那酸酸的味道,嘴裡就有些口齒生津,他笑著用筷子點了點番茄醬,道:“拿這個配著金包銀吃,朕也還是頭一次見。”
琳琅笑著道:“很好吃的。”說完就用勺子舀了一大勺再塗上一些番茄醬,一臉美滋滋的吃了。
“你這是在饞朕了。”康熙笑著伸手把白瓷盤端到自己身前,也學著玉兒的樣子吃了一大勺。
琳琅趕緊給他舀了半碗湯。然後才從紅苕手裡接了碗筷,吃起桌上的素菜來。她昨晚吃得很有油水,現在正好吃素清清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