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袁氏(1 / 2)

從新年開始, 宮裡幾乎天天都會設宴招待蒙古人。除了貴妃病著,其餘的主位娘娘,也就是琳琅等人都得一路奉陪。吃席看戲,賞梅賞雪,也是忙得飛起。

到了一月末, 臘雪寒梅的季節卻是終於過去了。在去壽安宮赴宴的途中, 琳琅發現慈寧花園裡的梅花都謝了。

一個花鳥房的大太監正帶著一群小太監在給道旁的梅樹剪枝。見瑜嬪的輦子經過, 忙就跪了一地。

和往常一樣, 輦子剛過,跟著一旁的張小桂就代主子叫了起。

琳琅回頭看了一眼, 她記得,以前慈寧花園裡的梅樹是不修枝的。今年開始修枝, 怕是太後的意思。

如今,這慈寧花園倒像是成了壽安宮的附屬花園。

自從孝莊病逝, 曾經喧嘩一時的慈寧宮也就冷清下來。雖然還沒像景仁宮那樣封宮,可也差不多了。隻留一個蘇麻喇姑領著曾經的班底維護著慈寧宮最後的一分煙火氣。

人不過才走了兩年,屬於孝莊的痕跡卻是在飛快的消失,慈寧花園的梅花如此,其他的事也不例外——就比如,今年上京的科爾沁的女眷,居然有八成都出自太後的那一支。

康熙向來是不見女眷的。前幾天,聽她隨口說起這事時, 他這才知道。也是苦笑著和她抱怨了一句:“居然都沒人來和朕說……”

是懷念孝莊, 還是討好還活著的太後, 自然是後者更上算。就是康熙,也管不了所有人心裡的盤算。

這就是紫禁城,全天下最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地方。

二月十八,是十四阿哥三歲的生辰。當天,皇上一下朝就去了永壽宮。提前得了皇上的吩咐,太子和其他阿哥也從上書房那邊趕了過去,卻是休課半天,陪著幼弟十分熱鬨的慶祝了生辰。

這麼大辦一場後,一時間,福寶阿哥的大名也是傳遍了宮裡宮外。結果沒過兩天,皇上突然召見了瑜嬪的弟弟,卻是又給萬家封了個雲騎尉。

這下子,明眼人都知道了:就去年的那些謠言,敢情算是起了反作用了!

儲秀宮的茶水房裡,四個小宮女一邊站著等熱水開,一邊就在八卦這事。

她們四個都是在新晉秀女的屋裡當差的,一說起瑜嬪來,難免就撇嘴吊眼,沒一個有好臉色的。

但有那拉氏的例子擺在前麵,四人其實也不敢亂說,隻小聲的說了幾句酸話,也就各自提拎著熱水回去伺候小主。

輕手輕腳的進了屋,碧柳一邊把提壺放下,一邊就問紅鶯,小主起來沒有。

兩人的主子就是秀女袁氏,年前剛小病了一場,到這時也才剛好。

紅鶯沒說話,隻搖了搖頭。

知道袁氏還沒醒,碧柳就拉著紅鶯小聲說話。

“小墜子去叫膳了吧?”

紅鶯道:“早去了。小主昨天又犯頭昏病,得吃些好的,我還給了他三錢銀子的。”

碧柳歎了口氣。心裡又怪上那拉氏了。

那拉氏自己找死就罷了,偏還牽連其他人。皇上專寵瑜嬪,秀女們的處境本就艱難,結果那拉氏卻還鬨出那麼大的風波來,她倒是死得利索,可就連累了其餘秀女跟著遭殃了。

袁氏為什麼一病就是四個月,還不是因為被太後一罵,四妃卻是再不管儲秀宮,然後各處衙門又開始狠扣份例。

而她伺候的小主袁氏,論模樣是一等一的好,可家世卻是不行,不過是直隸那邊一個六品小官的女兒,進宮複選時也就帶了百多兩銀子,早就花得一乾二淨。

至於四妃先前賞的東西,裡麵倒是有些金貴的,可能換成銀子的也不多,何況袁氏也不敢全換了,就想著省些日常的‘打賞’,都沒敢不給,就是比蘇氏她們給得少些,結果大冬天裡,竟是得了一簍子濕炭。

炭庫的人也是老缺德了,竟還在濕炭上麵擱了層好炭,讓她們先好生的用了幾天,等用完好炭,發現下麵全是濕炭,根本燒不起炭盆時,宮門都下鎖了。小主被硬生生的凍了一夜,第二天也就著涼了。

然後,吃藥買炭,再要些好菜好飯……需要花錢的地方居然比先前更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