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的清宮~ “我們六個人都領的這種月餅,茴香你能確定?”琳琅問道。
茴香很肯定的點了頭, “我怕隻有我們屋裡領的是這種, 就一直陪著發月餅的那個姑姑說話。他們每個人領的月餅我都看了的。”
琳琅想了想, 覺得這八成是鹹福宮外麵的問題了, 或者是有誰想借這個事下下端嬪的臉麵。她看石楠也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就問她,“石楠,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麼?”
石楠道:“主子,我覺得今兒這出十有八/九是內務府的人乾的。早先的時候鹹福宮被克扣的冰磚就是個先兆了,要是那時端嬪出麵管了, 也許就沒今兒這事了。”
琳琅卻沒她這麼樂觀, 她可是知道這內務府的厲害的,愛新覺羅家的生老病死可都被這內務府‘伺候’著,伺候到清末, 連皇帝都得吃他們一兩銀子一個的雞蛋。
“石楠,我問你, 假如內務府的人就是不給端嬪臉麵, 那端嬪該去找誰來主持公道?”說起來,她還不知道現在這宮裡到底是由誰在管著宮務呢。
石楠知道自家主子這是又好奇心發作了, 想了想才細細回道:“如今這宮裡沒皇後, 宮務是由兩個貴妃和惠妃等四人一起管著的。
皇貴妃一直病著,鹹福宮出的這事又是件芝麻小事, 端嬪不敢也不會去勞煩她……而且, 我在壽安宮時曾聽人說起過, 皇貴妃格外不喜歡包衣出身的妃子。
至於貴妃那裡,她如今都要生了,又是個笑麵菩薩,向來不管事的。……端嬪應該會去找榮妃或者德妃。”
榮妃和德妃,琳琅有些明白了,和端嬪一樣,榮妃馬佳氏,德妃烏雅氏可都是包衣出身。而惠妃納喇氏和宜妃郭絡羅氏都是滿族大姓出身。看來這包衣出身和滿族大姓出身是這宮裡隱隱對立的兩大勢力。
不過,康熙好像不太在乎自己妃嬪的出身,比起出身來,他更重視自己的兒子,否則也不會在康熙二十年第二次大封後宮時直接就封了個‘惠容德宜’了——
惠榮德宜。惠妃是四妃之首,不是因為她姓納喇氏,而是因為她生了大阿哥,而宜妃生的是五阿哥,所以就隻能敬陪末座了。同理,榮妃生了三阿哥,德妃則生了四阿哥,四爺。
再想一想,如今很是煊赫的僖嬪在後世根本就沒多少人知道,而這時和她差不多得寵卻地位低微的良常在和敏答應在後世可是大名鼎鼎的良妃和敏妃,不就是因為她們一個生了八阿哥,八爺,一個生了十三阿哥,十三爺嗎?
“這就叫乾得好不如生的好啊!”琳琅不由感歎了一句。
感歎完,也不管滿臉問號的石楠和茴香,她抱起在自己腳邊轉來轉去討奶喝的黑豆,準備去睡午覺了。作為一個吃瓜群眾,這些大事兒她隻是聽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的。
比起這些,她更關心,怎麼才能讓黑豆不再在自己的床腳撒尿了!
她這個老答應不關心,自有人關心——
頭一個關心的人就是大宮女聞香。她自覺今兒把主子交給自己的差事辦得很好,臨到頭來卻被內務府的人擺了這麼一道,剛掙來的麵子全丟了,簡直要氣歪了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