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 136 章(2 / 2)

朕隻想要GDP 初雲之初 6378 字 10個月前

實話好說不好聽,但道理的確是這個道理。

李世民又繼續道:“京師失陷,天子西逃,本朝開國以來從未有過如此喪權辱國之事,今次陪都大亂,百姓罹難,皇族蒙怨已深,太上皇與天子但凡不想真的做亡國之君,必然會出麵把控局勢,如那晚一般的大規模屠殺,絕對不會再出現了,即便真的將那三千騎兵撤回,想來城中官民也不會有恙。”

這個說法顯然不能讓鄔二郎安心,且還有站著說話不腰疼之嫌,故而李世民甚至於都沒等鄔二郎說話,便繼續道:“不過,若是鄔先生實在不敢將家小安危置於天家一念之間的話,我倒是還有一個好去處能提供給先生……”

鄔二郎立時便道:“我願攜全家往德州去投奔長史!”

李嶠聞言,立時扭頭去看李世民,膽戰心驚道:“兄長……”

看起來真是再不想跟鄔翠翠扯上任何關係了啊。

李世民心下暗笑,臉上倒是不顯,挑眉問鄔二郎:“我誌在四海,絕不拘於一城,此番率軍來救我義弟,想來不日便要與魏王翻臉——鄔先生當真要去投奔我嗎?”

鄔二郎:“……”

鄔二郎汗顏道:“我隻想過些安寧的生活,從此遠離官場……”

李世民遂道:“既然如此,那便想一想鄔家此時最大的長處吧。”

鄔二郎不無嘲弄的笑了笑:“鄔家敗落至此,哪還有什麼長處?倒是資財不菲,可是亂世之中,錢又算得了什麼?”

李世民正色反駁他:“錯了!”

“鄔家最珍貴的,不是錢財,而是聲譽!”

“鄔家乃是海內名門,四世三公,先祖追隨太/祖皇帝起兵,世代簪纓,前任族長清正,聞名朝野,族長夫人敏慧,世人亦所有聞,如今鄔家主脈雖然不在朝堂為官,但是幾代人打下的聲望,卻不是輕易間就能敗光的!”

他直接給鄔二郎指明了道路:“此時陪都正是一片混亂,你快馬回去,攜帶家小財貨與城中所有願意隨你離開的人,讓那三千騎兵護送,一道投奔魏王去吧!”

鄔二郎大驚失色:“啊?投奔魏王?!”

他小心翼翼的覷了李嶠一眼,麵有難色:“鄔家與魏王府……隻怕魏王不會收留。”

李世民罵道:“糊塗,你脖子上頂的是腦袋還是夜壺?!”

“魏王意在天下,隻是輸在大義名分上,既然如此,你何妨給他這個名分?!”

“鄔家可是當年追隨太/祖皇帝的名臣之後啊,天子縱容金吾衛屠戮官民,卻是你妹妹保全眾人——如今鄔家棄置不義之君,投向魏王,豈不是說明天家父子不得人心之至,而魏王深得臣民擁護?彆說先前你們兩家有過齟齬,就算你給他戴過綠帽子,他也會歡天喜地迎你過去的!”

鄔二郎茅塞頓開,喜形於色:“原來如此!”

又鄭重謝過李世民:“虧得李長史指點迷津,如若不然,我隻怕……”

李世民擺擺手道:“相見即是有緣,安有見死不救之理?”

繼而又道:“那三千騎兵,護送你們往魏王處去綽綽有餘了,等到了地方,你便讓他們東去尋我,你們自行入城即可——彆舍不得,真的帶了三千騎兵入城,魏王隻怕反而不敢信你。”

鄔二郎連聲稱是。

李世民無意在此過多停留,士卒們修整結束,再見天空陰霾欲雨,便正式與鄔二郎辭彆:“那麼,有緣再會了。”

鄔二郎下馬拜道:“蒙受長史大恩,實在無以為報!”

李世民道了聲“客氣”,繼而一振韁繩,與李嶠率眾而行。

走出去老遠,再望不見鄔二郎等人的身影之後,李嶠眼珠一轉,不無揶揄的看過去:“兄長慫恿他去投奔魏王,隻怕不隻是想保全鄔家人吧?”

李世民朗聲而笑。

聲望這東西,有時候虛無縹緲,可有的時候,又遠勝過世間神兵。

尤其是在天家父子以陪都官民互相博弈,儘喪人心的關鍵時刻,頂級士族之一的鄔家率眾東去,公然投奔魏王,這之於天家而言,幾乎就是在明言那父子二人無德了!

再兼之魏王世子此時占據了順城,與陪都已經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距離,再加上鄔家的事情推波助瀾,那父子倆不呲著牙對魏王發瘋才怪呢。

但這一局魏王是不能讓的。

這可是能夠動搖天家正統的最好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而天子與魏王之間的這場劇烈摩擦,顯然能夠極大的增加德州的騰挪空間。

朱元璋抱著手,嘖嘖道:“贏麻了贏麻了。”

李元達忖度著道:“魏王駐軍處離陪都挺遠……”

嬴政哼笑道:“但是魏王世子的順城,離陪都很近啊。”

劉徹聳了聳肩:“隻有魏王世子受傷的世界就這麼順利達成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