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 141 章(2 / 2)

朕隻想要GDP 初雲之初 9060 字 10個月前

王侍郎來此之前,已經做好了遭受一些挫折的準備,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過?

李長生再如何清奇,終究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

可是等他真到了這裡之後……

這家夥也太強了點吧!

妥妥的六邊形戰士啊!

有官吏渾水摸魚,在文書上作假,被他一眼看出來,發配去做苦力了。

有胥吏陽奉陰違,背地裡阻撓政令通行,他那雙眼睛就好像能看見未來發生的事情一樣,防患於未然,早早就令人監督,一經發現之後,馬上加以懲處了。

他以為李長生雖然精於軍事,怕會遜色於文墨,然而麵對諸多來投的名士,他卻侃侃而談,言之有物?

最最令王侍郎吃驚的是,這家夥居然還能寫一筆出類拔萃的書法!

主公啊主公,你還有什麼驚喜是我不知道的?!

……

說個可能會令人大跌眼鏡的真相。

一直以來,李世民其實都很克製對外動兵的頻率和廣度。

那些密州之後大力南下,本質上並不是為了爭奪地盤,而是為了爭奪糧食,至於兵源,其實在精不在多。

故而早在同李嶠分彆之初,李世民便早有叮囑,至多不過台州,他們要的隻是糧食,若是將戰線拉的太長,反倒不美。

李嶠謹記兄長的囑托,途中倒是出了一點小小的意外。

他是北方出身,不習慣於南方濕熱的氣候,行軍至於越州之後為此臥病,大軍在越州駐紮了數日之久。

而在越州以南的台州——打從李嶠率軍南下開始,台州刺史的心臟就不受自己控製了。

怕他來,又怕他亂來。

謀士們寬撫他說此時李長生背後尚有魏王虎視眈眈,必然不敢將戰線拉得太長,再看李嶠止步於越州,想來那便也是他們的極限了,想來台州必然無憂。

台州刺史也隻能如此安慰自己了。

如是過了幾日,見李嶠仍舊駐軍越州,並無南下之意,一顆心也就緩緩地放了下去,都沒能放下去一半呢,轉到第二天之後,又聽說李嶠率軍朝著台州來了。

台州刺史:???

台州刺史捂著心口,滿頭大汗的趴在城頭上向下觀望,隻見城外來敵軍容肅整,殺氣騰騰,顯然是一支曆經百戰的威武之師,旌旗之盛,幾乎要將半個天空都遮蔽掉。

他掏出手絹兒來,擦了擦腦門上不間斷往下流的冷汗:“李嶠所部有多少人?”

下屬憂心忡忡道:“他在越州又收容了兩萬新兵,此時擁軍十萬之多!”

台州刺史臉都白了:“我們城中擁軍多少?真正能打仗的那種。”

下屬遲疑幾瞬,小心翼翼道:“約有萬多人。”

“很好,”台州刺史立時道:“現在李嶠有十六萬人馬了!”

他當機立斷:“開門,我要跟素未謀麵的李兄弟一醉方休!”

……

台州的歸順,給李世民的南征戰略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而這條由德州至台州的縱向勢力帶的獲取,也意味著他終於作為能夠動搖天下的一方勢力,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待到李嶠北歸之後,免不得一場歡慶,而宴席結束之後,李世民召集眾人議事,同時宣布了自己的決議——此後他不再領本朝官位,而將自立為王。

李嶠對本朝天子殊無恭順之心,自無異議,諸多武將多半都是跟隨李世民的舊人,亦是附和,倒是幕僚們有些遲疑。

衛玄成道:“若如此,隻怕天子也好,魏王也罷,乃至於本朝宗室,必將群起而攻之……”

鄭法蘭也道:“主公何妨暫且韜光養晦,徐徐圖之?”

李世民在心裡邊白了他一眼,臉上神色如舊:“本朝氣數已儘,失其鹿矣,天子不君,視黎庶如草芥,我可取而代之!”

鄭法蘭為之歎服,擊節讚道:“主公龍驤虎步,氣吞河山,真乃當世英雄也,如此壯誌,我等望塵莫及!”

又主動提議:“何不索性稱帝,以壯人心?”

李世民看他馬上轉了風向,心裡邊重又白了他一眼,道:“天下未曾取其七八,妄稱帝號,豈不是貽笑大方?且以我之勢,以諸君之能,難道還怕沒有這一日嗎?”

鄭法蘭旁若無人的繼續道:“我雖然已經竭力揣測主公的雄心,卻也不能猜測其萬一,我今天終於知道,天生英主,果然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揣度的啊!”

李世民:“……”

空間裡幾個大兄弟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劉徹都不由咋舌:“你彆說,你還真彆說,就這見風使舵的本事,不怪人家在哪兒都過得風生水起!”

……

對於前德州刺史,今日一方霸主李長生的王號,幕僚們建言各異。

有主張魯王的,畢竟德州位於魯地。

有主張齊王的,齊魯大地嘛,且齊王的名號較之魯王,要響亮得多。

有主張摒棄地名,改以美字冠於王號之上的,譬如說雍王,靖王,誠王……

各方意見彙總了一下,還是支持齊王的人比較多。

最後,李世民認真聽取了大多數人的意見,將自己的王號定為了秦王。

幕僚們:“……”

武將們:“……”

啊這。

我們主公是有點叛逆在身上的。

在這日之後,德州刺史李長生正式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秦王李長生,而這看似簡單的名號的變更所造成的影響,無疑是天崩地裂性的。

從前魏王對於李長生,乃至於德州體係擁兵自重的懷疑,一直都沒斷絕過,隻是他覺得這些人翻不出什麼浪來,陪都那邊的事情更加緊要,所以才暫且擱置罷了。

但是現在,李世民毅然決定棄置前朝官職,改以秦王自居——

落到魏王耳朵裡,就是李長生對外進行公開講話:

最近總有人造謠,說我豢養私兵、圖謀不軌,今日我在此鄭重聲明,這不是傳言,是真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