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第 146 章(2 / 2)

朕隻想要GDP 初雲之初 7861 字 10個月前

餘盈盈道:“這種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又何必多言?”

鄔翠翠定定看著她,眼睫顫動幾下,最終釋然一笑:“怪不得……我不如你。”

餘盈盈為之挑一下眉:“我聽說,你將兄長賜下的金銀財物全都分出去了,隻留下供給日用的份額。”

鄔翠翠道:“莊子說,鷦鷯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對我來說,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起風了。

她從侍女手中接過大氅,慢慢的係上帶子:“我此番東去,大概不會再回京師,也不會再嫁了。但憑微末之軀,做一點有益於人世的事情吧。”

“我這一生,都在讓彆人因為我的抉擇而付出代價,最後的最後,大概也是我要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鄔翠翠很淺淡的笑了一下:“但願我能活得久一些吧……”

……

將陪都之事交付到臣屬們手中,李世民轉頭便北上抗賊去了。

這一回卻與先前不同,他不再用李嶠為主帥,反而自己帶病上陣,衝在第一線。

眾臣見狀心思各異,難免有人覺得秦王是擔憂李嶠軍功太盛,將來難免壓他不住,還有昔日跟隨李嶠的舊人勸他多加小心。

李嶠辭謝了他們的好意:“兄長不是這種人。”

又勸李世民:“如今大事將成,兄長千金之軀,何必去坐垂堂?”

李世民抬手按住他的肩頭,聲色慷慨:“義弟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這一仗,必須由我親自來打!李家人丟掉的天下,終究要由姓李的人來奪回!”

李嶠:“……”

李嶠擦了擦汗:“兄長,我不是也姓李嗎?”

李世民:“……”

李世民隻得現場給自己編了個身世:“你有所不知,我實乃本朝宗室之後,因先祖蒙亂,方才流落民間,向來以太/祖之誌自勉。”

“難怪兄長如此諳熟文墨,有世家子弟之風。”

李嶠為之錯愕,複又了然,繼而低聲道:“那兄長滅掉叛軍之後——”

李世民豁達道:“哪有萬世一統的王朝?太/祖皇帝英明神武,那也是太/祖皇帝的事情,與當今天子又有什麼乾係呢!而我李長生,也就隻是草莽之人李長生,是蕭明澤的丈夫,是李嶠和餘盈盈的兄長,卻不必再與前朝扯上什麼關係。”

李嶠難免為之動容:“兄長……”

李世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轉過頭去,揚聲道:“出發!”

此番西進,德州大軍先入慶州,再一鼓作氣挺進陪都,正是士氣激昂之時,再有李世民在前統兵,火力全開,此番含鋒北上,堪稱是所向睥睨,甚至不乏有叛軍望風而逃。

李世民先克均州,再奪浙州,此後三日急行軍,終於迫近到西京畿範圍之內。

此時正值深冬,其實並不是用兵的好時機,然而德州此時士氣正盛,裹挾連克數城之威前來此地,後勤支援又向來及時,不利因素也被削弱到了極致。

而同樣都是爹生娘養的人,德州一方不宜動兵,叛軍難道便適宜了嗎?

僅僅是為了籌措糧草,軍需官便幾乎急掉了過半頭發,倒是想去掌控範圍之內籌措,可是他們先前的策略就是隻管殺不管埋,殺雞取卵,此時卻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迫不得已之下,叛軍掌控範圍之內,甚至開始賣官鬻爵,以此籌措軍需。

李世民到了西都,便不再急於進軍,一改先前的迅猛,改用圍城之法——正是冬日,城內缺衣少食,即便是困,也能把他們困死!

叛軍盤踞在西都,正是因為此地城池堅固,占據地利,然而一旦被人圍困,這座堅固的城池瞬間也就化為世間最為堅固的牢獄,讓他們插翅難飛。

彆處還在籌措軍糧,然而通往西都的道路卻已經被德州軍切斷,再不當機立斷、破釜沉舟,就真的完了!

叛軍沒有選擇苦守,而是決議力戰,將城中餘糧彙集一處,飽食之後,調集各部將領議事,商議出戰破局之法。

平心而論,他們的確有兩把刷子。

可惜李世民的刷子更多。

甚至可以說,放眼五千年曆史,就沒幾個人敢拍著胸脯說比李世民強。

劉徹饒有興致的進行了現場轉播:

“敵方將領出陣了,他看起來非常自信!”

“噢,天呐,他A了上去——”

“敵方將領打出了GG!”

李世民三槍取其性命,然後徑直去尋叛軍主帥——他從來都不是會在戰場上侮辱對手的人,但是他卻也不介意對那些過於低劣的對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戰爭就該以戰爭的方式進行,叛軍入京當日,生剜李氏公主的心臟以祭旗,那麼今日戰爭即將結束,也該用同樣的方式,來給這場動蕩畫上句號。

一報還一報,豈不是很公平?

滕忠擒住了一員小將,認識的道是叛軍主帥之子,李世民催馬過去,長/槍猛然架在他頸間:“爾父何在?!”

那小將顯然是趕鴨子上架,沒經曆過沾上血雨洗禮,涕泗橫流道:“我說了,可否饒我性命……”

李世民嗤笑道:“與我講條件?”

說完也不等對方回應,便順勢橫掃,斷其咽喉:“你也配!”

揮臂甩掉槍尖血珠,他目光鋒銳,神色矜傲:“我處事向來公允,從不看人下菜,天子都照殺不誤,若今日饒了你,死後地下見了天子,豈非對他不住?!”

李世民冷哼一聲:“叫我怎麼挺胸抬頭的做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